閱讀文章

胡烽:語文教材應該以白話文/文言文為主

[日期:2010-03-12] 來源:語言文字網  作者:胡烽 [字體: ]

胡 烽:語文 教材 應該 以 白話文/文言文 為主

 

2000 6 ,國家 教育部 頒發 了《全日制 普通 高級 中學 語文 教學 大綱(試驗 修訂版)》大大 增加 了 新 教材 中 古詩文 的 比例,其中 古代 文學 作品 占 課文 總數 的 40% 以上。從 1922 年 教育部 正式 訓令 全國 的 國民 學校 開始 使用 白話文 以來,文言文 在 中小學 教材 中 的 地位 逐漸 被 白話文 取代,今天 文言文 在 教材 中 的 比例 又 有 回升 的 趨勢,大有 與 白話文 再 爭奪 “霸主” 的 勢頭。這些 現象 的 出現 源于 目前 語文 教育界 存在 兩種 主要 觀點。一種 觀點 認為 語文 教材應該 以 白話文 為主;另一種 觀點 認為 語文 教材 應該 以 文言文 為主。

1 正方觀點:語文 教材 應該 以 白話文 為主

1.1 白話文 取代 文言文 是 歷史 的 必然

白話 被 提倡不是 偶然 的,也 不是 以 幾個 人 的 意志 為 轉移 的,它 代替 文言 有 歷史 的 根據,符合 時代 的 要求,具有 歷史 必然性。從 深層、根本 的 原因 看,五四 白話文 運動 的 成功 在于 它 符合 了 語言 現代化 思想 的一致性 這 一個 規律。白話文 的 優越性 和 文言文 相比 不 僅僅 在于 它 的 便利、易懂,而 在于 它 是 一種 不同于 文言文 這一 傳統 話語 方式 的 新 的 語言 系統,它 傳達 的 是 一種 全新 的 思維 方式 與 思想 體系。現代 分析哲學 與 結構 主義 語言 等 認為,語言 與 思想 是 不可 分割 的,語言 不僅 是 工具,它 本身 就是 思想。文言文 不 合乎 現代化 需要 不 僅僅 是 因為 它 有些 詞匯 被 廢棄,不 講 文法、對仗 死板 等 表面 形式 問題,而 在于 它 傳遞 的 是 古代 思想。中國 古代 文言文 作為 一種 話語方式 典型 地體現 了 中國 古人 的 思維,在 那些 浩如煙海 的 史書 典籍 中 體現 的 是古代人 的 精神 與 情感、價值 觀念。一 打開 文言文,我們 觸及 的 基本 思想 是 三綱 五常、忠孝 節義,陰陽 五行、君臣 父子 這些 核心 術語、概念、范疇,這些 話語 方式 束縛 了 中國人 幾千 年 的 思維,導致 了 中國 的 落后、封閉。要 進行 思想 變革 就 必須 廢棄代表 這些 舊 思想、精神 的 語言 符號——文言,這 才是 廢除 文言文 的 根本 原因。

1.2 新思想 必須 有 新 的 語言

語言 對 人來 說 是 非常 重要 的,要 塑造 人 的 現代性,必須 依靠 一種 新 的 語言。從 成分 上 看,現代 漢語 是 一種 口語、歐化 詞匯 和 部分 古代 漢語 詞匯 的 混合物。語言的 變化 最 根本 的 是 詞匯 的 變化,而 詞匯 又 是 思想 的 根本,可以 說,思想 的 變化 從 根本 上 就是 語言 的 變化。從 經驗 來 看,歷史 上 的 每 一次 思想 變化 和 語言 變化 都是 相伴而行 的,劇烈 的 思想 變化 往往 就是 劇烈 的 語言 變化,反 過來 也 是 如此,劇烈 的 語言 變化 也 就是 劇烈 的 思想 變化,二者 是 一體 的。因此,新 白話 在 形式 上 的確 是 從 古代 白話 演變 來 的,但是 它 又 和 古代 白話 不同,它 已經 融進 了 大量 的 歐化 的術語、概念、范疇,是 一種 深受 西方 思想 影響 的 話語 方式,它 具有“現代性”。和 白話文 相比,文言文 有 一種 滯后性,處處 顯示 出 它 與 現代 思想 的 格格不入。果真 要 用 文言文 來表達 現代 思想,那么 現代 思想 就 會 在 文言文 中 變成 種種哈哈鏡 中 的 影像。可見,新 思想 必須有 新 的 語言。而 這種 新 的 語言就是 口語 的 普通話 和 書面語 的 白話文。

1.3 語文教材 應該 以 現代文 為主

當前 的 中小學生,他們 說 的、寫 的 都是 現代 漢語,他們 的 思維 方式 也 具有 一定 的“現代性”,在 這樣 的 前提 下,讓 他們 去 閱讀 文言文,勢必 會 發生 沖突。首先 是 語言 的 障礙,因為 一些 古代 漢語 中 的 詞匯 和 語法 在 現代 已經 不 用了其次,也 是 最 根本 的 障礙,文言文 體現 的 是 古代人 的 思想、思維 方式,而 中小 學生 的 話語 方式 是 現代 的,結果 導致 廣大 中小 學生 讀者 與 古代 文言 作品在 思想 上 的很大 隔閡。從 語言 的 視角 看,古人 的 思想 是 與 古代 漢語 合二為一 的,而 當今 中小 學生 的 思想 是 與 現代 漢語 合二為一 的,因此 他們 的 認知 結構 也 具有“現代性”。我們 的 教育 工作者 如果不 顧及 學生 這種 狀況,而是 一味 地 增加 文言文 的 數量,那么 勢必 會 造成 學生 的 重大 負擔,后果 是 可想而知 的。中小學 階段 是 我國 的 基礎 教育 階段,在 這個 階段,學生 的 語文 學習 的 主要 精力 應該 放到 現代文 的 學習 上,學生 的 現代 語文 水平 也 主要 是 通過 學習 大量 的 現代文 來達到 的。那種 認為“語文 教材 應該 以 文言文 為主”的 提法,是 違背 語言 歷史 發展 規律 的,也 是 荒謬 的。因此,回顧 五四 白話文 運動 可以 使 我們進一步 認識 語言 與 思想 的關系,了解 了 這種 關系,我們 再 去 看待 中學生 學習 文言文 的 要求 程度,必定 有 一個 重新 的 認識:語文 教材 應該 以 白話文 為主。

2 反方觀點:語文 教學 應該 以 文言文 為主

2.1 學習文言文 有利于 繼承 中華 文化 遺產

“五四” 的 批判 精神 過于 激揚,它 對 舊 文化 的 批判,同時 也 是 對 整個 文化 遺產 的 批判,毛澤東 曾經 告誡 我們“要 批判 的 繼承”。改革 開放 之后 的 今天,時代 和 社會 更 感到 了 繼承 的 必要性。然而,“五四”偏激 的 影響 卻 一直延續 到 今天。由于 它 否定 了 繼承,所以 作為 中華 文化 遺產 載體 的 文言文 就 失去 了 存在 的 必要,因此 “五四 運動”可以 毫無 羈絆 地提出 反對 文言文 提倡 白話文 的 口號。但是 我們 今天 卻 要 這么 看:具有 三千 多 年 歷史、記錄 了 浩如煙海 的 文化 典籍 的 文言文,本身就是 中華 民族 的 寶貴 遺產,繼承 這份 遺產 正式繼承 整個 文化 遺產 的 前提。中華 文化 面臨 空前 的 斷流 危險,難道 首先 不 就是 掌握 文言的 人 越來越 少 嗎?所以 書面語 轉換 的 背后,隱藏 著 中華 文化 到底 要不要 繼承 的 問題。過去 有 人 認為 可以 通過 翻譯 古文 來 繼承,然而事實 上 無論 翻譯 的 數量 還是 譯文 的 廣度 跟 全部 古籍 相比 只是 小 部分,而且,翻譯 的人 從 小 沒有 學習 文言文,缺乏 扎實 的 文言功底,所以 譯文 的 準確性 不 高。有人 主張 辦 一些 專門 學校 來 培養 這 方面 的 人才。但是 就 文化 來 說,它 是 全民族 的 事,想 靠 少數人 的 繼承 在 社會 上 產生 廣泛 的 繼承 效應 是 不 可能 的。我們 為什么 不 直接 培養 一代 一代 的 人 掌握 文言 閱讀 工具 呢?

2.2 學習文言文 的 社會 障礙 基本 清除

“五四”時期 廢棄 文言文 提倡 白話文,另 一個 重要 原因 是 為了 便于“喚起 民眾”。當時 的 民眾 絕大多數被 剝奪 了 受 教育 的 權利,即使 能 受 一點 教育,學習 文言文 的 困難 又 成 了 攔路虎。因此,有 人 把 文言文 稱為“愚弄 民眾 的 工具”“僵死的 語言”,似乎 文言文 一 倒,民眾 的 知識 水平 就 可以 取得 很大 進步。其實,民眾 知識 水平 的 落后,歸根結底 在于 社會 的 政治 經濟 制度。解放后,人民 是 國家 的 主人,人人 都 有 受 教育 的 權利,教育 已經 空前 普及。至于 文言文難學,它 與 日常 口語 有 一定 的 距離,學 起來 有一定 的 難度 的 說法,不是 沒有 道理,但是 它 畢竟 是 漢語 的 一種 書面語,它 的 許多 基本 詞匯 和 基本 語法 特點,至今 仍然 在 支撐 著現代 漢語 的 大廈,它 的 許多 有 生命力 的 東西,仍然活躍 在 現代 漢語 之中。因此,指責 它 是“僵死 的 語言”是 沒有 道理 的。為了 直接 繼承文化 遺產,為了 促進 現代 漢語 的 發展,即使 學 起來 有 一定 困難,也 有責任 學 好 它。更何況 我們 提倡 學習 文言文,是 重 在 讀 而 不在 寫,是 靠 它 讀懂 古籍 而 不是 靠 它 制造 新 的“古籍”。

2.3 學習文言文 有利于 現代 漢語 的 運用

文言文 在 漫長 的 使用 過程 中,經過 歷代 文人 筆頭 的 錘煉,已經 成為 一種 簡練 典雅 的 書面 語言。學習這樣 的 語言,不但 不會 妨礙 掌握 和 運用 現代 漢語,反而 會 促使 現代 漢語 朝著 精煉、精密、優美、優雅 的 方向 發展。魯 迅、郭 沫若、老舍、葉圣陶 等 老一輩 作家,從 小 學 的 是 文言文,但是 他們 卻 用 現代 漢語 寫出 了 光彩 奪目 的 篇章。毛 澤東 從 小 學 的 也 是 文言文,但是他 卻 用 現代 漢語 寫出 了 大量 報告、講稿、政論、決議 等等,而且 可以 稱為 語言 運用 的 典范。老一輩 的 學者 和 科學家 大多 也 是 這樣。如果認為 現在 使用 的 是 現代 漢語,因此 教材 也 要 以 現代文 為主,這種 看法 不是 歷史 地、辯證 地 看待 古今 漢語 的關系,而是 形而上學 地看 問題。不但 文言文 學 不 好,現代 漢語 也 未必 能 學 好。人們 往往 會 因為 缺乏 古代 文化 深厚 的 涵養,言語 作文 常常 顯得 平淡 淺鄙,很少有 言簡意賅 的 語言,很 難 見 到 情韻 雋永 的 句子。既然 這樣,中小學 的 語文 教材 為什么 不能 以 文言文 為主 呢?

參考 文獻:

[1] 智強語文 教學 世紀性 思考[J]中學 語文 教學,1996,(4

[2] 澤潤,李 葆嘉.語言 理論[M].長沙:中南 大學 出版社,2003

[3] 文言 與 白話——談 中學 語文 的 文言文 教學[J]語文 教學 研究2001,(1

[4] 志凱語文 教材 文言文 為主 [J]語文 學刊,2002,(1

[5] 論 現代 文言文 的 文化 地位 與 學術 價值[J]湘潭 大學 學報2008,(3

 

(邱 婧 點評:本文 對 語文 教材 應該 以 文言文 還是 現代文 為主 的 爭論 做 了 一個 大體 的 梳理,比較好 的 體現 了 雙方 的 觀點。但是 最后 的 結語 部分 只是 對 反方 觀點 的 總結 有些 不妥,如果 作者 不是 傾向于 以 文言文 為 主,要么 結語應該 是 對 雙方 觀點 的 總結,要么 在 正方 觀點 后 也 應該 做 個 總結。)




閱讀:
錄入:澤潤

語網特別申明:各專欄專輯作者文責自負,對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權,在語網的發布不影響其再版權,即作者還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發布或轉載文章,但這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來函聯系。

評論 】 【 推薦 】 【 打印
上一篇:季凡:漢字是容易/難學的文字

下一篇:謝櫻:寫好普通話變得越來越難
相關文章       語言學評論  《語言學評論》第3期 
發表評論


點評:
 
字數(限500字,建議200字以內):
姓名:

  •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有關法律法規
  •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站內查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