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语用 效果 看“雷词”流行
周 亚华
随着 互联网 时代 的 来临,一种 正在 形成 和 发展中 的 全民 语言 的 变体 形式——网络 语言——越来越 引起 人们 的 重视。近来,主要 产生、传播 于 网络 的 所谓“雷词”也 引发 了 人们 的 热议。俗语 说“平地 一 声 响 惊雷”。雷,发出 的 声音 往往 震撼 人心,所以“雷”在 网上 由 名词义 产生 了“使 人 震撼 的”这种 形容词义,出现 了“很 雷”这种 搭配 方式。于是,有 人 把 这种 主要 来源 并 流行 于 网络、具有 震撼 效果 的 新创 或 赋予 了 新义 的 语词 称为“雷词”,如“正龙 拍虎”、“打 酱油”、“做 俯卧撑”等。
如何 看待 这些“雷词”呢?
首先,这些“雷词”都 承载 了 一定 的 引人 关注 的 社会 事件,反映 了 公众 的 社会 心理。从 深层次 看 应 归因 于 语言 与 社会 共变 规律 的 促动。语言 与 社会 是 两 个 变数,语言 会 随着 社会 生活 的 变化 而 变化,它 是 社会 生活 的 晴雨表,社会 生活 的 变化 都 可以 通过 语言 尤其 是 语言 中 的 词语 反映 出来。
其次,与 人们 在 语言 使用 上 追新求异 的 心理 有关。在语言 表达 上 人们 也 喜新厌旧,相对于 陈词滥调,这些 流行语 因为 表义 新颖、语形 别致 而 受到 人们 的 青睐。
再次,与 网络 这种 传播 方式 有关。在 互联网 高度 发达的 时代,网络 传播 的 迅即 快捷 使 地球 真正 变成 了 一个 村落。网络 的 在线 特征 使 人们 能 在 同一 时间 对 由 同一 重要 话题 所 涉及 的 同一 创新式 词语,能 同时 关注,同时 互动,从而 能够 使之 瞬间 广为 传播,并 迅速 流行。
另外,从 性质上 看,这些“雷词”目前 只能 看成 是 流行语。就 短 时间 来看,这些 词语 还 不能 进入 到 普通话 的 词汇 系统 中去,被 规范 的《现代汉语词典》吸收,因为 它们 还 缺乏 稳定性。要想 被 吸收,必须 你 用、我 用、大家 用,必须 今天 用、明天 用、后天 还 用,就像 赵本山 在 春晚 上 使用 的“忽悠”一词 所 获得 的 那种 普遍性 和 稳定性 才 可以。
总之,网络上 的“雷词”具有 独特 的 语用 效果,表明 词语 的 产生 和 创新性 使用 是 有 条件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