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 评介
百岁 语言学家 周 有光
周 立靖
周 有光,原名 周 耀平,1906 年 生于 江苏 常州。经济学 教授,杰出 的语言 文字学家。
周 有光 的 祖上 在 江苏 常州 是 望族,用 他 自己 的 话 说 是 书香 门第,藏 有 很多 书,“不过 全 是 文言 的。”
作为 出生 在 晚清 的 周 有光,小 时候 接触 的 依然 是《三字经》之类 的 书,“那时 我们 家的 书 很多,随便 我 看,但 书 都是 文言,我 都 看 不懂,小时候 我 对《三字经》也 不感 兴趣,”给 周 有光 印象 最 深刻 的 还是《西游记》。
“我们 那 一代 人,小孩子 认得 几 个 字 以后,都 喜欢 看《西游记》,不像 现在 可以 看 的 东西 多 了,我们 以前 没 什么 好看 的,”不过,周 有光 却 自言 自己 看《西游记》是 看 了 两遍 才 看 懂 的,“读书 是 件 很 好玩 的 事,第一 遍 看 不懂,不要 放弃,看 第二 遍,也许 就 能 看 懂 了,”就是 通过 这样 的 阅读,周 有光 认为 自己 的“阅读 能力 也 就 提高 了。”
1923 年,周 有光 进 上海 圣约翰 大学 就读,“那是 教会 学校,图书馆随便 去 看,那时 我 不仅 看 中文书,也 看 英文书,”那时 的 周 有光 受到 左倾 思潮 影响,由此 便 决心 阅读《资本论》,“对 我们 来说,《资本论》很 重要,但是 那时 没有 中文 的,我 埋头苦干 阅读 英文版,结果 看 不懂,不是 文字 看 不懂,而是 内容 看 不懂。”由此,阅读 的 乐趣 往往 就 跳跃 在 第一 遍 的 不懂 到 第二 遍 的 懂 之间。
书橱 兼做 菜橱,菜 有 书香
1956 年,周 有光 从 上海 调 来 北京,住 沙滩 原 北京 大学 内,那是 民国 初年 为 德国 专家 造 的 一所 小 洋房,周 有光 占 其中 两间半 房间。“一间 我 母亲 和 姐姐 住,另一 间 是 老伴 和 我 带 小孙女 住,半间 做 我 的 书房、客室、吃饭 间。”而 周 有光 也 只能 将 书 放在 半 间 书橱 内,“另一 半 留着 放 菜碗,由此 我 在《新 陋室铭》中 写道:卧室 就是 厨室,饮食 方便,书橱 兼做 菜橱,菜有 书香,门槛 破烂,偏多 不速之客,地板 跳舞,欢迎 老友 来临。”
书橱 与 菜橱 功能 合一 的 境遇 只有 到 了 改革 开放 之后,才 有 好转。当时,周 有光 所在 的 单位 建造 新 简易楼,分得 两大 两小 四 居室。其中 一 小间,
书桌 虽 小,书橱 却 很大。在 这个 9 平米 的 空间 内,除 了 在 窗口 放小 书桌,入口 放个 沙发,其余 之 地 全是 周 有光 的 书架。周 有光 嫌 这个 书房 小,进而,四个 房间 全都 被 布置 成 以 书架 为主,书 成 了 这个 家 的 主角,“我 家里 没有 什么 家具,因为 放 了 家具 就 不能 放书 了。”
尽管 四间 房子 全 被 用来 藏书,但 周 有光 还是 认为 自己 是 有书无斋,“我 国外 亲戚 朋友,做 教授 的,都 住 的 小 洋房,他们 都有 书房。什么 叫 书房 呢,不仅 有 看书、写 文章 的 地方,还有 一个 藏书 的 地方,等于 是 个 小 图书馆。我 这是 破 房子,是 有 书 而 无 斋。”
沈 从文 叫 他“周 百科”
从 小时候 开始,就 读 了 很多 书,喜欢 看《西游记》是 周 有光 还 记得 起 的,至于 其他 的 书,则 因为“太多 了,说不上来 了。”不过,周 有光 还 清楚 地 记得 对 自己 终身受益 的 书,那 就是《不列颠 百科 全书》。在 周 有光 的 书房 中,《不列颠 百科 全书》也是 占据 了 一定 的 地位。
周 有光 专门 有 一 书架 摆满 了《不列颠 百科 全书》,共 三 排,从上至下 分别 是 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事实 上,周 有光 还有“周 百科”的 外号,那是 拜 连襟 沈 从文 所赐。而 在 大学 时,周 有光 与 百科 全书 的 情缘 就 结 下 了。
当时,大学 老师 指定《不列颠 百科 全书》的 一些 篇章 作为 周 有光 及其 同学 必须 阅读 的 课外 读物,“比如 说 世界 历史,就 告诉 我们 下课 到《不列颠 百科 全书》看 哪些 条目。”
“这部 书 非常 好。一个 题目,简简 单单 给 你 讲,而 如果 去 看 书,一个 小 问题 就是 一本 书,看 百科 全书 反而 可以 节约 时间,”周 有光 自认《百科 全书》的 作用 非常 大,“对 我 非常 有用,其实 对 每个 人也 有用。百科 全书 是 没有 围墙 的 大学,你 可以 先 了解 大致 情况,然而 再 查看 其他 比较 专业 的 书。”
到 了 后来 更 有趣,改革 开放 时期,中美 两国 要 搞 文化 合作 工作,当中 有 一项 就是 要 翻译 美国 的《不列颠 百科 全书》。周 有光 竟然 做 了《简明 不列颠 百科 全书》中文版 的 三位 编委 之一,其他 两位 编委 是 刘 尊棋 和 钱 伟长。“其实,《不列颠 百科 全书》本来 是 英国 的,因为 二战 期间 英国 的 很多 企业 都 卖 给 了 美国,《不列颠 百科 全书》也是 如此。我们 翻译《不列颠 百科 全书》,不过 由于 当时 国内 购买力 很差,就 压缩 成 10 本,称为《简明 不列颠 百科 全书》,”由此,大家 更有 理由 叫 周 有光 为“周 百科”。
语言学家 的“前世 今生”
周 有光 最初 是 搞 经济学 的,对 金融 特别 熟悉,解放 初期 还 写 过《新中国 的 金融 问题》、《资本 的 原始 积累》一类 著作。不过,在 周 有光 家里 却 很少 可见 经济 方面 的 书籍。
周 有光 解释,自己 所住 的 隔壁 就是 办公楼,有 一个 小 房间 全 都 放着 他 的 经济学 书籍。不过,离休 后,他 把 这些 书 全部 捐给 单位 图书馆 了,“我 已经 改行 了,不 搞 经济学 了,而 搞 语言 文字学 了。”由此,在 周 有光 的 书架 上 所列 的 大都 是 语言学、文字学 的 书:《语言 文字学 术论 文集》、《外来语 词典》、《常用 构词 字典》,甚至 小 到 一个 国家 语言 研究 的 书籍,都在 其内。
“经济学 当中 最 重要 的 亚当·斯密斯 和 凯恩斯,可以 说 经济学 都是外国 的,但是 文字学 中国 古代 就有,”周 有光 认为 文字学 是 中国 最早 的,就 必须 看 古代 的 东西,由此 在 他 的 书架 中《说文解字》是 不可少 的,“作为 一个 中国人,要 研究 语言 文字学,一定 要 研究 中国 古代 到 现在 文字学 的 发展。中国 古代 没有 语言学,文字学 中 包括 了 很多 语言学 的 知识。”
“事实 上,我 的 学术 研究 在 离休 以后 就 结束 了,”为 了 查阅 书籍,此前 周 有光 要 到 文津街 的 北京 图书馆 去,“我 年纪 大 了,在 家 都 可以 自理,但 出去 不 方便,站不住 了,不能 去 图书馆 了。”
离休 后,周 有光 开始 随便 看书,主要 看 世界 历史、各地 研究 文化 问题 的,这 成 了 他 研究 的 另一 个 兴趣点。书架 上 也 多 了 历史、文化 方面 的 书籍:《全球 通史》、《世界 文明史》、《神光 沐浴 下 的 文化 再生》、《文明 的 狂飙 疾进 时代》。“《全球 通史》、《世界 文明史》很 重要,之前 的 历史 不是 全球化 的,这 两本 书 却 有 全球化 的 眼光。”
人 和 书 都 不 老
尽管 周 有光 认为 自己 的 书房 很 破旧,但 书 却 很 时髦,往往 引领潮流。这 也 难怪,周 有光 书架 中 书 的 来源 很多 都是 漂洋过海 的。
“现在 做 学问,你 不看 外国书 是 不行 的。”由此,周 有光 在 国外的亲戚 朋友 经常 给 他 从 国外 书店 买书、寄书。直到 现在 英文版 的《年鉴》是 周 有光 每年 必买 的 书 之一,“我 每年 都 从 外国 买《年鉴》,因为 要 查阅 资料。”
也 正 因为 有着 国外 书籍 的 补充,周 有光 书架 上 的 书 颇为 时髦。三年 前,《世界 是 平 的》就 已经 摆进 了 他 的 书架 中。那 是 本 英文版 的,在《世界 是 平 的》被 译成 中文版 前,周 有光 就 已经 接触 了 弗里德曼 关于“世界 是 平”的 思想。
周 有光 书架 中 时髦 书籍 还有《张氏 四 姐妹》,英文版 的。周 有光 的妻子 是 张氏 四 姐妹 中 的 老二,张 允和。前不久《合肥 四 姐妹》中文版 出版。而 周 有光 是 在 几年 前 就 已经 看 了 这本 与 其 有 着 密切 关系 的 书,“这种 书 在 外国人 看看 还是 好的,中国人 看 就 不 够味 了。因为 外国人 写 中国 的 东西,常常 不 地道,这 不能 怪 他们,文化 是 有 差异 的。”
尽管 周 有光 基本 上 是 足不出户,不过 对于 新 的 文化 现象 他 一点都不 陌生。在 他 的 书架 中 就有 于 丹 的 书,甚至 连 批驳 于 丹 的 书 也 一并俱全。
“于 丹 论《论语》的 书 我 也 看,包括 批评 她 的 书 我 也 看,于 丹 做了 个 通俗化 的 工作,做 得 很好,我们 需要 这个 工作,”周 有光 还 专门 写 了 文章,“现在 许多 人 都 骂 于 丹,如果 从 学术 水平 来看,于 丹 并 不是 最高 的。但是 于 丹 做 的 不是 学术 工作,是 科普 工作,把 孔老二 的 学问 给 大众,这 是 件 好事。”
半个多 世纪 以来,周 有光 在 语言 文字学 领域 辛勤 耕耘、开拓创新,在 国内外 产生 了 广泛 的 影响。他 的 研究 领域 十分 广泛,研究 中心 是 中国 语文 现代化,其 成果 主要 有:
1. 参加 制订 汉语 拼音 方案。1955 年,周 有光 提出 普及 普通话 的 两项 标准:全国 汉族 学校 以 普通话 为 校园 语言,全国 公共 活动 以 普通话 为 交际 媒介,并 提出 汉语 拼音 方案 三原则:拉丁化、音素化、口语化。1958 年,汉语 拼音 方案 经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通过;1979 年-1982 年,周 有光 出席 国际 标准化 组织 会议,促成 国际 投票 通过 汉语 拼音 方案 为 拼写 汉语 的 国际 标准(ISO7098)。之后,周 有光 继续 研究 以 词语 为 单位 的 拼音 正词法,形成《汉语 拼音 正词法 基本 规则》,1988 年 公布。他 从 上 世纪 50 年代 开始 主编《汉语 拼音 词汇》,成为 电脑 中文 词库 基础。
2. 研究 中国 语文 的 现代化 问题。1961 年 出版《汉字 改革 概论》,对 语言学 和 文字学 提出 了 许多 新 问题,如 词 的 结构 问题、同音字 和 同音词 问题、简化 和 繁化 问题 等,扩大 了 语言学 和 文字学 的 研究 范围。
3. 研究 比较 文字学 和 文字 的 发展 规律。周 有光 研究 发现,文字 的特点 决定 于 文化(包括 宗教)的 传播,不 决定 于 语言 的 特点;他 提出 了“文字 三相 分类法”(符形、语段、表达法),并 把 汉字 的 传播 历史 分为“学习、借用、仿造、创造”四个 阶段。
4. 研究 中文 的 信息 处理 和 无 编码 输入法。周 有光 致力 于 研究 无 编码 的“从 拼音 到 汉字”的 自动 变换 法,认为 汉语 的 内在 规律 可以 作为 中文 电脑 智能化 的 依据。他 提出 “两个 双语言”建议,认为 全球化 时代 的 中国 急需 实行 两个 双语言:方言 和 共同语 的 国内 双语言;汉语 和 英语 的 国际 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