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中国汉字是音形意相结合约定俗成的产物

评《楷体不改,死结无解》(四)

[日期:2014-03-12] 来源:评作  作者:曲振兴 [字体: ]

中国汉字是音形意相结合约定俗成的产物

——评《楷体不改,死结无解》(四)

  原文:第二、从更新楷体系统上找出路。从1840年以来,很多人都在探索这第二个出路。而更新楷体系统的路径有很多:纯拼音字母文字的路径,扩展形声字的路径,拼音形声字路径,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的路径,等等。
  评论:中国汉字自成一统,是约定俗成、法律规定的基础文化知识,应当继承和发展,不容篡改与破坏。至于有人探索第二个出路,只要无损于汉字和汉语文化,而且有助于汉字和汉语的普及应用,何乐而不为呢?但无论什么新路,都不能与其分道扬镖,否则那才是行不通的“死结”。如作者的“意、音双表新体汉字”就是这样。
  原文:上述六个“死结”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互相关联的。只要从改进升级汉字楷体入手,把汉字楷体升级为具有“四性”的“新体汉字系统”,这六个“死结”就能同时完全彻底地解决了。符合“四性”的新体汉字系统,虽然可以设计出很多种,但是,符合“克服了汉字楷体的一切缺点,继承了楷体的一切优点”,并“能与楷体汉字实现‘无缝转换’的,却只有“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系统”这一种。
  评论:由于中国汉字并不存在什么“死结”,因此也就无须什么“无缝转换”。但也并非是说,汉字不需要改革创新,只有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汉字改革创新有什么一定之规吗?我看亦有亦无。这个一定之规,一是要坚持汉字“音形义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坚持简化字,启用繁体字,创造智能字,都是有必要的;第二是坚持与各种语言文字之间进行互相标译和转换,达到知已识彼,互相融通,共同发展的目的。而自称“无缝转换”的所谓“意、音双表新体汉字”,却是多此一举的重复建设,毫无意义的符号堆砌,则没有什么必要与可行之处,我看就免了吧!
  原文:汉字体式的这次更新,就是发挥了汉字的“自我调节机制”功能,同时,应当看到,这次体式的更新,是与前8次更新有着质的不同。前8次体式更新,都是沿用了“以字构字”的方式。而这次更新后的“意、音新体汉字系统”,是以直接表意的和直接表音的组字元件构建出来的,它具有“四性”,既能如汉语同样易学,也能如英文一样方便机器组字;在笔画数量上永远不会超过29画,在字数上没有极限,所以永远不会有“蛇蜕皮”现象。是一种永远稳定的汉字系统,是一种永远与汉语匹配的汉字系统,是一种科学、理想的汉字系统。真正实现了中国人长期一直追求的“科学、理想的汉字系统”的目标。
  评:作者将其“意、音新体汉字系统”吹嘘得完美无缺,却将千百年来应用发展至今的汉字系统,说成是“以字构字”的方法构成的,而不是音形意相结合约定俗成的产物,未免有点太不靠谱了吧!
  论:汉字是有数的,根据国家标准有2300余个,加上非国标汉字,也就三倍有余;而汉语却是无限的,千变万化的,但以标准语音来计,却比汉字少得多,因为同音字太多。也就是说,汉语与汉字在数量上不是平衡对等的,且在其内涵方面也有着千差万别的联系。而作者却来个“意音双表,一字一意,字异义异”,还说“以直接表意的和直接表音的组字元件构建出来的,它具有“四性”,既能如汉语同样易学,也能如英文一样方便机器组字”,却有点胡扯。世界上的义何止成千上万,并且千变万化,那要造出多少“新体汉字”来应对呢?
  作者说,他的东西,在笔画数量上永远不会超过29画,在字数上没有极限,所以永远不会有“蛇蜕皮”现象。是一种永远稳定的汉字系统,是一种永远与汉语匹配的汉字系统,是一种科学、理想的汉字系统——那么这种“新体汉字”是你一个人造出来的,还是大家一起来参与?其音其意只有你一个人知道,还是让大家一起来胡猜乱想?如果有什么语言文字都能让你给“永远稳定”了,是否连地球也要停止转动?你的这个“梦想”虽然相当缥缈,却也相当离谱,因为其理论脱离实际,主观脱离客观,所以必然是既不科学,也不实用的乱符一堆!
  原文:历史事实一再证明,任何一种社会通用工具,都是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缺点会越来越显得更大,其优点会相对地缩小。当优点相对地缩小到一定程度时,它就由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变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工具了。例如,古代的挖土工具“耒”是木头做的,后来社会发展了,发明了铜,“耒”被更新为“铲”、“锄”、“镢头”;后来社会又发展了,发明了铁,铜铲、铜锄、铜镢更新为铁铲、铁锨、铁锄、铁镢;到了近代,人类社会发明了机器,就更新为挖土机、推土机、钻洞机等等。
  评:历史事实一再证明,任何一种社会通用工具,都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缺点会得到弥补,其优点会得到发扬光大。当缺点相对缩小到一定程度时,即其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被新的工具所取代。这时旧的东西或许继续发挥作用,或许进了历史博物馆,被后人瞻仰和留恋。
  论:作者所举的古代挖土工具“耒”的例子,恰好证明劳动工具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代更比一代强,而不是相反。说明其缺点越来越少,优点越来越多,但还不至于“完全匹配”,“永远匹配”,因为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说不上还有更新的东西在酝酿之中,在某一刻横空出世,也就是推陈出新,破旧立新。
  原文:再如, 马车,它在小农业经济的社会里,是一种先进的工具,但是,到了大工业商品经济的社会里,它就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了,相对火车、汽车来说,它的优点就微不足道了,它的缺点就很大了。这时,如果有人还死守着只准用马车、不准用火车,那就会严重地阻碍中国的运输业发展了。所以,如果工具不与时俱进,社会生产就会停滞不前。
  评论:但某些劳动工具的改革与创新,并不意味着旧的东西要一扫而光。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马车与汽车、火车相比之下,好像落后一些,但却有汽车和火车也比不了的优势,马车可以在田间和地头上横冲直撞,汽车和火车却不太适应。因此不同事物之间简单的类比,是无以为报的,只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得到保留与取舍的确切信息。
  原文:从“文字”这一工具的角度上看,汉字楷体系统,在今天凸显出10大缺点,证明了今天的中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关系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这一“课题”不解决,中国的发展就多了一份阻力;这一“课题”解决了,中国的发展就多了一份动力。作为表示汉语单词的汉字,历来也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
  评论:作者硬说“汉字楷体系统,在今天凸显出10大缺点”,其实并非真情实况,不过是作者别有用心的杜撰罢了,因此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汉语和汉字不仅不存在什么十大缺点,反而其优势潜力尚未挖掘到位,因此具有改革创新的巨大潜力,但绝非作者偷梁换柱也似的“无缝转换”所能抵对的。而是与世界各民族语言文字之间的相互标译和转换,互相融通,共同发展,从而实现普及世界的伟大目标。这才是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发展方向。
  原文:汉字体式更新到楷体,就相当于“耒”更新到“铁锨”的阶段。近代虽然进入机器时代了,可是打字机和电脑在使用汉字楷体时,却像在“挖土机”上装了一把“铁锨”一样,完全不配套。现代化、信息化时代的人们在使用楷体时,就如使用“耒”来挖土一样,效率极低。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不尽早更新汉字楷体呢?
  评论:汉字体式的更新变换,并非作者所想象的“无缝转换”,而是一种交替式波浪式螺旋式发展,也就是说并非“一刀切”,那是无法适应循序渐进或者风云突变的社会发展需要的。作者费尽心思想用什么“楷体升级”来取代现有汉字系统,不惜笔墨来挑汉字和汉语的毛病,却很难让人认领,因为这种作法不得人心,太不靠谱,所以只能是枉费心机。
  原文:现在,由于中国才步入现代经济社会不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等领域的体制还没有彻底打破垄断,“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积极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所以,多数人的市场竞争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汉语汉字已经被卷入了世界语言文字竞争的大潮中来了,汉语汉字已经在国内被英语英文竞争败了,汉语汉字,已经在中国的关键地方被英语英文占领了;同时,由于多数人缺乏正确的语言、文字的理论知识,接受了错误的语言文字理论的误导,所以,对于汉字楷体的10大缺点,没有认识;对于改进升级汉字楷体的必要性没有认识,更没有迫切感。所以,有些人对于更新汉字楷体的做法,就说:“汉字楷体用了1000多年了,古人都没有改变过,现在我们有必要改它吗?”
  评:作者将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往语言文字上扯,认为有的“没有彻底打破垄断”;有的“积极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所以“多数人的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声称“汉语汉字已经被卷入了世界语言文字竞争的大潮中来了,汉语汉字已经在国内被英语英文竞争败了,汉语汉字,已经在中国的关键地方被英语英文占领了”——这种危而又悬的消极论调,有谁能够相信呢?
  论:作者说,多数人缺乏正确的语言、文字的理论知识,接受了错误的语言文字理论的误导,所以,对于汉字楷体的10大缺点,没有认识;对于改进升级汉字楷体的必要性没有认识,更没有迫切感——不是人们没有认识,没有迫切感,而是对你的理论脱离实际的言行不感兴趣。你看除了笔者之外,还有谁愿意跟你对话呢?
  中国汉字约定俗成,久用不衰的历史证明,任何想将其推翻重来的企图,不过是痴心妄想!
  (未完待续)




阅读:
录入:ZGXP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汉字形符编码理论与中文拼形输入法

下一篇:实行汉字改革托起一道中西结合的彩虹
相关文章       中国新拼 科学论战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