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三 、“文字体系固然要受语言的制约,但和具体的语言又没有必然的联系”
“文字体系和具体语言没有必然的联系”的观点,否定了“一定性质的语言,决定着一定性质的文字”和“文字与语言必须匹配的客观规律”。从表面看,很多民族的文字形状,都曾经有过多次的变化或更改。以多音节词为基础的语言所对应的文字,一般都经过由“象形字”到“音节字”再到“音素字(即拼音字母)”的变化过程,拼音字母文字,也有很多体式;与汉语对应的汉字,也经过由大篆---小篆---隶体----章草----今草----楷体---宋体的变化过程,也有多种体式。于是就得出“文字体系和具体语言没有必然的联系”的观点。
根据“文字体系固然要受语言的制约,但和具体的语言又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错误观点,今天一些西方人又编造了一个“语言、文字普世说”,为巩固英语在世界的强势地位编造理论依据;也有一些死守汉字楷体不变的中国人,吹嘘汉字楷体是“登峰造极、完美无缺”,“纵贯古今、横通四海”,“定能成为世界文字”。
评:文字与语言,其联系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也就是说,人类是先有语言,然后才有文字。而一旦语言生成文字,就产生了必然的联系。随着语言的发展,文字必然也要发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匹配”过程。但所谓“一定性质的语言,决定着一定性质的文字”,未免有点牵强附会。语言的性质就是表达人们说话的声音,反映人们说话的意思,在这点上,语言的性质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地方是表达的形式和内容有所区别,有的用拉丁语,有的用荷兰语,诸如此类。这样又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文字,来表达各式各样的语言,产生了文字与语言之间的“匹配”关系,也就是内在和外在联系。但作者又将这种联系,说成是“文字与语言必须匹配的客观规律”,未免有点夸大其辞。言外之意是“唯我独配”,排斥其他,将其变成千古不变的教条,用来阻碍新的语言和文字的发展,不能不成为有害的“胡说”!
议:既然现代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络,能把太阳的一个卫星变成“地球村”,那么各种语言和文字的交互运用,总有一天会磨合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文字。至于西方人编造出“语言、文字普世说”,还是中国人想让汉字楷体“登峰造极、完美无缺”,“纵贯古今、横通四海”,“定能成为世界文字”,那都是各怀梦想,没有什么可指责的。难能可贵的是,那些为伟大梦想而英勇奋斗的人们,不会因为各种阻碍而停止探索的脚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原文:人类语言的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三个历史阶段。每一个阶段的性质和特点都是不同的,具有质的差别。语音单载性质的语言,决定了其对应的文字就是以表音为主的。其文字体式虽然可以有无数种,但其性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以表音为主的,都是让人先由字形晓音,再由音知意的。所以,最佳的文字形式就是直接表音的拼音字母文字。所以,今天绝大多数的语音单载的语言都采用了拼音字母文字。语音单载的语言,最匹配的文字就是直接表音的线性拼音字母文字。今天,一些国家的语言,有原来的“语音单载”发展成“语音多载”了,出现了很多“同音异意”单词,例如英语。所以,原先的“纯拼音字母文字”就不适应了,他们就不得不在“纯拼音字母文字”里,加上“不表音只表意”的“哑音字母”。这样以来,原来的“读写一致”的文字,就变成“读写不同”的文字;原来的“表音”文字,就变成“表意”文字。例如,今天的英文,原本是直接表音的读写一致的拼音字母文字。可是,加了“表示词义的哑音字母”后,“读写不同”了,就不知道如何读音了,就必须用“国际音标”注音,才知道单词的读音了。这就是:语言性质变了-----由“语音单载”变为“语音多载”,与之对应的文字的性质也必须跟着转变-----由“表音文字”转变为“表意文字”。
评:何谓“语音单载性质的语言”?作者翻来复去,说得津津有味,而其实是不存在的,不过是其杜撰的而已。语言与文字从先后生成那一天起,就是“多载的”,所谓“单载”只是个别现象,不值得成为一个“体系”。正如中国汉语的多音字一样,同一种声音可以表达无数种意思,自然也可以用不同的文字来表示;即使同一种意思,也可以有这样或那样的表示方法,岂止“单载”、“多载”那样千篇一律?
议:作者说,语音单载性质的语言,决定了其对应的文字就是以表音为主的。其文字体式虽然可以有无数种,但其性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以表音为主的,都是让人先由字形晓音,再由音知意的。所以,最佳的文字形式就是直接表音的拼音字母文字。
既然作者声称这种“直接表音的拼音字母文字”是最佳文字形式,那为什么一些国家还要改变呢?由原来的“语音单载”发展成“语音多载”呢?其实人家并没有什么改变,只不过所谓“单载”、“多载”是在不同语言体系中共存的一种语言现象。任何语言文字,表音与表意并没有什么原则性区别,作者硬要将它们割裂开来,分成“两个阶段”,以此来说明不能互相替代,不过是对各种语言文字之间的有益的互相转换耿耿于怀罢了!
原文:语音多载性质的语言,决定了其对应的文字就是以表意为主的。其文字体式虽然也可以有无数种,但其性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以字形表意为主的,都是让人由字形知意的。所以,从分辨率上看,最佳的文字形式就是方块式的文字。所以,汉字体式很多,但是都保持方块式不变。语音多载的语言,用纯表音的文字就会出现歧义,引起误解,所以,最匹配的文字就是“意、音”都直接表出的方块文字。懂得这个规律,就使我们认识到:不是“文字体系和具体语言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一定性质的语言,决定着一定性质的文字”。
评:天下的语言和文字,没有不是“语音多载”的,作者硬要将其分成“单载”、“多载”,然后用“表音”还是“表意”来加以区分,实在是僵化教条得无以复加!各种文字体式,既能表音,又能表意,是音与意的有机结合,怎么能分裂开呢?就是打一声“雷”,你也应当知道那是要下雨了,难道“雷声”的音与“下雨”的意毫无关联吗?除非“干打雷,不下雨”!即便如此,那也和“下不下雨”有关联呵!可见打一声“雷”,至少也会出现“下雨”或“不下雨”两种涵义。究竟“下雨”还是“不下雨”,那可不是由作者杜撰的什么“客观规律”决定的,而是由当时的气象变化情况决定的。可见任何语音都包含有多种涵义,只有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形)相结合,才能真正领会它的意思,这也就是“音、形、义”相结合的语言文字发展规律。
议:作者说,从分辨率上看,最佳的文字形式就是方块式的文字。语音多载的语言,用纯表音的文字就会出现歧义,引起误解,所以,最匹配的文字就是“意、音”都直接表出的方块文字。不要误会,作者推崇“方块字”,并非是将“意、音”统一在方块字的形体之中,而是“意、音”都“直接表示”。在他看来,“意”和“音”不过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只不过在他的“一定性质的语言,决定着一定性质的文字”的规律支配下跑到了一起!
原文:同时,应当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文字是用来表示语言单词的(有的也附带语法)符号系统。单个的文字的功能,是通过文字的整体系统发挥出来的,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不象一般的“符号”单体那样,可以独立发挥功能。所以,世界上,从来没有脱离具体的语言系统,可以存在的文字系统。相对语言而言,它始终是人类进行语言交流的辅助工具。表示多音节语言的纯表音的文字,它把可听的语言信息转换为可视的语言信息,并起到对语言信息进行记录、存储、传递的作用;而表意的方块汉字,除具有记录、存储、传递的作用外,还具有支持汉语单词的作用。汉语词汇的扩展。没有汉字的支持,汉语新词的创建就是不可能的。例如:演义、演绎、演艺、衍义、研议、扊扅、延意,张军、张君、张筠、张钧、张俊……这些同音异意词,在文字环境里,用拼音字母“yanyi”,“zhangjun”是不能区分各个单词的含义的。所以,含义不同的单词,就必须用不同的字形来表示之。
评:文字可以组合成“语言单词”,本来是不错的,可是到了作者笔下,却变成了“表示语言单词的符号系统”,进而一举否定了单个文字的功能。那单个文字的“意”和“音”又跑到哪里去了呢?作者就是这样顾此失彼,不能自圆其说!其实就语言和文字而言,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是对立统一规律;单个的语言和文字既可以单独发挥作用,也可以联合作战,发挥集体效能。难道连这个浅显的道理还有什么疑问吗?
作者转而又说,世界上,从来没有脱离具体的语言系统,可以存在的文字系统。相对语言而言,它始终是人类进行语言交流的辅助工具——这本来也不错。而将上面单个汉字与语言单词的关系,忽然变成文字系统与语言系统的关系来描述,不能不说逻辑混乱!
议:作者举例说明汉语词汇的扩展,“没有汉字的支持,汉语新词的创建就是不可能的”。反回来承认单个汉字的功能和作用,却与上述说法又互相矛盾了。
原来,作者举例说明的目的,并不是解释单个汉字与语言单词的关系,而是为了说明“在文字环境里,用拼音字母yanyi,zhangjun是不能区分各个单词的含义的。所以,含义不同的单词,就必须用不同的字形来表示之”。其中指出了汉语拼音存在的一个弊端,却又承认了汉语“字形”的存在。作者先前不是说过,文字是表示语言单词的,语言的单词,只有 “词音”、“词意”两个要素,是没有“词形”要素的吗?那这些“字形”又是什么?组合在“语言单词”里,不就是“词形”吗?——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原文:事实一再证明:符号可以不依任何语言而存在,而任何文字系统,都必须以其对应的语言而存在,并必须随语言的发展而发展;不以任何语言为基础的文字,是不会被任何民族所使用的。在世界各民族语言没有同一之前,是绝不会出现世界同文的情况的。1887年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创造了“世界文字”,至今已经推行了100多年了,没有成为任何民族的文字。就证明了这一规律。
正因为这样,中、西方交流几千年了,处在人类语言第二阶段的西方各国,至今也没有使用直接表意的汉字或其他表意文字取代他们的拼音字母文字;中国也没有用拼音字母文字取代汉字。近200年来,中、外很多学者都搞过汉字纯拼音化实验,都没有行通。如果能行得通的话,早在汉朝“丝绸之路”开通以后,汉字就会“罗马化”了。
评:作者试图用他杜撰的“理论学说”表明,任何文字系统,都必须以其对应的语言而存在,并必须随语言的发展而发展;不以任何语言为基础的文字,是不会被任何民族所使用的——这就有点太玄乎,太武断了。那么在有关“文字系统”诞生之前,它是怎么知道自己与有关语言系统是相“对应”的?而且还能与该语言系统“完全匹配”?难道任何文字系统不经过人的补充完善,就能自觉自愿地与有关文字系统取得“最佳配置”吗?可见在语言与文字的关系上,还是人的因素第一,是人决定了语言和文字的发展方向。有鉴于此,只要经过不断努力,由人来创造“世界文字”,也是完全可能的,何况现代人比古代人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络。至于那位没有推行得开的“世界文字”,只不过是一次小小尝试,并不能证明“在世界各民族语言没有同一之前,是绝不会出现世界同文的情况的”什么“客观规律”。奉劝作者就不要为此而自鸣得意,幸灾乐祸了吧!
议:世界上的语言文字不过几千年的历史,时光荏苒还长着呢!作者就凭这点“证据”,来说明中、西文字不能“互相取代”,不仅言过其实,而且言过其早。
至于中、外很多学者搞过汉字纯拼音化实验,除了汉语拼音和汉字编码之外,尚无什么重大突破,也是事实。但据此而否定“汉字罗马化”或“汉字拉丁化”的主张,不仅言过其早,而且言过其实!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