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应改革,语言要创新
——五评《楷体应更新,不可“罗马化”》
曲振兴
原文:二 、“文字的发展方向是越来越简化的”。这是“汉字罗马派”臆造的所谓“规律”。事实上,文字的发展方向应当是“越来越科学化”。即与其对应的语言实现完全的匹配,成为“科学理想的文字”。没有科学性的简化,不是发展文字,而是破坏文字的功能,促使文字走向灭亡。
评:“文字的发展方向是越来越简化的”。这是作者强加给“汉字罗马派”的一个所谓“规律”。无论汉字简化还是繁化,都不是汉字自身发展规律,而是由人来主张和控制的事情。也就是说,相对来说,语言是客观的,文字是主观的,文字是对语言的表示和反映,只有愈来愈精炼而又精确地反映语言,才能越来越科学化。因此精炼与精确的发展方向,是缺一不可的。
议:所谓“其对应的语言实现完全的匹配,成为科学理想的文字。”却是一种求全责备。有什么文字能够做到“完全匹配”呢?只有相对匹配,适当匹配,相互作用就是了。因此说“没有科学性的简化,不是发展文字,而是破坏文字的功能,促使文字走向灭亡”不过是危言耸听。因为你那个“科学标准”太离谱了!
原文:汉字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简化与繁化并存的过程。例如汉字,汉字在历史上有过从大篆---小篆---隶体----章草----今草----楷体---宋体 的发展过程。
从相邻两系统对比来看,后一系统都比前一系统简化。但是,在每一种汉字体式内部,又是不趋向繁化的。为什么会出现这对立发展的两种情况呢?
因为,汉字是用“以字组字”的方式来创建新字的,在每一种汉字系统中,笔画最简的字最多也不超过200个,人们把这些字称为“独体字”。然后再用这有限的“独体字”作为构字基本元件,按照“意、意结合”或“意、音结合”或“意、符结合”或“音、符结合”等构字规则,组建成二字合体字。由于构字元件是有限的,而新事物的出现是无限的,所以,当二字合体字构建到极限以后,就构建三字合体字,三字合体字构建到极限后,又构建四字合体字,依此类推下去……因此,从一个系统的内部发展看来,汉字是不断趋向繁化的。在每种汉字系统中,其组字元件(独体字)已经是最简化的字了。在保持“构字规则”不变得前提下,是没有简化的空间的。如果硬要进行简化,就必然违反原来的构字规则,毁坏了原来的系统性,增加了学习难度。因此,我们的前人,为了解决不断繁化的问题,就采取了创造新的汉字系统的办法,来实现简化。所以才有了上述各种汉字体式系统依次更换的现象。
评:按照作者的说法,汉字不过是由一堆杂乱无章的“构字符号”,用“以字组字”的方式创建的,而不是以“音、形、意”的方式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难怪其所谓“新体汉字”给“旧体汉字”大卸八块之后,再来重新组合一番,却还自我标榜为“无缝转换”!
议:而其实,中国汉字并非按照作者所想象的,先是有“独体字”,然后再有“合体字”,等把所有符号全部用完,再来构建“三字合体字”、“四字合体字”,以此类推下去……汉字就是越来越繁琐,而不是越来越简化。难道事实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吗?
其实作者开头说得不错,“汉字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简化与繁化并存的过程”。说来说去却又变成了先简后繁,简直繁得不能再繁了,因为“构字原件”是有限的,“构字规则”是不变的。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前人只好采取“创造新的汉字系统的办法,来实现简化”。这种机械的“汉字发展规律”,又有谁能够认同呢?恐怕连他自己也不能自圆其说!
原文:世界各国的拼音字母文字,也是如汉字一样,都有简、繁对立发展的情况。拼音字母只是“拼音文字”的构造元件,相当于表意汉字的“丶 一 丨 丿 ”等元件。由拼音字母构建的“单词”才是“拼音文字”。 例如,今天的英文,是拼音字母文字,它在400年前,是读写一致的,没有表示语法的哑音字母夹在其中。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的急剧增多,语言随之复杂化了,为了区别同音异意词,就在单词上添加了表示语法的“哑音字母”,从而导致了英文逐渐变得读写不一致了。使拼音字母组成的英文单词,不用“国际音标”另行注音,就不能正确读出了。所以,英文,在近400年的时间里,是由简向繁发展的。
评:拼音字母文字,与汉字一个不同之处,就是有大小写、全半角之分,可以说这是汉字所不及的一个优点。其之所以能够成为计算机系统的控制语言,并非越来越繁琐,而是越来越简化。例如将10进制的阿拉伯数字,简化为二进制的计算机程序;将一大串英文句子,简化为程序控制语言;当表示某种特定的情节和事物时,可以简化为“缩略语”“简化词”等,说明其语言文字发展过程,是繁中带简,简中带繁,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而非作者杜撰的所谓“规律”。
议:“拼音文字”的构造元件,是带有发音的拼写符号,与表形、表意、表音汉字的“丶 一 丨 丿 ”等元件截然不同,不宜生拉硬扯。拼音字母可以组成单词,而汉字符号只能组成单字(如果突破单字则是改革创新)。无论英文经历多少时间,都是一个繁简交替的过程,语言文字整体的发展壮大,调整变动,并不表明其个体都是由简到繁或者由繁到简的转变。而汉字的繁简变动,不是由汉字本身的什么“客观规律”所驱使,而是由某种社会因素所干预,例如将繁体字改造为简化字的过程就是这样。然而繁体字并未被“消灭”,不仅依然存在,而且依然有用,这就是所谓“繁简并存”的关系。
原文:在最近400年里,不单英国,还有德、法、俄、西班牙、等等,这些使用拼音字母文字的国家,其语言都从语音单载的阶段迅速地向语音多载的阶段前进。所以都出现了很多“同音异词”。与其语言对应的文字,也由纯表音的拼音字母文字向着“意、音双表”的方向前进。他们解决“同音异词”的办法,基本上就是两种方法:一是在单词的书写上加入表“意”的或表示“语法”的哑音字母;二是根据语言环境或单词上下文的关系实行“变读”。
因此,就出现了繁琐的语法规则和读音规则。这样,就使他们的拼音字母文字变成了“意、音双表的文字”,单词由原先“读写一致”,变成了“读写不同”的了,单词的结构比原来纯表音的时候复杂了许多,学习难度比400年前难得多了,连他们这些国家的70%的普通民众都不能全面学会和正确运用这些规则。所以,他们在今天,正在寻求解决的办法。今天,他们似乎突然发现,汉语汉字没有他们所遇到的这些麻烦,于是开始对汉语汉字感兴趣了,开始反悔他们原来的“汉语是娃娃语”观点的错误了。他们开始压缩他们的多音节单词和语句了,他们的“缩写”词、句,越来越多了。这标志着,他们的语言,开始朝着“人类语言的第三阶段”发展了。但是,如果他们不改变文字的构造方式,还是继续用“拼音字母”来 构建“意、音双表单词”,就如企图把马车改成汽车一样难办了。
所以,就一种语言所对应的各种文字体式来看,文字是趋向“简化”的;就每一种文字体式系统来看,随着新事物的不断出现,表示新事物的新词结构就必然越来越“繁”。
评:作者有什么证据表明,西方开始反悔他们的“错误”,朝着“人类语言的第三阶段发展”了?既然是不同体式,即使发展,也不会将英文改成汉字,不过是利用汉字来表示他们的语言罢了。如果能用汉字来表示西方语言,那就是对“中国语言文字拉丁化”的一个反证,变成“西方语言文字中国化”,只要研究到位,亦未尝不可,尽管他们也会有“保守派”出面反对。
议:可见随着历史发展,科学进步,不同语言文字不仅各有其发展变化,而且可以互相融通,具有互相转换的可行性。倘若作者所说“今天,他们似乎突然发现”能够成立,那么汉语、汉字就有走向世界每个角落的潜能,我们更应当加紧找出一条与世界加速融通的道路,而不是相反。
因此可以说,“汉字罗马化”、“汉字拉丁化”,不仅是在转换汉语、汉字,而且是汉字与罗马、拉丁文字之间互相转换。转换之后,不仅中国人能用,而且外国人能用,那中国语言文字走向世界每个角落的梦想就会为期不远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