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文字应改革,语言要创新——六评《楷体应更新,不可“罗马化”》

[日期:2013-10-07] 来源:评作  作者:曲振兴 [字体: ]

    原文:“汉字罗马化派”,仅仅依据文字发展过程中,一个局部的现象,就说“文字发展的方向,是越来越简化的”,并由此又推衍出“越简化越先进”的观点。他们认为:线性拼音字母文字比方块汉字简单,所以拼音字母文字比汉字先进,汉字就应当向拼音字母文字的方向发展。这种观点,既不符合拼音字母文字的实际,也不符合汉字发展方向的。
  在这些人的心中,不管文字的系统性、规范性、标准性、规律性和功能强弱,只要“简单”,就是符合文字的发展方向的。并且还以“越简化越先进”的观点来对待汉语,认为把汉语的声母和韵母削减得越少,汉语就越先进。所以。就随便砍去汉语的三个“尖音”和很多“合成音型”;又把这种观点推论到汉字数量的使用上,认为常用汉字压缩得越少越好,所以,就提出把常用汉字压缩到2000个的主张。
  评:作者将“越简化越先进的”某种主张,强加在“汉字罗马化派”头上,然后就大放厥词,让人相信“线性拼音字母文字比方块汉字简单,所以拼音字母文字比汉字先进,汉字就应当向拼音字母文字的方向发展”是不对的,难道是这个样子的吗?“汉字罗马化”取西方文字之长,用来表示汉字和汉语,无论其简单还是复杂,都是摄取它的功能作用。它的功能作用就是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字信息特征,利用罗马字母或者拉丁字母的方式来表示,这样不仅写起来简便,而且更加有益于汉语、汉字的学习和应用。“保守派”生怕“汉字罗马化”砸了他们的饭碗,其实大可不必杞人忧天,“汉字罗马化”不过是增加汉语、汉字的一种读写功能而已,因此用不着如此推三阻四,心惊肉跳!
  议:如前所述,语言文字的改革发展方向,是精炼与精确相辅相成的发展。为了普及文化教育,语言文字当然越精炼越好,但这种“精炼”又是以“精确”为导向的,因此决不会出格到作者所想象的“危害汉字”的程度。从古自今中华民族发明创造的一切文字,无论何种体式,都是宝贵的民族文化资产,必须继承和发展。在此基础上,研究“汉字罗马化”或“汉字拉丁化”,完全是为了与世界相融相通,而不是为了把汉字改造得面目全非。而与此相反,作者极力推崇的所谓“新体汉字”,却将“旧体汉字”蹂躏得面目全非,却还硬说这是“无缝转换”、“互为异体”,这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原文:“汉字罗马化”行不通了,汉字罗马派就转而搞“汉字简化”。 汉字罗马派,也不懂得文字是一种符号体系,并不是一个杂乱无章的符号堆;以为随便找一些符号就可以当作任何语言的文字。他们不懂得汉字楷体系统的整体性,随意简化一些楷体汉字,严重地破坏了楷体系统的字族统一性。例如:“雚”字族---獾、歓、驩、讙、懽、孉、貛、嚾、酄。。。。。他们把“歓”简化为“欢”,用“又”代替了“雚”,其他的“驩、讙、懽、孉、貛、嚾、酄。。。”却不能变。因为,如果把“驩”、“孉”中的“雚”改成“又”,就成为“驭”和“奴”了,出现了“撞车”。
  评:谁说“汉字罗马化”行不通了,汉字罗马派就转而搞“汉字简化”的?难道“汉字简化”是“汉字罗马派”搞成的吗?真是张冠李戴!“汉字简化”是由国家语言文字改革部门结合群众文化艺术需要,依靠集体智慧搞成的,而且相当成功,迅速在中国大陆推广应用开来,对于普及基础文化教育,开展文化信息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和效用,这是任何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所不应否认的客观事实。作者肆意诋毁“汉字简化”的历史性作用,却还生拉硬扯地把这件事情强加在“汉字罗马派”头上,真是欲加之错,何患无词!
  议:作者说“文字是一种符号体系,并不是一个杂乱无章的符号堆”,不过是半斤对八两,十步笑百步。“符号体系”与“符号堆”有什么区别?还耻笑人家“以为随便找一些符号就可以当作任何语言的文字”。那你“系统地”找出一些符号就可以当作任何语言的文字了吗?这叫什么?这叫生搬硬套,胡编乱造!难道汉语言文字真的是由什么“系统符号”或者“符号堆”生搬硬套编成的吗?即使你的“新体汉字系统”是用前者搞成的,也不能证明汉字简化是用后者搞成的。因为你的推理根本不符合科学道理和实际情况。
  再议:中国汉字表面上是由某些符号组合形成的,但不要忘了这些符号是象形文字的基础元件,从元件到产品具有音、形、义相结合的科学内涵,因此其组合过程是要兼顾自然情况和人文需要的,岂是什么“系统组合”与“随便搭配”的关系?作者说,“他们不懂得汉字楷体系统的整体性,随意简化一些楷体汉字,严重地破坏了楷体系统的字族统一性”。作者的所谓“楷体系统的字族统一性”,也就是将一些“系统符号”依次进行排队,然后捉对进行“搭配”。先是不用搭配的“独体字”,然后是两两搭配的“合体字”,再然后就是“三合一”、“四合一”……直到合得不能再合了,再回过头来“简化”一下,然后就说这是“繁简并存”、“无缝转换”!
  三议:作者还举例说明,汉字简化出现了“撞车”现象,于是就说“严重地破坏了楷体系统的字族统一性”——这只不过是吹毛求疵,夸大其辞。汉字简化并未遵循作者主观臆造的什么“字族统一性”,而是针对原有汉字特征,结合现实文化需要,从实际出发简化而成的。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这才是科学发展观!而作者将文字变成“系统符号”互相组合的“字族”,还说这是“汉字楷体系统的整体性”,岂知理论脱离实际,僵化教条,才是祸国殃民的一条祸根!
  原文: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他们的以上错误做法,全是“饮鸩止渴”的做法,严重地毁坏了汉语和汉字楷体的系统性,增加了汉语和楷体系统的混乱。不但对汉语和汉字楷体系统存在的缺点和弊病,一点也没有解决,反而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和麻烦。例如,在推行楷体简化字时,砍掉了《康熙字典》中很多原有的经过几千年才形成的极其珍贵的尖音和一些音型。由此造成了大量的同音异义词,同音异义字,导致本来是言简意赅的优质汉语,变成罗嗦、冗杂、不准确的劣质汉语。
  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汉字简化势在必行,并且行之有效。汉字简化不仅没有“毁坏汉语和汉字楷体的系统性,增加汉语和楷体系统的混乱”,较之原有汉字系统更加规则而整齐,便于学习和应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群众文化艺术需要,比作者杜撰的所谓“汉字楷体的系统性”、“字族统一性”,好上成千倍上万倍!因为前者是“文化为工家兵服务”,后者则是为汉字而汉字——随意搭配,胡编滥造!
  议: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在实施简化过程中,当然要对原有汉字系统进行整理和规范,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操作,其中有所取舍是必然的。作者一面说,汉字简化“不但对汉语和汉字楷体系统存在的缺点和弊病,一点也没有解决,反而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和麻烦”;然后又说“造成了大量的同音异义词,同音异义字,导致本来是言简意赅的优质汉语,变成了罗嗦、冗杂、不准确的劣质汉语”。那就是说,汉字简化影响了语言的质量了吗?我们现在使用的都是“劣质汉语”了吗?这个帽子恐怕不仅扣错了,而且扣歪了,扣邪了。你是说,不仅原来“汉语和汉字楷体系统存在缺点和毛病,一点也没有解决”,而且越改越糟,糟上加糟!如此将中国汉语言文字否定得一无是处,作者还要进行所谓“无缝转换”,岂不是自欺欺人吗?

    (未完待续)




阅读:
录入:ZGXP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相同价值观!

下一篇:文字应改革,语言要创新——七评《楷体应更新,不可“罗马化”》
相关文章       中国新拼 科学论战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