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烽:善待 简化字,树立 科学 的 汉字观——由“简繁之争”引发 的思考
1 “简繁之争”的 缘起 和 实质
近 几年 来,一些 学者 和 知名 人士 对 简化字 提出 了 质疑,甚至 有 人 提出 废除 简化字,恢复 使用 繁体字 的 主张。这 引起 了 各方 激烈 的 争论,掀起 了 新 一轮 的“简繁之争”。尤其具有 代表性 的 事件 是 2008 年 宋 祖英、郁 钧剑 等 文艺界的 政协 委员 向“两会”联名 递交 《小学 增设 繁体字 教育 的 提案》和 2009 年“两会”期间,全国 政协 委员 潘 庆林 等 提出“废简 复繁”的 提案。这 两个 提案提出 后 迅速 引起 了 各方 热议,这种 争论 不仅 局限 在 学术界,已经 成为 全民 讨论 的 热点 话题。虽然 这 两个 提案 最终 都 被 否定 了,但是关于 简化字 和 繁体字 的 争论 却 没有 平息,甚至 愈演愈烈。
从 1956 年 国家 颁布《汉字 简化 方案》正式推行 简化字,至今 已经 有 半个 多 世纪,简化字 在 文化 教育、信息 交流、公共 服务 等 各个 领域 发挥 的 作用 是 显而易见 的,它 的 历史 功绩是 不可 磨灭 的。如今,简化字 已经 深入人心,得到 广大 人民 群众 的 拥护,与 人民 生活、社会 事业、国际 交流 息息相关。国家 为了 继续 规范 使用与 推广 规范 汉字,在 2001 年 颁布《国家 通用 语言 文字法》,规定 简化字 是 规范 汉字,繁体字 只是 在 特定 场合 使用,为此 还 设立了专门 机构,以 推动 和 保障 规范 汉字 的 正确 使用。从 繁体字 到 简化字,汉字 的 简化 耗费了 大量 的 人力、物力 和 财力,是 中国 文字 改革的 重要 成果,为什么 会 有 人 对 这一 伟大成果 提出 质疑,甚至 否定 呢?其实,是 由于 这些 人 缺乏 语言 文字 常识,对 汉字 的 性质、功能和 未来 发展 趋势 以及 汉字 和 文化 的 关系 缺乏 正确 的 认识,在此 基础 上 形成 了 对 简化字 的 误解,因而 主张“废简 复繁”,这样 必然会 遭到 大多数 人 的 反对,从而 掀起 一场 空前 的“简繁之争”。这 就是“简繁之争”的 根源 和 实质。
2 纠正 几个 关于 简化字 的 错误 观点
在“简繁之争”中,支持 繁体字 的 一方,虽然 很大 程度 上 是 基于 民族 情感 和 对 文化 传承 的 担忧,但是 他们 对 简化字 缺乏 科学 的 认识,他们 有 很多 观点 是 错误 的,缺乏 事实 根据 的,归纳 起来 主要 有 四点:(1)简化字 破坏 了 汉字 的 结构,使 汉字 成为 没有 理据 的 符号(破坏 了 汉字 的 表意性);(2)简化字 隔断 了 传统 文化 的 传承,妨碍 了 现代人 阅读 古典文献;(3)简化字 来自 政治 高压,是 政治 怪胎,畸形 产物。(4)简化字 是 为 实现 汉字 拼音化 做 铺垫,目标 是 实现 拼音化。这些 错误 观点 违背 了 国家 的 语言 文字 方针 政策,对 国家的 语言 文字 工作 是 不利 的。为了 给 简化字“申冤”,下面 我们 对 这些 关于 简化字 的 错误 观点 一一 进行 纠正。
2.1 简化字 保留 了 原有 的 汉字 结构 体系,仍然具有 理据性
汉字 简化 后,笔画 减少,字形 变得 简单,跟 繁体字 相比 表意性 似乎 削弱 了。例如“車”简化 为“车”,“鳯”简化 为“凤”,“書”简化 为“书”等等。因而 有 人 说 简化字 破坏 了 汉字的 结构 体系,破坏 了 汉字 的 表意性,成为 既 不像 表意 文字 又 不像 拼音 文字 的 怪胎。这种 说法 是 违背 客观 事实 的,对 简化字 的 性质 缺乏 正确 认识。事实 上 简化字 仍然 保留 了 原有 的 汉字 结构 体系,只 不过 比 先前 的 结构 简单 罢了,并没有 破坏“六书”体制,形声字 仍然 占 大多数。虽然 某些 简化字 的 表意性 削弱 了,但是 就 当前 整个 汉字 体系 来说,汉字 的 性质 并没有 改变,汉字 仍然 是 语素 文字,属于 表意 文字 体系。简化字 怎么 是“怪胎”呢?不仅 不是“怪胎”,而且 科学 合理,符合 文字 发展 的 趋势,比 繁体字 书写 便捷、方便 认读 和记忆。
汉字 作为 表意 性质 的 文字,应当 具有 理据性。但是 不能 因为 追求 理据性 而 使 汉字 的结构 过于 繁化,为了 提高 使用 效率 还 应当 注意 笔画 的 减省。汉字 简化 会 削弱 一些 字 的理据性,例如,“鷄”简化 为“鸡”,“趙”简化 为“赵”,“雲”简化 为“云”等等,但是 理据性 的削弱 换来 的 却 是 字数 的 减少 和 笔画 的 减省,大大 提高 了 汉字 的 使用 效率,方便 了 民众。所谓“有 失 必 有 得”,更何况 这里“得”大于“失”呢。不仅 如此,汉字 简化 从 整体 上 来 说,理据性 也 是 有 失 有 得 的,有的 汉字 简化 后 理据性 反而 增强 了,这 更多 地 表现 在 形声字 的 简化 上,例如“證”简化 为“证”,“態”简化 为“态”等。理据性 是 汉字 的 生命,是 汉字 构形 的 基本 特征,因此 汉字 无论 是 采用 繁体字 还是 简化字,理据性 都是 必不可少 的。汉字 简化 后,理据性 并没有 丧失。
2.2 简化字 没有 隔断 文化 的 传承,一定 程度上 还 促进 了 文化 的 传播
有 人 认为:繁体字 记录 了 中国 几千 年 的 文化,只有 繁体字 才能 使 中国 的 传统 文化 一代代 地 传 下去,汉字 简化 阻隔 了 传统 文化 的 传承,中华 民族 文化 濒临 灭绝。持 这种 观点的 人 没有 正确 认识 文字 和 文化 的 关系,把 文字 和 文化 等同 了。文字 是 记录 语言 的 书写 工具,只是 文化 的 载体,文字 和 文化 不能 等同。掌握 了 文字 不 一定 就 掌握 了 文字 承载 的 文化。就 汉字 来说,能 认识 繁体字 不 一定 能 读 懂 古代 文献,因为 读 古代 文献 还 需要 训诂、音韵、词汇 和 语法 等 知识,只 认识 简化字 也 不 一定 不能 阅读 古代 文献,因为 我们 可以 采用 古文 今译、简化字 出版 印刷 等 手段 让 不 认识 繁体字 的 人们 也 能 读 懂 古代文献。文字 只是 传播 文化 的 工具,而 工具 是 可以 替换 的,无论 汉字 采用 繁体字、简化字 甚至 是 拼音 文字 都 不会 影响 文化 的 传承。
汉字 的 简化 和 改革 不仅 不会 影响 文化 的 传承,甚至 有 可以 促进 文化 的 传播。因为 文字 工具 的 现代化 能 提高 效率,促进 我们 与 世界 接轨,加快 文化 传播 的 速度。简化字 易学 便用,更 容易 让 大多数 人 接受,而且 为 人们 省去 了 学习 和 认识 繁体字 的 时间 和 精力,简化字 一定 程度 上 促进 了 文化 的 传播。把 中国 传统 文化 的 传承 问题 怪罪 于 简化字,不能 不 说 这是 中国 历史 上 的 一大 冤案。传统 文化 的 缺失 不是 文字 的 问题,而是 教育 的 问题。
2.3 简化字 是 历史 发展 的 产物,符合 民意
简化 是 汉字 发展 的 主流 趋势,简化字 是 在 一定 历史 条件 下 产生 的,符合 文字 发展 的规律。汉字 简化 并不是 发生 在 某个 历史 阶段,汉字 发展 的 各个 阶段 都有,这 也是 由 文字 的 工具性 决定 的。文字 的 工具性 要求 人们 选用 一种 易学 便用 的 汉字 工具,所以 汉字 的 简化不断 发生。现行 的 简化字 是 在 一定 历史 条件 下 才 产生 的,是 历史 发展 的 产物,绝不是 政治 高压 的 结果。1956 年 颁布 的《汉字 简化 方案》是 在 一定 历史 条件 下 才 产生 的,是 生产力 发展 的 结果 和 人民 群众 的 需求,它 不是 凭空 创造 的,而是 遵循“约定俗成”的 原则,很多 专家 参加 制定 工作,并 在 广泛 征求 民众 意见 基础 上、经过 一段 时间 的 试行 后才 最终 确定 的。简化字 大多数 来源于 民间,有 很多 是 人民 群众 的 智慧 创造 出来 的 成果。简化字 基本 遵照 汉字 的 基本 体系 和 构形特点 创造,绝大部分 是 科学 合理 的。怎么 能 说 它 是政治 怪胎、畸形 产物 呢?况且 它 绝大部分 来自 民间,促进 了 全民 的 文化 教育,得到了 广大民众 的 拥护,成为 符合 民意 的 科学 的 汉字 工具。
2.4 简化字 和 汉字 拼音化 是 两 回 事,没有必然 联系
汉字 简化 是 把 原有 结构 复杂 的 字形,通过 减省 笔画,简化 为 结构 相对 简单、易学 便用 的 字形,目的 是 减少 汉字 学习 和 使用 的 困难。这一 过程 是 文字 内部 结构 的 调整,汉字 的 性质 并没有 发生 变化,仍然 是 表意 文字。汉字 拼音化,是 用 拼音 字母 代替 原有 的 表意 汉字,目的 是 要 与 世界 接轨,走 世界 共同 的 拼音化 方向。这一 过程 是 文字 体制 的 变革,汉字 的 性质 发生 了 根本 变化,由 原来 的 表意 文字 变为 表音 文字。汉字 简化 和 拼音化虽然 都 属于 文字 改革 的 内容,但是 两者 不是 一回 事,没有 必然 的 联系。两种 不同 性质 的文字,不会 自动 由 一种 过渡 到 另 一种。然而 有 人 认为:汉字 简化 是 为 汉字 拼音化 做 铺垫,目标 是 实现 拼音化。基于 这个 观点 和 近年 来 提倡 拼音化 的 人 很 少,甚至 反对 拼音化,这些 人 认为 实行 简化字 没有 必要,推行 简化字 的 历史 条件 不复 存在。这是 把 没有 必然 联系 的 两个 事物 强拉 在 一起,通过 否定 汉字 拼音化 进而 否定 简化字,这 必然 遭到 众多 人 的反对。汉字 简化 是 国家 的 语文 政策,而 拼音化 问题 不 属于 国家 的 语文 政策 而 属于 学术 研究 的 问题。(苏 培成,2009)
3 简化字 是 科学 规范 的 汉字 工具,它的 历史 功绩 不可 磨灭
简化字 不是 任意 创造 出来 的,而是 众多 专家 学者,在 遵循“约定俗成”原则 的 基础 上,采用 类推、合并、替换、系统化 等 手段 共同 研究 制定 出来 的,它 遵循 汉字 的 体系 和 结构 特点,具有 历史 继承性 和 体系性,是 科学 规范 的 汉字 工具。汉字 简化 符合 汉字 的 演变 规律,汉字 由 繁体字 到 简化字,经过 了 一个 漫长 的 过程,贯穿 了 社会 改革 和 推动 社会 文化 发展 的 全 过程,是 众多 专家 学者 和 人民 群众 共同 努力 的 成果,是 我国 文字 改革 的 重要 成果,它 的 历史 功绩 不可 磨灭。汉字 实行 科学 简化,推行 规范 文字,让 汉字 卸下 繁冗 和 累赘,轻装、简洁、方便 地 走进 新 的 时代,这是 民族 文明 发展 的 又 一次 飞跃。半个 多 世纪 以来,现行 简化字 已经 伴随 着 中国 的 政治 经济 文化 的 振兴 与 强大,与 人民 生活、社会 事业和 国际 交流 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正如 苏 培成 先生 说:“汉字 进入 了 简化字 时代。”
我们 应当 树立 科学 的 汉字观,善待 简化字,保护 这一 伟大 成果,不能 因为 一些 错误 的认识 和 简化字 的 存在 的 一些 不足 而 彻底 否定 它。2001 年 国家 为了 继续 规范 使用 和 推广 规范 语言 文字 颁布 了《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国家 通用 语言 文字法》,第三 条 规定:“国家 推广 普通话,推行 规范 汉字。”这里 说 的 规范 汉字 就 包括 了 国家 推行 的 简化字,从此 简化字 有 了 法律 的 保护。国家 也 并没有 废除 繁体字,《国家 通用 语言 文字法》第十七 条 规定 了 繁体字 的 使用 范围。我们 应当 认真 贯彻 执行 语言 文字法 的 规定,使用 好 国家 统一 的 语言 文字,是 我们 每一个 公民 的 义务,善待 我国 已有 的 简化字 也 是 我们 每个 公民 的 责任,不要 因为 一些 歪曲 事实 的 言论 就 轻易 放弃 或者 否定,改变 我们 保护 国家 规范 语言 文字 的 初衷。
参考 文献:
[1] 李 开拓.简繁之争 根源、实质 探析[J].北华 大学 学报,2009,(5).
[2] 李 开拓.树立 科学 汉字观,正确 认识 繁简字——北京 大学 苏 培成 教授 答 本刊 记者问[J].语言 文字 应用,2009,(4).
[3] 刘 靖文.汉字 简繁之争 的 由来 及 评析[J].安庆 师范 学院 学报,2009,(10).
[4] 苏 培成.简化字 60 年[J].语言 文字 应用,2009,(4).
[5] 苏 培成.语言 文字 应用 探索[M].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4.
——文章 来源:作者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