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彭澤潤:對漢語“字”和“文字改革”的誤解——評論潘文國“字本位”觀點中的錯誤認識

[日期:2010-09-16] 來源:語言文字網  作者:彭澤潤 [字體: ]

彭 澤潤:對漢語 “字” 和 “文字 改革” 的 誤解——評論 潘 文國 “字本位” 觀點 中 的 錯誤 認識

1 誤解 國家 語言 政策 的 作用 和 調整

潘 文國(20027) 認為 “20 世紀 中國 社會 改革,居然是 從 語言 革命 開始 的!” 民主 “對 漢語 研究 帶來 的 積極 影響 是 使 人 眼睛 向下,注意 民眾 的 需要”,消極 影響 是 使 漢語 研究,“特別是 其中 的 漢字 改革 問題 帶上 了 過強 的 政治 色彩……漢語 拼音化 運動,成為 政府 行為。”最高 目標 甚至 是 廢除 漢字,走 世界 文字 “共同的 拼音化 道路”。直到 世紀 末期,“這 認識 才 得以 糾正,但是 還 帶有 不少 后遺癥”。

文國 意識到 1919 社會 變革 運動 語言 生活 變革 面向 民眾 需求 積極性 無疑 正確 的。但是 漢字 改革 似乎 痛恨 不已。他 “漢語 拼音化” 嚴格 說來 準確 的,應該 叫做 “漢字 拼音化”,因為 漢語 本身 沒有 改變 的,改變 漢語 生活 習慣:我們 推廣 一種 共同 口頭 漢語,并且 按照 這種 口頭 漢語 形成 書面 漢語,是 漢語 生活 緊跟 世代 現實,書面 口語 保持 一致,提高 漢語 使用 效率。

漢語 使用 世界 所有 文字 類型:古代 漢字 文字,現代 漢字 語素 文字,湖南 江永 方言 漢語 使用 音節 文字(利用 改變 簡單 漢字 后者 部件 形體 創造),中亞 西北 方言 漢語(東干語) 使用 音素 文字(采用 斯拉夫 字母)。因此 漢語 文字 表音化 不是 神話,何況 曾經 使用 漢字 記錄 自己 語言 越南、朝鮮、日本 全部 或者 部份 放棄 漢字,采用 表音 文字。

全世界 現代 文字 幾乎 拼音 文字,因此 世界 文字 “共同 拼音化 道路” 本來 客觀 存在 的。漢字 拼音化 符合 這個 方向 的。但是 文字 改革,尤其 中國 這個 歷史 悠久、地域 廣大、漢字 記錄 文化 遺產 豐富 國家 不能 一蹴而就。從 文字 演變 或者 改革 規律 來看,文字 改革 不是 短期 可以 成功 的,不能 急于求成,也 不能 急于 否定。

1949 中華 人民 共和國 成立 以來 60 年,廣義 “漢字 改革 ”(包括 漢語 生活 改革) 已經 成績 巨大,取得 3 成果:第一,普通話 全國 普及 大約 一半;第二,簡化 漢字 幾乎 全部 普及;第三,漢語 拼音 年輕人 幾乎 全部 普及,在 中年 普及 多半。

反對 漢語 生活 漢字 改革 一直 存在。同時 急于 改革 漢字 有。在 20 世紀 后期,鑒于 國家 集中 精力 經濟 建設,人們 盼望 文字 工具 穩定,加上 漢字 改革 繼續 急于 推進 具備 精神 物質 準備 條件,于是 國家 1986 召開 全國 語言 文字 工作 會議,國家 管理 語言 機構 “中國 文字 改革 委員會” 改名 “國家 語言 文字 工作 委員會”。這個 名稱 變換 就是 為了 適應 社會 發展 需要,而且 管理 內容 更加 名副其實,因為 原來 “文字” 包含 “語言” 顛倒 關系。雖然 1949 中國 面臨 語言 問題 文字 方面 突出,但是 文字 畢竟 從屬 語言,只是 書面語 形式,所以 不能 繼續 沿用 “文字 改革” 這個 名稱。

1986 會議 確定 國家 語言 工作 方針 政策 明確 提出:“繼續 推動 文字 改革”。因此,潘 文國 很多 一樣,誤解 這次 會議 精神,以為 “糾正” 過去 方針 政策。其實 這次 會議 除了 名正言順 提出 “語言 文字 工作” 任務 以外,特別 重視 這個 改革 開放 時代 迫切 需要 通用 交際 語言 問題 電腦 信息 處理 語言 問題。文字 改革 成果 需要 穩定 穩妥 推進,并不是 否定 過去 成果。這種 誤解 現在 似乎 擴大 趨勢,以致 10 2009 全國 政協 委員 居然 提出 逐步 廢除 簡化字,恢復 繁體字。

2 誤解 書面語 和 口語 的 科學 關系

潘 文國(200230~33) 認為 索緒爾 提出 “聲音是 語言 的 符號,而 文字 則 是 符號 的 符號” 的 理論 只 適合 拼音 文字,并不 適合 漢字。“如果 像 那些 鼓吹 口語 絕對 至上 的 人 那樣,完全不 需要 文字 和 書面 形式……”“口語 當然 是 第一性 的……在 人們 的 實際 語言 活動 中,書面語 的 地位 遠 比 口語 要 高……真 要 像 某些理論家 說 的 書面語 如何 如何 不如 口語,那 學校 就 干脆 別 辦 了”。

潘 文國(200270~71) 認為 “‘字’ 和 ‘詞’ 不同,是 漢語 特有 的。”并且 引用 趙 元任 的 觀點 證明:“在 說 英語 的 人 談到 word 大多數 場合,說 漢語 說到 。這樣 絕不 意味著 結構 特性 英語 word 相同,甚至 近乎 相似 談不上。為什么 漢語 找出 其他 語言 存在 實體 呢?”

文國 完全 誤解 語言學 強調 “口語 具有 第一性,書面 具有 第二性” 規律。索緒爾 強調 是:聲音 口語 符號 形式,文字 書面語 符號 形式,因此 書面語 口語 符號 符號。我們 可以 這樣 理解:口語 思想 符號 代碼,書面語 口語 符號 代碼。但是 絕對 不是 強調 書面語 重要。既然 書面語 口語 符號,它 怎么 重要 呢?關鍵 口語 書面語 發生 矛盾 時候,我們 應該 尊重 口語。廢除 文言文 不是 廢除 優秀 文化,只是 廢除 記錄 這種 文化 脫離 口語 工具。西方 廢除 拉丁文 同樣 道理。我們 這個 時代 口語 不斷 發生 變化。盡管 網絡 詞匯 日新月異 遭到 不少 埋怨 反感,但是 我們 能夠 阻擋 口語 發展 呢?語言 發展 雜質 精華 并存 的,因此 我們 不能 語言 規范 不加 選擇 吸收 雜質,也 不能 拒絕 吸收 其中 精華。

文國 誤解 別人 觀點,以為 有人 輕視 書面語,甚至 廢除 書面語,所以 賭氣 說:“那 學校 干脆 了”。學校 怎么 能夠 廢除 呢?學校 應該 使用 口語 保持 一致 現代 書面語 傳播 科學 知識,學校 應該 業余 愛好 或者 專業 愛好 學習 古代 書面語,直接 接觸 傳播 古代 優秀 文化,但是 不能 提倡 大家 古代 書面語 表達 現代 思想。

文國 認為 “字”是 漢語 特有 的,是 看不到 文字 共性。趙 元任 說:“在 英語 談到 word 大多數 場合,說 漢語 說到 。這樣 絕不 意味著 結構 特性 英語 word 相同,甚至 近乎 相似 談不上。” 這個 說法 非常 正確,但是 元任 沒有 指出 消除 這種 錯覺 辦法。潘 文國 不僅 沒有 進一步 解決 問題,反而 這個 錯覺 當做 “字” 獨特性 證據。

其實 啊,“word 當然 不是 跟“字”,我們 已經 “詞” 對應 了。我們 為什么 分成 漢語“字” 英語書面 “詞(word)” 對應 錯覺 呢?漢語 書面語 只有 字距(用 代替) 一種 空間 距離 幫助 識別 語言 單位 界限,例如 “我△學△習△漢△語”,對應 英語 字距 詞距(用 代替) 兩種 距離 幫助,例如 I■ study■ Chinese”。由于 詞距 更加 醒目,所以,我們 容易 錯誤 漢語 唯一 字距(△) 對應 英語 詞距(■),如同 電路 火線 接到 零線 上,發生 思維 短路。假如 按照 《漢語 拼音 正詞法 基本 規則》 拼寫 漢語,這種 錯覺 可以 避免:“我■學△習■漢△語”。從 這樣 詞式 書寫 格式 可以 明確 發現 上面 例子 漢語 英語 其實 3 詞,只是 記錄 不同 情況。相同 是: “I” 都是 1 記錄 詞,其他 都是 字組 記錄 詞。不同 是:“study” 對應 使用 多。這 符號 系統 反比例 規律 決定 的:符號 形式 數量 少,代替 特定 對象 需要 符號 形式 數量 多。

既然,我們 經過 梳理 以后 找到 大家 熟悉 英語 “詞(word)” 漢語 對應 單位,那么 我們 可以 反過來 找到 大家 熟悉 漢語 “字” 英語 對應 單位,就是 被△ 隔離 letter(字母)”。“lette 就是 表音 文字 特別 音素 文字 字,被 漢語 翻譯 “字母” 一個 誤會。因為 英語 書面詞 錯誤 漢語 對應 了,翻譯者 只好 被迫 推進 這個 錯誤 系列,以為 lette “字” 更加 對應 漢字 部件 或者 筆畫 東西 了。其實,“字母” 筆畫 構成 的,例如 t 2 筆。因為 “字母” 總數 少,所以 需要 部件 這個 中間 結構 單位。

“字母” 就是 “字”。我們 必須 澄清 這個 誤會。“字母” 表音 文字 字,數量 相對 非常 少;“字” 就是 表意 文字 字,數量 相對 非常 多。在 現代 世界 文字 中,做為 國家 通用 語言 文字 除了 漢字 幾乎 表音 文字。為什么?表音 文字 音節 特別 音素 角度 設計 文字,由于 一種 語言 音節 特別 音素 數量 的,所以 表音 文字 需要 少,當然 受到 歡迎,類似 漢字 古老 文字 紛紛 讓位 表音 文字。

參考 文獻:

[1] 潘 文國.字本位 與 漢語 研究[M].華東 師范 大學 出版社,2002

[2] 彭 澤潤.詞 和 詞式 書寫 研究——中國 語言 規劃 新 前景[M].長沙:湖南 人民 出版社,2008

[3] 彭 澤潤.詞 和 字 研究——中國 語言 規劃 的 語言 共性 和 漢語 個性(第2 版)[M].北京:中國 文史 出版社,2007

[4] 曾 寶芬,彭 澤潤.不能 回到 漢語 “字” 的 蒙昧 認識 中——評論 潘 文國 “字本位” 觀點 中 的 錯誤 認識[J].北華 大學 學報,2009,(4).

 

——文章 來源:作者 投稿




閱讀:
錄入:湘里伢子

語網特別申明:各專欄專輯作者文責自負,對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權,在語網的發布不影響其再版權,即作者還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發布或轉載文章,但這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來函聯系。

評論 】 【 推薦 】 【 打印
上一篇:邢福義:要努力形成自己的學術風貌

下一篇:王達三:請中央電視臺更換CCTV臺標
相關文章       《語言學評論》第4期  文字改革 
發表評論


點評:
 
字數(限500字,建議200字以內):
姓名:

  •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有關法律法規
  •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站內查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