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简关系的调整,可以有多种方案。从现代汉字信息处理的角度看,以“一对一”取代“一对多”,是比较切实可行的。
计算机如今正往人工智能方面发展,并已取得部分成果。其中现行中文操作系统便有“繁简转换”的功能,但它还没灵活到具有人脑思维,懂得把一个具有两三个繁体字对应的简化字加以分化。使用过这一功能的人都知道,“繁简转换”、特别是“由简到繁”的自动转换,会出现许多错误,以致改不胜改,大大降低了信息处理的效率。这主要是繁简字“一对多”造成的。这也是《简化字方案》和《简化字总表》本身的历史局限,是制定、编纂时始料不及的。
繁简字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对应关系:一个简化字与两个或三个繁体字对应,由简到繁转换时需要分化。例如,“发”要分化为“發”(發現)和“髪”(头髪);“历”要分化为“歷”(经歷)和“曆”(日曆);“脏”要分化为“髒”(骯髒)和“臓”(内臟);“钟”要分化为“鍾”(一见鍾情)和“鐘”(闹鐘);“台”要分化为“臺”(窗臺)、“檯”(写字檯)和“颱”(颱风),等等。而有些字的分化条件并不明确,这在繁简转换时又会出现难以掌握的情况。像“斗牛”要分化为“斗(dǒu)牛”(星宿名)和“鬥(dòu)牛”;“太后”要分化为“太后”(如西太后)和“太後”(我坐的位子太後);“不干”要分化为“不乾(gān)”、 “不幹(gàn)”和“不干(gān)”(不干你事儿),等等。假若将繁简字实行一对一对应,那么在转换时就方便了。如今,欲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效率,解决繁简“一对一”对应问题是当务之急。
要解决繁简对应问题,最突出一点便是取消繁简字的“一对多”,改而实行“一对一”转换,即一个简化字对应一个繁体字。可是汉字简化至此,已基本稳定,若再增加一些新的简化字,则又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去推行,而且简化字不像繁体字以形表义,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样增加的简化字就会增大记忆的负担。如果将一部分已简化的字恢复为繁体或已被“废止使用的异体字”,另一部分则依据已简化字和简化偏旁来类推得出简化字,那么就既不会增加记忆的负担,又可以解决繁简转换的问题了。
这样做,是有先例的。1964年《简化字总表》将“覆”、“像”、“叠”、“囉”,简化为“复”、“象”、“迭”、“罗”,到1986年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时候,便将“复[覆]”、“象[像]”、“迭[叠]”恢复为原字,而“囉”则以简化偏旁“罗”类推简化为“啰”。根据这点,我们可以试着寻找解决繁简字转换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