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语用司司长:在小学开设繁体字教育值得商榷

[日期:2008-11-18] 来源:  作者: [字体: ]
  人民网教育频道北京11月17日电(记者 李婧)今天13时30分,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做客人民网。针对“繁体字教育”问题,王司长表示,简化字使汉字发展历史的自然结果,并非中国的独出心裁。小学生不认识繁体字不会导致读不懂典籍。

  繁体字教育的呼声早已有之,特别是今年3月份“两会”,文艺界的20多位委员提出要在小学开设繁体字教育,引起各方关注。王登峰司长今日再做客人民网时表示,这一提议“值得商榷”。

  “中国的汉字发展到今天,从最早的三千多年前汉字形式是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隶书,一直发展到今天,是经历不断地发展变化,不断简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的字,其实我们现在使用的简化字或者规范汉字,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比如现在台湾,台湾在使用繁体字,但是台湾的‘台’。都用现在我们的简化字,而且这个简化字,实际上在我们实施简化字方案之前就已经有了。因此我们现在的规范汉字或者简化字是汉字发展历史上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并不是我们独出心裁。”王司长表示,推行规范汉字不是割断历史,而是汉字发展的历史规律所决定的。

  “这些政协委员担心的如果小学生不认识繁体字,可能会使得他们不能读懂典籍。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现在可以完全把所有的典籍用繁体字的都变成简体字,非常容易,这应该不成问题。”王司长认为,让学生更多的阅读理解经典,不应只盯着简化字,而是教中小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历史。“其实汉字的发展历史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就是中国的文化思维方式的发展历史,从甲骨文开始,我们可以看到古人造字的时候最先按照什么样规则造这个字,为什么会出现金文和甲骨文的不同,金文到了小篆,小篆到隶书,到现代汉字的发展又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了解汉字发展的历史,比去认识几个繁体字意义更大。”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央视新楼征名引网友头脑风暴 唤作"囧大楼"

下一篇:杨亚臣:建立汉字数字化博物馆的期待与隐忧
相关文章       繁体字  繁简之争  简繁转换 
本文评论
  王司长说话给人的感觉他简直是不懂文字!!请看原话"比如现在台湾,台湾在使用繁体字,但是台湾的‘台’。都用现在我们的简化字,而且这个简化字,实际上在我们实施简化字方案之前就已经有了".他不知道台湾的台本来就这么写.到是 舞台的台和柜台的台大陆给简化成台了.简化字台对应的繁体字有三个.他完全不知道.新华字典里解释台字时说的很详细啊.文字的文盲没资格议论文字,不够格啊.   (梦之 ,2008-12-20 )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