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對漢字媒體化的貢獻
被後人忽略的一項重要的事蹟,就是孔子對中國文字媒體化的貢獻。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正當春秋戰國時代,當時傳授知識的方法,都是口授。至於殷商鐘鼎上或甲骨上的文字,只是作占卜,崇拜或紀念用的,沒有成為書寫或記錄的工具,並且沒有規範實用的文字,所謂的授徒教學,都是口授的。當時的諸侯國約有140多個,其分佈的地域,北至今天的遼寧省 (燕國),南至今天的四川省 (蜀國)其中各諸侯國,語言的差異,可說是南腔北調。今天中國各省的方言,仍可反映當時的情形。孔子的語言能力一定很好,會說不同的方言。可是孔子講學授徒,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能夠超越語言的障礙。因此需要有個有效的工具,他一定認為這個工具就是文字。當時中國有多少種拼音文字,如今無法考證,但是今天中國仍有不少地區,可以看到拼音文字,如滿文,藏文,蒙文,回文等。正因為了傳受儒家文化的目的,孔子時代成為中國建立文字系統,關鍵的時代。
從語言學與文字學的觀點上看,創造拼音字要比創造漢字容易得多。可是拼音字,是寫音的文字,無法解決語言障礙的問題。漢字是寫,形意,的文字,可以突破語言的障礙。可是漢字不是在短時間內可以造成的,須要經過較長期與社會文化和實際生活的磨和,產生一定程度的認同感。所幸有當時已經存在的甲古,金文,篆文為基礎,作為後來發展楷書的前身。雖然沒有孔子傳受漢字的記載,可是 《春秋》,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編年史,是孔子用漢字寫的。因為當時沒有規範的文字,加上書寫的工具,不易獲得,文字記載的文獻因此幾乎沒有。孔子在他講學的過程中,一定會討論漢字的功能。不僅如此,文字結構的邏輯性和新字彙的需要,一定也常和弟子們討論。因而鼓勵了弟子們對漢字的認識和推廣。孔子是當時講學授徒,最為堅持,和弟子最多,地域最廣的思想家,據說孔子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以文字記錄的文獻,到了孔子時代,纔漸漸開始問世。老子比孔子年紀稍長,據傳孔子曾向他問禮,他的 《道德經》據說是後人跟據口述寫成的。同樣,墨子的弟子,跟據口述,傳寫了 《墨子》。孫子 (孫武)較孔子年紀稍小,《孫子兵法》的成書,也可能是後人,根據口述寫的。甚至 《論語》 和 《孟子》也是孔子和孟子的弟子根據口述所寫成的。到了春秋戰國的末期,約公元前三百年,漢字的發展纔漸成熟,韓非 (孔子弟子荀子的弟子)的著作 《韓非子》是韓非自己寫的,是一個很好的見證。 從秦朝的墓葬裏發現的竹簡 (里耶秦簡),上面漢字的結構,已經相當成熟了,最早的竹簡可以追朔到公元前兩百年,也就是春秋戰國的後期。竹簡上的文字結構,已與楷書十分接近了,我們稱它為棣書。自孔子時代到春秋戰國的晚期,三百多年間為漢字的發展打下了穩固的基礎,孔子應當是眾人中,最具關鍵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