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献忠 ●说文解字
张贴福字和对联,不仅是年俗,其间还蕴含着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文化现象——汉字崇拜。在传统文化中,汉字是通神的,在居室张贴悬挂福字、寿字,就是人们对“吉祥”文字及其内涵崇拜心理的延续。
前一阶段,在《望海潮》中,有一篇文章是写“敬惜字纸”的。的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纸上有了字,就具备了神秘的力量,不管是手写的还是印刷的,都不能随便乱扔,否则别说考取功名,甚至会遭受天谴。商代,把文字刻写在甲骨上,就实现了“天人对话”,现在,还有人利用测字进行算命,这迷信活动,其实是利用了人们对汉字的崇拜。早些年,笔者在农村学校工作,有的农家,在大门上方的门框上钉一桃木牌,上面刻写“太公在此”四字,用来镇宅辟邪,汉字崇拜的影响可见一斑。
小时候听老人讲一故事,更是表现出了汉字的“神力”。故事大意是说,有一书生寒窗苦读,总有一鬼怪在夜间作祟,从窗外把手掌伸进书房。后来,书生父母向一道长求助,道长在一张草纸上书写一个“山”字,嘱咐书生,如果再见到鬼怪的手掌,就把这张字纸放上。一日夜里,鬼怪又至,书生按道长的嘱咐急忙把字纸放在了鬼怪的手掌上,结果,还真是把鬼怪给压住了。鬼怪脱身不得,连连求饶。书生怕鬼怪跑掉,于是,自作主张,在道长写下的山字下面又写了一个山字,想把鬼怪结结实实压住,结果,鬼怪却轻松地逃脱了。书生猛然醒悟,两个山上下相连正好是一个“出”字,让书生唏嘘不止。
偶尔看到电线杆上张贴寻人启事,打印的寻人启事几个大字加黑加粗,规规整整横向排列,很醒目,但要按旧社会的说法,要找的人恐怕是难以找到的,在旧社会,写寻人启事有讲究,这里的“人”字必须要倒着写,那时人认为这样才能找到要找的人。在民间,有老人故去写“丧榜”也很有讲究,丧字的繁体写作“喪”,但丧榜上的丧字,既非简体,又非繁体,而是把繁体中的一个“口”改成“人”字,根据故去的人的性别,口字在左还是在右也有讲究,如果写两个“口”则很不吉利,预示丧家还会有人要去阎王爷那里报到,所以,写丧榜的人要慎之又慎。
至于汉字崇拜产生的原因,《中国文化概论》一书认为,在文字初创时期,文字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种状况使文字和权力之间发生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容易使人们产生文字崇拜的心理。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文字也一直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寻常人家也只有靠寒窗苦读,饱读诗书,写好毛笔字,才能考取功名,改变人生。
电脑的普及,改变了很多人书写的方式,但对汉字的崇拜已不经意间融入了你我的生活和民俗之中,春节在门上或正或倒地张贴一个大大的福字,喜庆又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