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反对汉字简化的意见的评析:中国社会需要革新,语文生活同样需要革新。楷书繁体字并不是汉字的最早形态,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只知晓繁体字是不够的。
汉字简化是语文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汉字历史悠久,深入到人民生活的许多方面,汉字简化也会引起种种争论。但是,自古至今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这是汉字发展的方向。围绕简化汉字争论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
一是推行简化字会妨碍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吗?
今年2月2日新浪网发表了署名老愚的博文,题目是《季羡林老人谈国学》。博文转述了季羡林先生的意见,要点是:“读古文必须读繁体字”,“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祖先用了几千年都没感到不方便,为何到我们手里就抛弃了?追求效率不是简化字的理由。”“季先生着重谈到当年简化汉字时,把‘皇后’的‘后’与‘以后’的‘后’弄成一个字所带来的遗憾”等。我们认为这些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商代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右图)和西周毛公鼎(左图) |
社会是发展的,文化也是不断发展的。祖先用了几千年都没感到不方便的,到我们手里就抛弃了的事情多得很。祖先点油灯,我们点电灯;祖先坐马车,我们坐汽车坐飞机;祖先用毛笔抄书,我们用电脑打字、激光照排……中国社会需要革新,语文生活同样需要革新。一百年前,中国语文生活十分落后。那时汉字繁难,文盲众多,民智未开,说的是方言,写的是文言,这种落后的语文生活阻碍了中国的进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对汉字进行了简化和整理,把16画的繁体“龍”简化为只有5画的简体“龙”,为中国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准备了语文条件。
简化汉字就是为了追求效率,现代社会就是要讲求效率。季先生说“追求效率不是简化字的理由”,这句话实际上是承认简化字有高效率,不过他认为即使有高效率也不赞成简化字。
用“皇后”的“后”代替“以后”的“后”,不是新中国推行汉字简化时才发生的事情,而是古已有之的。四书之一的《大学》的传世繁体字本,开头就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五个“后”都是“以后”的“后”,而用的是皇后的“后”。
二是小学生要学繁体字吗?
近两年,有些人建议“小学设繁体字教育”,理由是“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而汉字的简化是一种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隔断。”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交际工具。中国文化的历史要比汉字的历史久远得很,楷书繁体字并不是汉字的最早形态,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汉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把繁体字看作中国文化的根,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如果要知晓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只知晓繁体字是不够的,而要进行汉字学和中国文化学的专门研究。小学生中只有极少数人长大以后会去从事文史哲考古等需要使用繁体字的工作。至于哪些人将来会去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在小学阶段是无法预知的。让小学生在学习规范汉字以外去学习繁体字,是把极少数人将来的需要扩大到全体小学生,必然会加大小学生学习的负担,加大社会的负担。对于那极少数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人,确定专业方向以后再去学繁体字也不迟。
三是有必要“复兴繁体字”吗?
前不久,林治波先生发表了一篇《复兴繁体字,中国新使命》的文章。文章以韩国学者张喜久的观点为理论根据,提出要复兴繁体字。张喜久说:汉字简化把“表意文字完全同化为表音文字”,失去了“东方文化的精髓”。这种说法没有根据。汉字简化只是把字形上的冗余信息减少了一些,表意文字依旧是表意文字,怎么会变成表音文字了呢?他所说的“东方文化的精髓”不知道指的是什么。如果指的是象形,象形是古典文字的特征,文字进入成熟阶段后早已放弃了象形。如果指的是表意,不论是繁体字还是简化字,都具有表意性,并没有失去。张喜久说:汉字简化“没有与使用汉字的其他汉字文化圈国家进行商讨”,“得不到各国的理解和支持”。我们认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文字政策,是它主权范围里的事情,与有关国家可以进行交流,但不必取得其他国家的同意。简化汉字是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大事,是发展现代科技和现代教育的必需,难道还要等别国同意才能做吗?再说,现代的日本汉字和韩国汉字,有一些也进行了简化,如日本把“澤”简化为“氵尺”,把“團”里的“專”简化为“寸”,可见汉字简化具有共同的趋势。周有光先生说:“‘删繁就简’是人类一切文字的共同发展趋向。使用汉字的东南亚国家,近100年以来,都逐步减少通用字数、简化汉字笔画,这是适应时代需要的文化前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