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繁体字可以“从娃娃抓起”

[日期:2008-03-13] 来源:千龙网  作者:毛建国 [字体: ]

  来源:千龙网  简体化汉字已使用了几十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3月13日《南方都市报》)。

  本届两会一个极大的看点是明星受到了普遍的冷遇,然而,因为这份提案,宋祖英等明星们又热了起来。与网上沸腾的反对声不同,我倒很是支持“繁体字进校园”。

  支持是有理由的。正如提案所说,“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一个现实是,中华文化正存在着断裂,而且裂痕有逾加扩大之趋势,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繁体字进校园”确实有施行的必要。

  也在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委员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此前备受各界关注的“京剧进校园”争议作出回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DNA,要从娃娃抓起。京剧是中华民族的DNA,难道繁体字就不是中华民族的DNA?既如此,繁体字也应该“从娃娃抓起”,也可以进校园。

  有声音说,“繁体字进校园”,是否甲骨文也要进校园?这倒不可大必。甲骨文在中华文明长河中,只是一朵浪花,而繁体字则不同。看邻国,无论日本还是韩国,都有繁华字的身影;看港台及海外,繁华字还有相当大的市场。一个极其鲜明的对比是,我们现在对英语教育的重视可谓无以复加,为何重视英语,为了交流。既然繁体字也有这么大的市场,为了交流也可以学习一下。

  其实“繁体字进校园”与使用简化字并不矛盾。且以学习英语作喻,我们这么重视英语,难道中文就没人学习了吗?很欣赏网友的一句话,简化字让我们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繁体字让我们懂得文化,传承历史,两者完全是可以相得益彰的。如果说繁体字不能进校园,那我以为,我们对英语也就不应该如此重视,那么京剧也不应该进校园。

  还有一种声音是,学习繁体字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这也是我惟一忧虑所在。虽然说,学英语会增加学生负担,学京剧也会增加负担,但从对娃娃负责的角度看,繁体字不能步人后尘,跟着出错。提案建议“将繁体字设置成必修课”,这倒大可不必,设置成一选修课即可。如此,既体现了对繁体字的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不至于增加小学生负担,岂不一举多得?

  反对繁体字进校园的人不妨想想,与繁体字相比,英语有何理由这么重视?京剧为什么可以进校园?周和平说,京剧“艺术形式体现了一个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与京剧相比,在对民族文化的体现上,繁体字有过之而无不及。“两利相衡取其重”, 故而说,我支持繁体字“从娃娃抓起”。(毛建国)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小学开设繁体字教育不是好主意

下一篇:别给宋祖英们扣上“复古”的帽子
相关文章       繁体字  繁简之争  简繁转换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