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能力的源泉
人的体力来自生理的成长,智力来自知识经验的积累。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能力是通过教育(德育、智育、体育)来完成的。而能力的提高和完善,又是与人的需求欲望相联系的。
首先是“生存”的欲望,要生存就要有饭吃有衣穿,就要有能力生产和获得物质财富,就要培养和提高这种能力。这偏重于物质方面。其次是“发展”的欲望,发展就是要生活得更好一些,争强好胜,帮助他人,提高道德和荣誉水平。这偏重于精神方面。人的能力的发挥,目的就是要获得物质财富和提高品德荣誉。获得物质财富,可以概括为利欲,提高道德荣誉,可以概括为名欲,合起来就是追求名利。
利欲和名欲驱使人去提高和发挥自己的能力,这样一来,利欲和名欲就成了人性的原动力。从客观方面来说,利益和荣誉对人有吸引力、驱动力;从主观方面来说,人需要利益和名誉,利以养生,名以荣身。名利对人有好处,能够美化人生,成了人们终生追求的目标。
说“人性的原动力就是追求名利”,这话听起来很刺耳。这在提倡无私奉献的时候,是要遭到批判的,被认为是“名利思想”,也就是自私自利。这是因为国家和集体的名利,显得崇高,个人的名利显得渺小,因而要求放弃小的名利,而成全大的名利。所谓无私奉献,实际上也就是放弃个人利益,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得到表彰而获得荣誉,物质转化为精神,利转化为名。
人们在实际交往中,往往讳言名利,因为名利二字带有贬义(这后文再谈)。实际情况是:人明显的分成三六九等,物质利益和地位荣誉差别十分明显。有的人嘴上不谈名利,显得清高,或者要别人不计名利,而自己却决不放弃名利。一旦触动个人利益,立刻就会翻脸,所谓“提起钱,便无缘”,斤斤计较,一点不能吃亏。古语说: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其实争名不限于政府机关,争利也不限于市场,到处都在争名争利。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赤裸裸的语言,撕破脸的语言,也是真实的语言(真话)。如果能够像如来佛那样,从空中俯视,就会对这些在大地上忙忙碌碌的芸芸众生,产生悲悯的情怀。尽管释迦牟尼追求不生不死的涅槃境界,但一般信徒仍然要穿衣吃饭,向凡人化缘。“出家人不贪财,多多益善。”利欲是不可避免的,人要生存,首先需要衣食财富。不忙碌,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可以这样说:人首先必须学会生存的能力,利欲,利益的吸引力、驱动力,是人的能力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提高生产力),从古到今,都是如此。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比赛,竞赛,都是比赛能力。如:工作成绩评比、评奖金,职业技能竞赛,歌唱比赛,选美竞赛,以及政治竞选,等等,其实都是在争名争利。特别是体育运动会,冠军的争夺,何等激烈,这不是争名争利是什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这是一句哲学的语言,智慧的语言,不争名次,而赢得友谊,舍小取大,小不争而大争。
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主张不讲利益,光讲仁义(道德荣誉)。他的实际用意是说:有了仁义,也就有了利益。这也是一句智慧的语言。利转化为名,名又转化为利。
管子说得干脆:“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首先要得到物质利益,有衣有食,能够活着;有了这一基础,就会被道德荣誉所驱动,追求优秀和高尚。这两种力,其实是分不开的,得利就可能有名,有名也就可能得利。在这种情况下,名利的驱动力是合力,它引导人性趋向完美:人既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有高尚的精神情操,这就是美的境界,也是人生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