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佛教在中国

[日期:2008-09-29] 来源:语言文字网  作者:邱崇丙 [字体: ]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诞生于印度,流行于亚洲南部和东部。传入中国后又有了独特的发展。

(一)印度佛教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原名悉达多·乔答摩,是印度北天竺迦毗罗卫国(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净饭王的儿子。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他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5年,与中国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约略同时。他身为王子,没有去享受荣华富贵,却为人生的各种不幸而苦恼。于是便出家修行,寻求解脱之道。他游历观察,冥思苦想,坐在毕钵罗树下,终于醒悟,形成了系统的宗教思想。约在三十五岁左右,得道成佛。毕钵罗树被称为菩提树,菩提即觉悟之意。他认为自己体悟到人生终极真理,因而又被称为佛陀,佛陀意为觉悟者。终极真理又被称为真如,而佛陀与真如契合为一,故又称为如来。在此后的四十五年生涯中,佛陀向追随他的一批弟子讲授佛法。在他去世后,弟子们根据记忆,诵录下他的活动和讲话,这就成了后世的佛经。

释迦牟尼死后百馀年,约在公元前四世纪,佛教发生分化,形成上座部(长老派)和大众部两大派别。这段历史,被称为部派佛教时期。

释迦牟尼死后五百馀年,大众部的一些支派,演化为大乘佛教。早期佛教主张“自我解脱”,大乘佛教进一步要“普度众生”。这种教义,从数量上看,好比用大车运载,故称大乘。而谨守自我解脱者,则被称为小乘佛教。

公元二、三世纪,龙树、提婆创立了大乘空宗,一称中观派,主张“一切皆空”,认为尘世的一切都是虚幻的。无著、世亲又创立了大乘有宗,一称瑜珈行派,主张“万法唯识”,认为外物是内识的幻化。后来大乘佛教又宣扬“真如”,认为它是世界的本体,是唯一真实不变的绝对精神,万物都是真如通过因缘的聚合。

公元七世纪,大乘佛教的一些支派又同婆罗门教结合,形成密教,以咒术、礼仪、民俗信仰为活动的特征,成为印度佛教的主流。

综上所述,印度佛教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公元十三世纪初,新婆罗门教(印度教)融合并取代了密教。佛教在他的故土迅速消失,而在亚洲其它地区,却继续流传和发展。

(二)佛教思想

佛教思想要解答的核心问题,是人生痛苦的原因,解脱痛苦的方法,和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这无疑是一个崇高的命题,一副大慈大悲的胸怀。

佛教把世界万物称之为“色”,这跟颜色的色,完全是不同的概念。这些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知觉、无情感的物,称之为“无情”,例如矿物、植物;一类是有知觉、有情感的生命,称之为“有情”或“众生”,包括人和动物。众生(特别是人)的精神现象,称之为“心”。色和心相对而言,名称上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物质和精神。这一切又总称为“法”。法也就是万事万物。法的表现形态(形式),又称为“相”,法相包括色相和心相。

佛教认为世界的本体(本质)是“真如”。真如是一种不生不灭,寂然长存的佛性,它通过因缘聚合万物。因缘(主要条件、辅助条件)离散,万物也就消失。《心经》上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就是说,万物(色)的性质是空幻的。那么其表现形式(相)更是虚假的。《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梦、幻、泡、影、露、电(闪),转瞬即逝。但这并不是说,世界空空如也,一无所有。如同梦幻泡影露电,也是承认它的存在。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佛教也认为世界是变化的,但他特别强调事物的短暂性,强调它很快就会消失,一刹那之间就已经起了变化,因而认为它是空幻的。只有“真如”是无相之实相,不生不灭,永世长存。

佛教把佛和众生,分为四圣六凡,四圣为:

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除佛外,其它三者仍为众生)

菩萨——修六度万行。六度即六波罗蜜(到达彼岸),万行指一切功德。

缘觉——修十二因缘,依据佛的因缘道理而觉悟。(小乘佛教)

声闻——修四谛,听闻佛的言教而觉悟。(小乘佛教,最高果是罗汉)

六凡即六道,包括三善道(修善业)、三恶道(犯恶业),依次为:

天道——修上品十善业。

人道——修中品十善业。

阿修罗(魔)——修下品十善业。

畜生——犯下品十恶业。

饿鬼——犯中品十恶业。

地狱——犯上品十恶业。

十善业,有身业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四: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业三:不贪财,不瞋恚,不愚痴(或作:不邪见)。反之,则为十恶业。

人在今世的善恶业行,决定了来世在这六道中轮回。行善则上天,作恶则下地狱,或投生为畜生。这对作恶者是一种严重警告。

佛教把众生所居之处分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共有二十八天。欲界最低(六欲天),居住着有贪欲的众生。欲界之上为色界(四禅天,又分为十八天),居住着没有贪欲仍有形体和少许情感的众生。色界之上为无色界(四天),是没有形体的纯粹精神世界。

人世属于欲界。人由色(形体)、受(知觉感受)、想(印象想象)、行(思维,身心活动)、识(思想认识,判断推理)聚合而成,佛教称之为“五蕴”,蕴,是堆积之意,亦称“五阴”。由五蕴聚合而成的人,具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器官,称之为“六根”。人世间有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类事物,称之为“六尘”,亦称“六境”。六根与六尘接触,人有了“六识”。即:眼识色,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意识法。这样就会做出种种业行(善业、恶业),陷入“六道轮回”之中。

人由于“无明”,不能认识到佛教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执着于眼前之相,产生了烦恼和痛苦。要想得到解脱,就要修行“四谛”和“十二因缘”。

四谛,一称四圣谛。有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指人世间的种种苦难。集谛指人的业行和烦恼。灭谛指涅盘的境界。道谛指解脱的方法。

十二因缘——十二个因果条件,形成一系列,又称十二支,十二因生。计有:

一、无明(无知状态);

二、行(潜在的意志活动,业行,习惯);

三、识(意识,认识);

(以上为前世因)

四、名色(精神与物质,心与身);

五、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长成);

六、触(接触各种事物);

七、受(感受);

(以上为今世果)

八、爱(生命欲,占有欲);

九、取(追求执着);

十、有(存在);

(以上为今世因)

十一、生(出生,烦恼);

十二、老死(死亡,痛苦)。

(以上为来世果)

六道轮回,在时间上表现为“三世因缘”。前世的因,为今世的果;今世的因,是来世的果。这种因果报应,被称为“十二因缘”。他要人今世修行,以求得来世善果。

修行四谛、十二因缘,只能求得自己解脱,这是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的菩萨则要修行“波罗蜜”。波罗蜜,意为到达彼岸,有六种方法,一称六度。即: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智慧波罗蜜。菩萨修波罗蜜,做各种功德,普度众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便成了佛。佛就是真如,就是如来,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有此觉悟,即脱离苦海,到达彼岸,彻底超脱了尘世,不再有生死轮回。这是一种不生不灭,寂然长存,与时间空间融合为一的绝对精神。这就是佛教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

此种境界,也就是涅盘的境界,这实际上是佛教对生死的一种解悟和说明。善良和慈悲,是佛教的主要精神。善良是对自己的要求,慈悲是对他人的态度。这符合世俗的道德方向,美学理想,因而得到人们的信仰。在我们俗人看来,就是人从自然中来,仍回自然中去。活着的时候,多行善事,帮助他人,为群众服务,净化自己的精神境界,做一个高尚的人:终老的时候,心地坦然,无愧于人的一生,无忧无虑,视死如归。教人行善,超脱死亡,可以抑制社会上行凶作恶的犯罪心理,缓解人类社会的生存关系,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这对于那些追求名誉、地位、金钱而为非作歹的人来说,是一副精神良药。不过,人要看破滚滚红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能够看得破的,又往往是在大劫大难之后,才能有大彻大悟。贾宝玉出走为僧,贾惜春带发修行,是在经历了贾氏家族的败落,富贵荣华已成过眼烟云,才遁入空门的。面对着花花世界,能够清净寡欲的,需要极高的修养。但是,不管你是否信仰佛教,善良和慈悲的精神,都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

(三)佛教的中国化

东汉初年(公元前一世纪),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国。当时并未引起社会的注意,只是视同神仙方术之谈。从汉末到南北朝,社会动乱和魏晋玄学的盛行,使佛教得到发展的机会。仅据《洛阳伽蓝记》中记载,洛阳就有423所佛寺。唐代诗人杜牧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指的是江南一带,诗中不无感叹之情。

隋唐时代,佛教发展到了成熟阶段。重要的经藏翻译已经完成,寺院也有了经济基础。信仰者从皇亲国戚、王公大人,到一般平民百姓,遍布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宗派也逐渐形成。其中有: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三论宗、三阶教,以及藏传佛教。

天台宗(法华宗)——创始人智顗,住浙江天台山,故名。以《法华经》立宗,一名法华宗。

唯识宗(法相宗、慈恩宗)——创始人为曾经游学印度的玄奘及其弟子窥基,窥基常住慈恩寺。一名慈恩宗。此宗出于印度瑜珈行派,为大乘有宗。传布时间不长,在唐代三传即衰。

华严宗(贤首宗)——以《华严经》立宗。武则天曾为其创始人法藏赐号“贤首”,一名贤首宗。

禅宗——禅是禅那的简称,亦称禅定,汉译为静虑。初奉行《楞伽经》,后改奉《金刚经》。主张“见性成佛”,认为悟得自己原本具有的佛性,即可得道成佛。

净土宗(莲宗)——奉行《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宣扬佛教理想的净土世界,只须口诵“南无阿弥陀佛”,即可“往生极乐世界”。

律宗(南山宗)——制定提倡中国佛教的授戒仪则。

密宗——出于印度密教。提倡语密(念咒)、身密(手式)、意密(想象),“三密相应”,“即身成佛”。

三论宗(法性宗)——出于印度中观派,为大乘空宗。以《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为主要经典,故称三论宗,主张“诸法性空”。

三阶教(普法宗)——主张普修一切法。隋时即被禁止。

藏传佛教(喇嘛教)——流行于藏族、蒙古族地区。喇嘛,藏语意即和尚。

其中禅宗、净土宗流行较广。禅宗又分南北两宗。北宗流行于北方,主张渐悟;南宗流行于南方,主张顿悟。后北宗衰微,南宗发展至全国。又分五个派别: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后世流传的多为临济宗、曹洞宗。禅宗缩短了修行的时间(顿悟),净土宗简化了修行的过程(称名数珠),这容易为中国民众所接受。禅宗和净土宗的形成和发展,是佛教完成中国化的标志。

十三世纪初,佛教在印度本土衰落,而在中国仍然延绵不绝,并进入二十世纪。

(四)佛教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宗教思想并不很强烈。道家的学说中有宗教的倾向,它后来被道教加以利用,有些与佛教有相通之处。老子把“道”描述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大象无形,道隐无名”。佛教说“真如”是真空实相。二者都是世界的本体,又是无形之相。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又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又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佛教有六根、六尘、六识之说,描述烦恼与痛苦产生的过程。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佛教主张“无我(自性)”。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又说:“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佛教主张“离欲”,“生清净心”。以上这些方面都有些近似。而庄子的“逍遥游”,与小乘佛教的自我解脱也有些类似。当然,道家思想主要是针对人生和社会来说的,而佛教更注重的是人的心灵和道德。

哲学和宗教,都是一种信仰。哲学是理性的信仰,宗教是感性的信仰。或者说,哲学是理性的宗教,宗教是感性的哲学。但佛教兼有宗教和哲学的性质。中国的道教与道家哲学思想不能混为一谈,但也不无关系。道教,作为本土宗教,与外来的佛教虽有矛盾,但基本上是和平共处。这一现象,正是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有相通之处,故而能够被容纳和改造。唐代的韩愈“斥攘佛老”,那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既反对佛,也反对老,而研究学术史的人,则不得不儒、道、释(佛)并称。基督教传入中国后,一直影响不大,教堂主要设立在近海的城市,他“洋化”中国人和华侨,而没能够被“中国化”,因而并没有植根于群众。太平天国的“拜上帝会”,可能是最大的一次影响,但也是昙花一现。

佛教传入中国,将近两千年,佛教已经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唐代的佛教,直接影响到后来宋明理学的发展。慈悲,平等,无常,无我的观念,也影响到晚清民主思想启蒙运动。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在中国更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善恶到头终须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是用俗语表达的佛教思想,它使人们坚定了对善恶的道德信念。

不仅在思想心理方面,在文学艺术方面,也是如此。诗人陶渊明、王维、苏轼的诗歌中,每每会流露出佛家的身影。《桃花源记》可以说是中国化的“净土”。据统计,全唐诗有48900馀首,与佛教有关的诗约为2700首,其中属于僧人的诗作有2500首。约占5%。自然,有反对者,如韩愈;有接受者,如柳宗元、白居易、杜牧;有融合者,如王维。诗作中,有以佛入诗者,有以诗入禅者,有诗佛融合者。皎然的《诗式》,则是僧人论诗之作。

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写道: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佛家称其修行处所为丛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禅房为坐禅静虑之处)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佛家主张诸法空相,要自然清净)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静寂,传布佛法)

对于佛寺的描述,可以说是形神并茂,情景交融,具有诗佛融合在一起的意境。

在建筑方面,佛教的塔,增加了中国建筑的结构形式和景观,并与楼阁的建筑相结合。雕刻方面,敦煌,云冈,龙门石窟,四川的大佛,闻名于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是唐代的《金刚经》。佛的造像,有木,石,玉,牙,金属,泥,砖,瓷,绣,画,不一而足。杭州灵隐寺的高大佛像,造型优美,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受。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与佛教有联系的名胜古迹,是今天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来参观游览。

(五)佛教的特色

西方文化比较重视对自然的研究,出了众多的杰出的自然科学家。这促进了经济开发和航海贸易,以及殖民和向外扩张。中国文化比较重视对社会的研究,许多学者作家同时又是政治家、朝廷官员,“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读书即为了做官。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多次改朝换代,也难以改变社会制度。印度文化似乎对人的内心世界更感兴趣,佛经对于人的心理历程,作了独到的解剖。在古代印度,佛教以外的教理,称为外道的,有九十五种之多。

佛教与其它宗教比较起来,有一些独特之处。早期佛教在一定程度上是无神论,大乘佛教出现以后,才对释迦牟尼加以神化。佛有了神的性质,但并不是创世主,并不是上帝,而且佛不止一个。虽然一提起佛,多是指释迦牟尼,但是释迦牟尼自己在《金刚经》里提到有无数千万位佛,在《阿弥陀经》中说,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要经过十万亿佛土。那么这十方世界(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的诸佛,也就多得无法计算了。而且众生经过修行,有了无上正等正觉,都可以成佛,这就给予苦难的众生以净化心灵的希望。他对婆罗门的神教,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佛教认为众生一律平等,佛与众生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问题在于能否觉悟,觉悟者即是佛,执迷不悟者就是众生。成佛之道,全在自觉觉他。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普度众生,同登彼岸。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以慈悲为怀,与人为善,提倡素食,反对杀生。众生一律平等,这一主张出自印度古代王子之口,尤为可贵。他不仅抹去人类贫富贵贱之别,而且抹去了人与动物之分,从更高的层次上来看待一切生命现象。这种平等、宽容的精神,仍然是人类道德追求的目标。这一精神与今天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是一致的。

佛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社会的苦难。不过他没有去探索造成苦难的社会原因,而是到人的心灵中去寻找。为了消除人世的苦难,佛教要人行善,实际上也就是要求人们在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心理上的平衡。弃恶从善,这与社会的政治要求是一致的。

作为一种职业来说,佛教也有一定的社会服务职能,那就是僧人念经为死者超度亡魂,为活着的亲人传递精神安慰。佛教的确接触到了人的心灵的许多误区,即使在现代,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也不可能包治百病。而寺庙的存在,为那些心灵崩溃的人们,提供青灯黄卷的庇护所,庄严肃穆的感化殿,精神上的镇静剂和止痛片。在灾难面前,佛教成了人们心灵的护身符。由此看来,宗教不仅是历史的产物,也有他存在的必然性。即使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美国,和社会主义的中国,宗教活动都是合法的。

一般来说,宗教是服从于现实政权的。观世音菩萨,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而简称“观音”,可见中国历史上政权高于神权(宗教)。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封建帝王倡导者有之,毁灭者亦有之。宗教活动如果扩展成为一种极端势力,或者以宗教的名义出现妖言邪说,危害到社会的安定,影响到人民的健康和正常的生活,那就是邪教。那必然会被禁止,甚至会被完全取缔。佛教劝人行善做好事,邪教则唆人作恶,残害生命,扰乱社会。善与恶,是佛教与邪教的分水岭。

在中国,信仰宗教是自由的,不信仰宗教也是自由的。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韩非与秦始皇

下一篇:古典诗词的误区
相关文章       邱崇丙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