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繁体字简体字,都是中国人的方块字

[日期:2008-04-06]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 [字体: ]

  【主持人语】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宋祖英、郁钧剑、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提案一出,众议纷纭。有人认为,繁体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应该坚定不移地传承下去,加强繁体字教育很有必要;也有人指出,提案虽有合理之处,但缺乏可操作性,学习繁体字不仅会增加学生负担,也与现行教育体制不符。

  321日晚,在设于长沙五一大道新华文商厦阅读花园资讯咖啡馆的第113期《你说话吧》讨论现场,近30位话友以“简体字不利于传承传统文化吗?中国人该不该认识繁体字?”为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参与本期讨论的话友,主要是热心文化教育事业的市民和网友,数名研究语言文字的专家也应邀出席,与话友一起交流和探讨。讨论开始前的现场调查显示:近30位话友中,有90%的人表示自己能认识一些繁体字;而知道“郁闷”的“郁”字繁体写法的,只有一位60来岁的老人。本期话题讨论形成主要观点如下。

  321日晚,第113期《你说话吧》走进阅读花园资讯咖啡馆,近30位热心市民、网友及学者齐聚一堂,就“简体字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吗”这个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图为讨论现场。

   《你说话吧》总主持李辞(右)代表栏目组向阅读花园资讯咖啡馆经理田玮(左)赠送《你说话吧》一书,以表对提供场地支持的谢意。

   A派观点

   推行繁体字教育是开历史的倒车,毫无必要!

   犹昏斋主(网友):文字仅仅只是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而已。禅宗不立文字,明心见性,不也是文化传承吗?真正原汁原味的文化,很多时候都不是靠文字传承的。简体字之推行,乃是顺应新时代要求的文化举措,“复辟”繁体字,实为倒行逆施!

  陈黔怀(银星社区居民):我看没必要恢复繁体字!动不动就二三十笔,六七岁的细伢子哪里会写咯?负担太重哒!再说,简体字都用了50多年了,国家的各种出版物都是简体印刷的,突然推行繁体字,那还不乱套啊?

  胡森炎(新开铺仁和家园居民):不说远的,长沙都不晓得有多少人连简体字都认不齐全,有的人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晓得写。要是推行繁体字,那么多字不认得,岂不是“文盲”、“半文盲”满街跑?简体字完全可以传承中华文化,推行繁体字教育是开历史的倒车!

  胸襟如海(某读书会会长):古今中外,淘汰不实用的文字是历史的趋势。简体字对加强文化交流可谓功不可没。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繁体字更有艺术性,但艺术这东西全凭兴趣,我们没有必要强加给孩子们。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丢下包袱,轻装前进。”对待文字,我们也同样应该这样。

  杨敦伟(周南中学退休教师):简体字和繁体字相比,减少了笔画,但并没有改变文字的内涵,肯定是简体字更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嘛。听说现在马来西亚、新加坡都通行简体汉字了,这充分说明简体字的好处。我们花了50多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推广了规范简化字,假如现在反过来又推广繁体字,这不是历史的倒退是什么?

   吴长盛(某语协副会长):简体字更有利于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字有牛毛多,孔子都只认识一只脚,更不用说我们凡夫俗子了。文字只是符号,关键看怎么用着方便。不过,既然港澳台同胞们使用的都是繁体字,学一点对加强和他们的沟通还是有好处的。我觉得应该以简为主、以繁为辅。

   袁恒祺(王家垅居民):简体字更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而且国家推行了50多年的简体字,是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保护的,大家都应当依法使用汉字,加强语言文字规范。

  何团强(湖南师大应用语言学研究生):21位政协委员的联名提案说“繁体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这个提法是不当的,传统文化的范围那么广,繁体字所能代表的,只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已。简体字虽然在表意、象形方面不如繁体字,但显然更容易让小学生学习和吸收。再者,我们要传承的是文化的精髓,文字只是工具而已,简繁相比,当然选择更加方便的简体字了。

   邓映如(知名出版策划人、作家):删繁就简是历史的趋势,也是世界发展的大潮。简体字和繁体字可以兼而有之,并不矛盾。我们可以把繁体字作为选修课,但是不要有考试,以免增加小学生的负担。我主张在保持我们既有的简体字形态的同时,也能让所有的中国人或多或少都能认得并写出一些繁体字。

  李珂(银盆岭居民):简体字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因为它容易写,也容易记。繁体字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宝贵印记,作为后辈的我们也应有所了解。

  晚亭归人(网友):简体字已经普及全国,我们日常使用中也并未发现有什么不方便,实在是没必要大费周章地重新推行繁体字。如果照这些文艺界政协委员的说法,干脆把甲骨文恢复不是更好吗?人人都去考古算了。

  洞庭波(网友):简体字比繁体字更有利于文化传承,废简复繁是一种文字倒退。传统繁体文字的研究是语言专家的事儿,让全民投入学习实在没什么必要,不如卸下这个包袱投入更有现实意义的现代化建设中去。

  把浮名换了(《你说话吧》TOM论坛版主):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必然结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简化字的推行,给绝大多数中国人带来的方便,无法估量。由于字形简化,废除了繁难的异体字,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举个例子,“忧郁”的“郁”字,繁体多达二十九笔,写法也极其复杂。简化后以“葱郁”的“郁”代替,仅八笔,何等地简单易学!我们为什么要抱残守缺,重拾抛弃已久的繁体字呢?

  B派观点

  繁体字是文化精华,应该好好传承下去!

  徐大山(宝南街社区居民):繁体字是华夏文化的结晶,一定要好好继承。繁体字多有意境啊,特别是书法创作的时候,你想想,如果用简体写篆书,那像什么样子咯?一点书法的韵味都冇得哒!不是我夸张,再不提倡学习繁体字,孩子们会连祖宗是哪个都忘了!陈国斌(井湾子社区居民):繁体字教育应该从小学生就抓起,不然再过几年,繁体字就没人认识了,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精华荒废了多可惜。不过,简体字还是很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的。

  肖康(蔡锷路居民):我拥护这个提案,让学生多学学繁体字还是蛮有必要的。当初我们在推行简体字的时候有点搞“一刀切”,那么多汉字一股脑全简化了。简化汉字要根据实际情况:有些繁体字简化以后更好用了,那就该简则简;有些繁体字简化后会造成语意曲解,那就最好恢复。陈伟(长沙教育学院学生):我认为繁体字更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现在,会写繁体字在“80后”里是一件很“牛”的事情,大家都觉得会写繁体字的人思想特“深刻”。而且,在小学推行繁体字教育,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难,年轻人对传统的东西还是很乐意接受的。周杰伦的歌里加了古诗词,不但没有妨碍人们理解歌词,反而更加琅琅上口,更对年轻人的味口。

  李梦佳(明德中学高一学生):简体字不过通行几十年而已,很难准确、充分地反映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繁体字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学习繁体字,不但不会给我们增加负担,反而正好符合咱们“90后”新新人类喜欢猎奇求新的特点。恢复繁体字,是一次巨大的文化复兴。

  罗正坤(媒体从业者):祖国的文化,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好好地了解、保护、和推广。一定要把繁体字的教育重视起来。当然,有些确实很难写的繁体字,也可以适当地简化或放弃使用。

  C派观点

  识繁写简,繁体字教育可以作为选修课!

  快雪时晴(网友):无论繁体简体,我觉得中国人多学学中国字总是好的。现在职称考试外语是敲门砖,我觉得不必要,还不如考繁体字更好,它好歹是自己的,有时还用得上!

  曾昭化(退休教师):“识繁写简”更可行。全面推行繁体字教育,说起来容易,实行起来可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让小朋友学习两种文字,老师教学的能力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都是问题。对待繁体字,我们应该“有限制地使用,有选择地学习”,也就是说在坚持语言文字规范统一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学习一些繁体字。

  聂世强(福庆街居民):简体字和繁体字都有不可取代的地方。简体字是我国政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扫盲”而推广的,笔画少,容易写,而且实行50多年了,大家都习惯了;而繁体字在古典文化的传播中不可缺少,字体用在书法中也更有韵味,应该好好保留。我建议,可以在小学生的课程里设置“补充教材”,教他们认识繁体字,至于把繁体字列为考试内容,则大可不必。

   松涛溅月(网友):把繁体字教育作为选修课倒无妨,学生适当认识点这样的字,不无裨益。但若将学习繁体字上升到传承中华文化的高度,就有点小题大做了,大有开文字倒车的味道。我们使用简化字,其实更有利于文化的交流、普及与传承。

   何不归(芙蓉区有色小区居民):我建议可以在初中以后适当地开一些繁体字的选修课,选不选课全看学生的个人兴趣。适当地推广繁体字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大规模的文字复古不可行也不现实。文字最重要的是规范,希望大家不要纠缠在“简繁之争”上,花更多的时间来做文字的规范和推广工作,显然更有意义。

   王孙(网友):坚持简体字是大势所趋,至少可以节约书写时间。但是,倡导繁体字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传承文化的需要嘛,可以不作为考试课程,不要求会写,但要认得!

  【话友建议】

   李艳新(八方小区居民):简体字在文化传承上有利有弊。以前那么多“文盲”,是简体字让更多的普通过,出去旅游就会发现,我们的文化古迹上面的文字,几乎都是使用繁体,现在我们连认识繁体字都成问题,更别提去传承什么传统文化了。今天,我们还是有必要采用多种措施,把简体字和繁体字用一个纽带连接起来,比如在长沙建造一个有关简繁文字演变的主题文化墙,向人们展示祖国文字演变的过程。

  邓剑英(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美术教师):每个人对文化都有来自内心的渴求,简体字更有利于大众文化的普及。但是繁体字本身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我们也不能给丢了。说说我的亲身体会吧,我在练习书法的时候,能非常清晰地触摸到中华文字演变的脉搏,常常感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妙。我们在传承的时候要有责任感,该简化的,就没有必要复杂化,该传承的,再复杂也要拿下它。

   【专家观点】

 

  设置繁体字教育不是继承文化的好办法

   彭泽润(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复古是文化的孽根,不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该由专家去研家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去走现代化的道路。汉字繁难,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一直在探索汉字简化的问题。简体字已经成为受国家语言法律保护的“规范汉字”,有国家通用文字地位。我们不应该违背法律,在国家通用文字使用领域提倡非通用文字的教育。陆俭明、郑张尚芳等语言学家都一致认为,简化字自古就有,应该提倡简便的简化字,只是个别字可以再调整。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记者提问的时候说,希望大家多学习国家语言法律,语言问题还是多听语言学家的意见,还是要尊重语言规律!

   杨继本(湖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退休教授):繁简两种形体的汉字自古演变而来,各有功能,势当辨证看待。繁体字自古以来都被用为刊印典籍,承传祖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令人衷心爱惜。故在一定人群和地域沿用不舍,奉为正统。但是,畸重过当不,重繁体字并不代表要简体字为离经叛道,横加罪责。我们应当看到,简体字具有简明、易认、易写、易用的优越性,现在已经是联合国内部和发布中方印体所用的正式和惟一印体。它同样具有传承功能,而且定能青出于蓝。简体字的流通范围日益广阔,影响日益深远,前途无量。

   星沙之声《你说话吧》留言板

   【电话录音】139××××3896:繁体字太难写哒,而且现在根本就没几个人认识和使用,还推广有什么意义?再说,现在的小学生负担已经够重的了,还要给他们加一门这么难的课程,怎么吃得消?131××××0025:我主张要推广繁体字。传承传统文化还是用繁体字好一些,中国文化讲究意境美,繁体字象形、表意,看起来有古香古色的感觉,这是简体字做不到的。不过简体字便于使用,也不能废弃,传统文化义可以并行不悖嘛!周日晚18时至19时,电话5152053

  【第113期《你说话吧》形成以上主要观点。您持哪种观点?欢迎读者登录星辰在线、TOM在线两家网站的《你说话吧》论坛,继续参与讨论。】

   本期现场主持:李辞文字整理:贺思乐(实习生)胡小勇 网络传播:刘永涛 电台主持:章欣 摄影:余志雄 摄像:瞿华 周媚

   本期参与:胡林慧 李珂 邓剑英 何云归 何团强 彭泽润 曾昭化 陈伟 杨敦伟 袁恒祺 聂世强 李艳新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汉字书写应该设立等级标准

下一篇:关于统一汉字编码和输入法的建议
相关文章       繁体字  繁简之争  简繁转换 
本文评论
  用一张繁简对照表就能化解的问题,为什么争论不休?   ( ,2009-03-31 )
  汉字向前发展才是正途,不能简单恢复繁体字。要开展对汉字科学化的研究,总结繁体字、简体字的优缺点,整理出综合性方案。   (zhnx ,2009-03-21 )
  不错嘛   (吴晓霖 ,2008-08-21 )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