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乾、幹”之辨
甲骨文中“干”,盾也。古“單”字,借音字。
《新编甲骨文字典》中“乾”《集韵》乾俗作乹,即乾坤之乾。甲骨文写法:
《辞海》中干(gān)1、犯;2、求取;3、关涉;4、盾;5、涯岸;6、天干;7、犹个;8、通竿;9、通涧;10、古地名;11、姓。12、天水,相对湿;13、竭;14、徏然;15、名义上的。
干的另一个读gàn。1、动植物主体部分;2、器物的本体;3、做事;4、干部;5、主管。《辞海》中“乾”,qián,八卦之一,卦形为三,三爻,皆阳( )。《易·说卦》:“乾,健也。”又“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
《国学辞典》“干”,1、名词:如若干;2、姓;3、动词,a、关連;b、冒犯;c、罢手。
“幹”,有名词、动词。
《国语辞典》中“乾”是双音字,一读gàn;二读qián。
《康熙字典》中“乾”为多音字,其中有读gān,也有读qián。
中国经过百年文字改革,对乾的多音字,特别是gān和Qián早有说法,《辞海》是
如何看待一字多音。
首先凡是一字多音,必有产生背景。而一字多音太多。
如乾又读“勤”和“坚”二音,《康熙字典》中有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