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自击鼓起,非因寒冬来
史习成
唐朝时,有一种鼓,叫鼕鼕鼓。《唐书·马周传》中有这样的记载:(马周上书)“请置六街鼓,号为鼕鼕鼓。”《灵异小录》中说得更详细:“马周上言,令金吾每街隅悬鼓,夜击以止行李,备窃盗,时人遂呼为鼕鼕鼓。”由此可知,“鼕鼕鼓”在唐时就有了。而且还可推断,之所以叫这种鼓为“鼕鼕鼓”,盖与击鼓时发出的“鼕鼕”之声有关。这犹如昔年有轨电车开动时会发出“铛铛”之声,因而就被不少沪人称作“铛铛车”一样。
“鼕鼕鼓”的“鼕”字出生得比较晚,甲骨、金文、小篆都还没有它的身影,直到隶书中它才出现。“鼕”的隶书写法是 从鼓,冬声,是个形声字。“鼕”的本义就是“鼓声”(《广韵》),即击鼓是发出的声音。但现在“鼕”字被简化为“冬”了,这样的简化是否合理,值得推敲。
查“冬”字的出现远早于“鼕”。它的甲文写法为,金文为,对这两种写法,研究者虽各有说法,但总体见解是相同的,即“冬”的这种早期写法其含义就是“终”的意思。由于冬季是一年的最后阶段,即终结阶段,因此也便赋予了它冬天的“冬”的含义。为了更确切地表达这个含义,到了晚周,“冬”字又演绎出了另一种写法:。这一字形表达了把日光封闭起来因而使人深感寒冷的意思,而寒冷也正是冬天最显著的特点。
到了小篆阶段,“冬”字的写法又变成了,很显然,这种写法是从蜕变而来。为了突出冬天寒冷这一特点,这个字的下方又添了一个“”(古“冰”字)字,而去掉了原被封闭住的“日”字,于是“冬”从一个会意字变成了形声字,下为形,上为声(“终”声),这样,它也就完整地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冬”字的含义了。
从古文字的“冬”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冬”,它是一步一步演绎引申过来的,这样演绎引申都有其轨迹可循。后头再来看把“鼕”简化为“冬”是否合理,那就要看两者之间是否有内在的联系了。从内容上说,“鼕”,是形声字,表一种声音,一种因击鼓而发出的声音,其所表达的音义既单一形象,又清楚明白;而“冬”,冬天的“冬”,它所代表的则是一个季节,且揭示了这个季节的特点,其内涵远比“鼕”丰富得多。“鼕”与“冬”两字仅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读音。除此之外,他们间几乎没有一点交集的地方。如果仅因为音同,而把“鼕”简化为“冬”,那为什么不把它简化为同音的另一字,而非要简化为“冬”字呢?鼕鼕之声击鼓起,非从寒冬腊月来。“鼕”与“冬”还是各就各位、各表其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