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正书简”面面观之第六面:阅读古籍与认识繁体字
有朋友说:不识繁体字读不懂古籍。这种说法有失片面。
首先,简繁体的差异,只存在于不到2300字的範围内。这个字数,只占五万多汉字[1]的不到二十分之一,其馀的二十分之十九,即百分之九十五的汉字,在古籍中的字形是和现代通用汉字的字形相同或基本相同的。
现代人读不懂古人的书主要还不是因为繁体字还是简体字,而是因为不懂古代汉语,包括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还包括古代文化知识等一大套学问。
“孟子去齊”和“孟子去齐” [3],文字的差异在繁体的“齊”和简化的“齐”,但是读懂这句话的关键却在于字形没有差异的“去”字。不明白这个“去”的意思,即使“识”了“繁”,还是不能读懂这句话。说到底,能不能读懂古书,关键在自己的古汉语功底。
大家知道,现代楷书繁体字,是在东汉末期才定型的。对于东汉之前的古籍,现代楷书繁体字已经不是它们的原本用字。难道我们可以说,繁体楷书汉字就不能承载东汉以前的文化传统了吗?
历史事实是:历朝历代,对其以前的文献(古书),都是用当代规範(正体)字转写刊印的。《诗经》中收录的诗歌,最早的是西周末年的作品,最晚的也是春秋中叶的作品。西周使用的是金文;春秋时期使用的是籀文(大篆)。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即使是用繁体字印刷的,也已经经过了多次新体旧体汉字的转写了。
《尚书》、《论语》的原稿,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六国古文,人称“蝌蚪文”。从原稿到现代繁体楷书版,中间也已经历了汉隶转写六国古文和楷书转写汉隶两次改变。據《经典释文》所载:“古文尚书者,孔惠之所藏也。魯恭王坏孔子旧宅,於壁中得之,并礼论语孝经,皆蝌蚪文字,博士孔安国以校伏生所诵,为隶古写之”[4]。既然用六国蝌蚪文字写的《尚书》和《论语》可以用汉隶甚至继而用繁体楷书转写,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用简化字改写古籍呢?诚然,目前情况下,繁体字文献改用简化字出版,会出现一点问题。这个问题的癥结,在于简繁汉字的非一一对应上面。如果经过调整,实现简繁汉字的一一对应,用简化字转写出版繁体字文献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就是在非一一对应简繁字的调整未由国家主管部门颁行之前,也可以用变通的办法处理。第三、四、五、六版的《辞海》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辞海》的用字,在以《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为準的基本前提下,“简化字或选用字意义不明确的,适当保留原来的繁体字或异体字,如‘王濬’(人名)的‘濬’不作‘浚’,‘南壄(地名)’的‘壄’不作‘野’。”[5]笔者认为,《辞海》的做法,完全可以解决古籍今译出版中的相关问题,也正符合我们的“和谐体”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