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王婧:中国人名用字中的外文字符现象

[日期:2011-03-20] 来源:语言文字网  作者:《语言学评论》编辑部 [字体: ]

王 婧:

中国 人名 用字 中 的 外文 字符 现象

 

近 几年,随着 社会 的 发展,我国 的 姓名 用字 有 了 一些 新动向。例如 3 音节 以上 的 姓名 在 增加,姓名 用字 的 性别 色彩 在 淡化,启用 名字 追究 新奇 等,甚至还 出现 了 把 字母 和 网络 符号 等 外文 字符 引入 姓名 的 现象。这种 现象 虽然 极其 个别,但是 也 值得 关注。

1 现象 举例

最 具有 代表性 的“赵C使用 姓氏 加 字母,就 因为 他 独特 的 字母 姓名 和 关于 姓名权 的 争议,成为 2008年 中国 十大 影响性 诉讼 之一,引发 社会 各界 热议。

另外,《青年 周末》这本 杂志 上 的 一篇 文章 中 提到 一个 叫“赵一A”的 大一 学生,因为 当年 他 的 父亲 为了 让 他 年年 拿 第一,取名“一”,又 后来 学校 制度 西化 不 排名次,怎么办?再 加上 个“A”,以防万一。还有 北京 市 一个 市民 找到 公安 机关,非要 把 自己 的 名字改成 “@”,理由 是 这个 名字 取得 有 特色,让 人 一听 就 忘不了,自己 听 着 也 舒坦。

2 原因 分析

 中国人 的 姓名 历来 都是 用 汉字 取的,为什么 会 出现 用 字母和 网络 符号 取 名字 的 现象?原因 主要 有 两个:避免 重名 和 追求 个性化。

取 个 有 性格 的 名字 可以 较好 地 避免 重名 的 现象,避免尴尬。重名 的 话 容易 造成 误会 和 尴尬,给 日常 生活 中 带来 不便。有人 为了 避免 重名,把 名字 从 一般 的 双音节 延长 到 3 音节,但是 中国 人口 这么 多,还是 难以 避免 重名 的 情况。为了 彻底 杜绝 这种 麻烦,干脆 直接 取 大家都 很 少 用 的 外文 字符 名字。

另外,有人 为了 彰显 个性,表现 自己 独特 的 寄托 和 愿望。他们认为 名字 是 一种 敏感 的 时代 符号,在 名字 中 加入 @ 等 符号,就 如同 当年 叫 “建国”、“五一”一样,显得紧跟 时代 潮流。例如 赵C 的 父亲 赵 志荣 说 给儿子 取名“赵C”,是想 寄托 一种 希望。在 英语 中,“C”是“China(中国)”的 第一个 字母,又有 “西方”谐音 的 意思,因此 告诫 儿子 最好 能到 西方 国家 留学 并且 学有所成,但是 又不能 忘掉 自己 是 中国人,以“C”开头 的 单词 最多,有 人丁兴旺 的 意义。

3 现象 评析

在 中国 的 姓名 用字 中 引入 字母 和 网络 符号,突破 了 传统思维,扩展 了我们 的 想象力,这种 现象 也 反应 了 语言 随着 时代 的 变化 而 变化 的 特点。

随着 视野 的 扩大,人们 在 起 名字 时,不再 局限于 用“芳”、“娴”、“勇”“爱民”等这些 传统 的 概念,而 是 有了 前所未有 的 多种 选择,是 宽容 的、开放 的、多角度 的,也是 娱乐 的、轻松 的、强调 自我 的。

一些 专家 学者 也 对 这种 现象 做出 了 评述。例如,郭 永生 认为赵C 这个 个案 在 语用学 上 被 称为“不虞 现象”。就是 在 运用 语言 的 时候 发生 了 原来 没有预料 到 的 情况,产生 了 意想 不到 的 效果。这些 效果 既会 有 好的,也会 有 不好 的,需要 特别 注意 的 是 那些 会 带来 不良 后果、造成语言 交流 障碍 的 不虞 现象。

彭 泽润 在《“赵 C”里有 不 规范 的 字 吗?——汉语 拼音 拓展 应用 领域 的 又 一个 尝试》中 提到,“C” 是 汉语 拼音,“赵 C”为了 争取 汉语 拼音 字母 进入 名字 领域,做 了 一次 大胆 的 尝试,对 拓展 汉语 拼音 字母 的 应用 领域具有 启发 意义。但是 笔者 从“赵 C”父亲 给 他 取名 的 意图 来看,“C”取 的 是 英文 中 的 字母,而 不是 汉语 拼音。证据 之一 就是 作为 汉语 拼音 字母 的“C”读“雌”(谐音),而 不是“西”(谐音)。不过 如果“C”是 做为 汉语拼音 处理 的 话,确实 能够 给 汉语 拼音 字母 进入 新 的 领域,做 了 一次 大胆 的 尝试。

思考 之后,笔者 认为,这种 把 字母 和 网络 符号 引入 姓名 的现象,在 现实 使用 中,还是 坏处 比 好处 多。起码 在 现在 阶段,我们 不 提倡 在 姓名 用字 方面 使用 字母 和 网络 符号 等 外文 字符。

首先,在 姓名 用字 中 使用 字母 等 外文 字符,会 造成 很多 的不便。现行 的 国家 公安 机关 人口 管理 信息 系统,是 严格 按《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居民 身份证 法》规定 设计 和 运行 的。公安部 的 电脑 输入 3 万 多字,都 有 可能 不 够用,而 其他 公共 服务 部门 使用 的 电脑 能 输入 的 汉字 一般 也 就 2 万 多字,很难 满足生僻 姓名 用字的 输入 需要,更 何况 是 这些 法律 上 还 没有 明确 规定 的 外文 字符。公安机关 建立 的人口 信息 管理 系统 不能 对 它 进行 有效 管理。

其次,在 姓名 用字 中 使用 字母 等 外文 字符,会 造成 认知 上的 不 确定 性。例如“赵 C”,用 英语 读 相近 的 汉字 发音 是“赵 西”,用 法语 读 的 话 则是“赵赛”,如果 用 俄语 读 的 话,双音节 词 就 变成 三 音节 词 了:“赵 爱斯”,甚至 可能 读成 “赵 半圈”。如果 不 了解 取名 本意 的 人 根本就 不好 怎么 读,给 别人 带来 困扰,也 给 自己 造成 不便。例如 在 汇款、买 机票、电脑 报名 等 都 有 可能 受到 阻碍。

再次,在 姓名 用字 方面,汉字 文化 毕竟 是 主流,字母 和 网络符号 等等 仅仅 是 我国 的 法律 伴随着 现代 科学 技术 文化 发展 而 引进 的 一种 辅助 工具,在 姓名 用字 中 采用 字母 等 现象 也 是 极少的。如果 因为 这些 极 个别 的 现象,就 大动干戈,对 整个 信息 管理 系统 进行 重新 涉及,势必 会 造成 公共 资源 的 极大 浪费,损害 国家 和社会 公共 利益。

或许 有人 会 说,不能 因为 这样 的 理由 而 拒绝 姓名 的 多样化,但是笔者 认为,我们 追求 个性,完全 可以 在 笔名 、网名 等 方面 做 文章,而 没有 必要 捡 了 芝麻 丢 了 西瓜。况且,外文 字母 和 网络 符号 等能 不能 进入 中国 姓名 用字 领域,还是 一个 有待 探讨 的 问题。而 汉语 拼音 有 它 的 特殊性,因为 它 属于 国家 语言 法律 规定 的 汉语拼写 工具,它 能 不能 进入 姓名 用字 领域,也 有待 时间 和 实践 的 检验。这些 都 是 必须 在 经过 切实 的 研究 和 论证 后 才 能 具体实施 的。

4 处理 办法

笔者 认为,在 法律 还 没有 对 这类 现象 做出 明确 的 规定 和指导 的 时候,为 避免 出现 纷争 和 尴尬,有 必要 对 这类 现象 进行 引导 和 规范。

《中国 语言 生活 状况 报告》 在 提到 这类 问题 的 处理 办法的 时候 说:“从 理论 上 讲,如何 起名 是 公民 享有 的 自由 权利,现有 的 通用 语言 文字 法律 在 原则 上 也 适用于 姓名 用字,所以 对于姓名 用字 问题 应该 以 正面 引导 为主。一方面,鼓励 姓名 的 多样化,另 一方面 加强 宣传 教育,鼓励 公民 适用 通用 汉字 取名。同时 还要 在技术 手段 中 继续 改进,以 适应 姓名 用字 的 变化。”确实 是 这样,我们 不能 强制 地 规定 公民 起名 的 时候 不能 加入 字母 等 非汉字 字符,但是可以 加以 适当 的 引导。

例如,起草 制订《姓名 管理 条例》,用于 规范 公民 起 名字,弥补这 方面 的 法律 缺失;建立 起名 和 更名 提示 制度,建立 面向 社会 的 姓名 信息 电脑 查询 系统,编制 一套 告示书,写明 使用 生僻字、怪名 等可能 带来 的 不便,劝说 公民 起名 的 时候 要 谨慎 等;编写 起名 专用 词典,语言 工作 部门 可以 组织 专家 在 充分 调查 的 基础 上,编写一部 起名 的 专用 词典;另外,在 这些 基础 上,还 可以 进行把 字母 和 网络 符号 等 外文 字符 引入 姓名 的 可行性 的 研究 等等。

有人 说:“只要 用字 规范 而 又 有 个性,与 姓氏 相配 而 又有文采,你 起 的 名字 就 一定 不错!”相信 只要 加以 正确 的 引导,培养 正确 的 价值观,人们 一定 能 找到 适合 自己 的 名字。

参考 文献

1]郭 永生.从“赵C 姓名权”官司看 语言 使用 中 的“不虞”现象[J.济南:时代 文学,20097.

2]陆 晨.别 闹 了,赵 CJ.上海:咬文嚼字,20088).

3]魏 运亨.评论:中国 人名 由“海量重名”到“生僻怪异”[N].新华 每日电讯,2006-9-5

4]“中国 语言 生活 状况 报告”课题组.中国 语言 生活 状况 报告 上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张 正为.e时代 名字 六大 新 趋势[N].北京:青年 周末,2006-8-10

(王 炎梅 点评:本文 较为 全面 地 分析 了 中国 人名 用字 中 的 外文 字符 现象,用 理论 进行 了 详细 的 阐述,也 为 我们 提供了 较好 的 处理 办法。易 希 点评:作者 对 中国 人名 用字 使用 外文 字符 现象 进行 了 评析,指出 这种 现象 的 不 规范 ,有 自己 的 思考。)【彭 泽润:能够 坚持 自己 见解。但是 “赵 C”,用 英语 相近 汉字 发音 是“赵 西” 表示 没有 体现 专业 水平。既然 C 不是 汉字 怎么 按照 汉字 发音?C 读“西” 汉语 模仿 英语 字母 名称 发音 而已,跟 汉字 毫无 关系。说明 没有 区分 汉语 汉字。】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沈祎:少数民族语言需要立法

下一篇:刘清:营业招牌中语言不规范现象分析
相关文章       《语言学评论》第5期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