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毛泽东的词作《念奴娇·昆仑》脍炙人口,不过,当它由德文被一名副教授译成汉语后,作者竟成了“诗人昆仑”。1月5日,网友在微博上热议此事,评价其荒谬堪比“常凯申”之于蒋介石。(《北京晨报》1月6日)
这是一种难言的尴尬,也是一种黑色的幽默。结合此前北大“制造”的“孟子”被译成“门修斯”,清华“制造”的ChiangKai-shek被翻译成“常凯申”,让“同济大学副教授将毛泽东诗词作者错译为‘昆仑’”有了较强冲击和传播效果,也一下子击破了学术界的丑陋一面:喧嚣、浮躁、拜金、学术造假、急功近利等。
近年来,进入公众的学术笑话越来越多,简直成了“学术笑话连续剧”,而“同济大学副教授将毛泽东诗词作者错译为‘昆仑’”,肯定不是学术界的最后一个笑话,只是,不知道这样的低级笑话何时才能灭绝。
当网友调侃说“Google都能翻译出蒋介石”时,我们感到了戏谑,更感到悲哀。“诗人昆仑”同样让我们体悟到了这种无言的尴尬。但更让我们尴尬的是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陆兴华的姿态:“没错,但想怎么样?说我对毛泽东不够了解?你关闭了回帖,瞧你这心态!”不难看出,作为学者,面对问题不仅没有丝毫的歉意和羞耻感,相反,一副傲慢、霸道的姿态,“无知者无畏”的架子恐怕比错误更“雷人”吧?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高全喜称,“现在学术书的翻译很多都是教授承包,然后找几个学生来做,自己审阅一下”。当类似的谬误以相同的形式多次出现时,在笔者看来,拷问学术制度的病变已经成为必然。否则,我们只能等待一个个笑话的上演。
笔者曾在某媒体上看到一篇文章,公然为这种“门修斯”“常凯申”之类的翻译辩解,认为翻译是一种体力活,早已过了精雕细琢的时代。而持这种论调的恰恰是学术界人士和翻译界人士。这不能不让我们产生忧虑。
当下,学者们的著作越来越多,“大家”也似乎日益增长,但常识性错误充斥之下,怎能渴望大学尊严的存在?对学子来说,岂不是意味着一种灾难呢?
在“昆仑”式谬误现象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翻译“机器”的出现,而不是翻译家的产生。走了“常凯申”,来了“昆仑”,接着呢?有个“常凯申”和“昆仑”就足够让人们大跌眼镜,拜托别再谬译了!
这是一种难言的尴尬,也是一种黑色的幽默。结合此前北大“制造”的“孟子”被译成“门修斯”,清华“制造”的ChiangKai-shek被翻译成“常凯申”,让“同济大学副教授将毛泽东诗词作者错译为‘昆仑’”有了较强冲击和传播效果,也一下子击破了学术界的丑陋一面:喧嚣、浮躁、拜金、学术造假、急功近利等。
近年来,进入公众的学术笑话越来越多,简直成了“学术笑话连续剧”,而“同济大学副教授将毛泽东诗词作者错译为‘昆仑’”,肯定不是学术界的最后一个笑话,只是,不知道这样的低级笑话何时才能灭绝。
当网友调侃说“Google都能翻译出蒋介石”时,我们感到了戏谑,更感到悲哀。“诗人昆仑”同样让我们体悟到了这种无言的尴尬。但更让我们尴尬的是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陆兴华的姿态:“没错,但想怎么样?说我对毛泽东不够了解?你关闭了回帖,瞧你这心态!”不难看出,作为学者,面对问题不仅没有丝毫的歉意和羞耻感,相反,一副傲慢、霸道的姿态,“无知者无畏”的架子恐怕比错误更“雷人”吧?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高全喜称,“现在学术书的翻译很多都是教授承包,然后找几个学生来做,自己审阅一下”。当类似的谬误以相同的形式多次出现时,在笔者看来,拷问学术制度的病变已经成为必然。否则,我们只能等待一个个笑话的上演。
笔者曾在某媒体上看到一篇文章,公然为这种“门修斯”“常凯申”之类的翻译辩解,认为翻译是一种体力活,早已过了精雕细琢的时代。而持这种论调的恰恰是学术界人士和翻译界人士。这不能不让我们产生忧虑。
当下,学者们的著作越来越多,“大家”也似乎日益增长,但常识性错误充斥之下,怎能渴望大学尊严的存在?对学子来说,岂不是意味着一种灾难呢?
在“昆仑”式谬误现象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翻译“机器”的出现,而不是翻译家的产生。走了“常凯申”,来了“昆仑”,接着呢?有个“常凯申”和“昆仑”就足够让人们大跌眼镜,拜托别再谬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