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日有关“丹顶鹤作为国鸟候选提交国务院审查”的消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3日证实,国家林业局去年就向国务院上报了相关材料,但由于丹顶鹤的拉丁文叫“日本鹤”,争议很大,至今也没有批下来。(《新京报》9月4日)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而国鸟更是被视作一个国家 和民族的象征。国鸟的评选由美国率先发起,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其间40多个国家先后确定了国鸟。在我国,以丹顶鹤为国鸟的呼声已久矣。2004年5月至6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全国20多家新闻网站举办国鸟推举活动,丹顶鹤获得了500万网民中64.92%的选票,将其余9个候选鸟种远远抛在身后。随即就有专家质疑,认为丹顶鹤的拉丁文学名是“日本鹤”,不适合作为国鸟。“日本鹤”一词起源于18世纪,由于当时清政府闭关自守,丹顶鹤的标本由日本人提供,国际社会遂按照林奈生物分类的规则,根据实物出自的地名称之为“日本鹤”。
国鸟评选是一件大事,的确需要慎之又慎。从追求完美的角度看,丹顶鹤的名分可谓“美玉微瑕”,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争议和犹豫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争议的焦点不应集中在“日本鹤”这个舶来的译名,而要回归到国鸟评选的本义,即我们为什么评选国鸟,评选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
从世界范围来看,被选定为国鸟的,一般是为这个国家人民所喜爱的、珍贵稀有的特产鸟类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鸟。根据古化石证明,丹顶鹤起源于中国大陆。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这一丰姿秀逸、矜持华贵的鸟类深受国人喜爱,冠以“仙鹤”之称寓意吉祥、长寿。此外,丹顶鹤在国际上被誉为“湿地之神”,也符合我国加强环保事业、保护湿地的政策。
种种迹象表明,丹顶鹤入选国鸟本是实至名归。“日本鹤”译名的半路杀出,使得国鸟之争已不再是单纯的学术问题,而演变成为对国人文化自信的考验。一个理性成熟的民族,要学会坚守自己的价值取向,而不应受制于别人的话语。动辄对一些细节问题过于敏感,恰恰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事实上,专家对“日本鹤”之说早有定论,这只是一个名称,根本没有国家所属等实质性概念,就连日本人自己也不叫“日本鹤”,而是叫“tancho”,翻译成中文就是丹顶鹤。在这一背景下,倘若我们再想当然地为“日本鹤”附以种种感情色彩,以此怀疑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是要被世界看笑话的。
在国际文化传播中,由于信息沟通不畅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误解,是很正常的事情。前些年,中国的标志龙就因英文翻译为“Dragon”,而被西方国家视作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但我们就能因此抛弃这个千年图腾吗?(张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