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来标准的上海话?
缪 迅
目前,国家正在兴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上海方言文化有声数据库”将承担收录当前上海话实态的任务。于是,一个公开招募上海话发音人的工作近日正式启动。
应该说,公开招募上海话发音人,通过语言学意义上的田野调查,通过对上海话的录音采集,建设一个“上海方言文化有声数据库”,形成一份完整的上海话方言地图,这对于方言资源的保护和研究来说,确实是一项及时和必要的举措。
似乎是和公开招募上海话发音人这件事相呼应,近来,有一些专家和社会人士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让上海话进入上海的中小学校,每周开设一节以上海话为主的课程,并增设上海话为选修课。
同时,有些专家也很是为如今上海话的“原汁原味”差不多已经“荡然无存”而心有戚戚焉:也未他们的儿女辈或孙子孙女辈口中的上海话有点“南腔北调”而担心上海话从此“无可奈何花落去”,于是他们呼吁,要推出“给力”的措施,让上海话重归“标准”,要让“阿拉上海人”能讲一口原汁原味的上海话。
然而,何谓“标准的上海话”?原汁原味的上海话又该以何时何地的上海话为准呢?这实在是一个问题。
其实,标准的上海话大概是从来就不曾有过的。如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上海话钟瑞也不是一两天或一两年的时间就可形成的。作为吴方言一支的上海话,其生成、变化自然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的过程。明末清初时期,上海人讲的上海话自然是留不下“语音档案”的,且不去说它了;离当今不过百年的清末民初,那时上海人讲的上海话,虽然留下了一些相关语音的记录,但应该说,也是没有“标准上海话”这一说的。
自从有了上海,有了由“土著民”和来自五湖四海的 “外地人”组成的上海居民,就有了“海纳百川”、“活色生香”的上海话。近百年来,可以说,上海话一刻也不曾停止过对各地方言甚至外来语中词汇的“拿来”和“活学活用”。上海话从未关上过“对外开放”的大门,永远不停歇地行走在变化的路途中。而说上海话的上海居民,他们的来源和构成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所以很难说哪一位上海人说的上海话或者哪一句上海话是“标准”的“原汁原味”的上海话。
比如,上海人是一向以“阿拉”一词来“夫子自道”的。但同“阿拉”同义的且共存并用的,还有“我伲”等。拘束哦,“阿拉”一词还是居住在上海的宁波人先说起来的,是“宁波人”的“专利”呢。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移民浪潮的结束,近代以来的上海话才逐渐定型。“阿拉是上海人!”这时的“阿拉”已完全取代了“我伲”成为上海人的象征。当然,“我伲”也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在上海郊县,“我伲”仍然是本地人的自称,不过,这个“我伲”和无锡人说的“偶哩”似乎也相差无几。只不过,在那些有着优越感的上海市区人眼中,“我伲”比不上“阿拉”,成了“乡下人”的代名词。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原属于上海话的很多特色词语如今已在青少年的语言中渐渐淡化,上海话中很多俗语、俚语、惯用语、成语、谚语也逐步地被“淘汰出局”。上海话的使用范围虽然还没有缩小多少,但有些上海话里的“老闲话”不可避免地逐步消亡应是不争的事实,比如“家主婆(老婆)、”翘辫子(死亡),等等。如今能说一口很老派的上海话的人,别说是十几岁的少年儿童了,即使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上海”,大概也少得可以。
但这是否就意味着要对社会采取“保护”措施,或者就需要在中小学校开出一两门“上海话”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呢?笔者以为大可不必。
这是因为,虽然上海话是上海地域文化最鲜明的符号,但包括上海话在内的任何方言都是一直发展变化的,做一些“语音资料库”的建设工作,适当地保护即可。而将上海话收进中小学教材、引入中小学课堂,就有点小题大做了。而且,如今上海由相当一部分的中小学生都是“新上海人”的第二代,他们的父母也不大会说甚至压根就没有学过或者也没打算学一口“字正腔圆”的上海话。生活在上海、工作在上海或就读在上海,未必就非要学上一口上海话,才算是“融入上海”。
作为吴方言一支的上海话是否急需保护,也不是一个新话题了。笔者以为,上海话作为上海的方言,当然有必要保持它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传承,但要遵从方言演变的自然规律,不必刻意“保护”而见不得有些许的变化。我们上海人应该乐见上海话词汇、语音、语调、发音等方面的“与时俱进”。上海话有变化,现在的上海话跟“老早的上海话”有点不一样,这蛮好的,很正常,并不需要担心什么。至于沪剧演员难招,这也不应成为一个问题。沪剧的念白或唱词等,也不是从来就如此,容不得发生一点变化的。
即便如今的上海话已经或者将继续受到普通话或其他方言的影响,词汇、语音、语调已经或将继续发生变化,那也不必忧心忡忡。执意要“百分百”地、“拷贝不走样”地保住上海话的“原汁原味”和“正宗纯正”,坚决拒普通话以及各种方言于“千里之外”,这既无必要,恐怕也是无论怎么努力也做不到的。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追求生活的多元化,方言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一种,也是可以多元化一些的。更何况,上海话本来就是最能体现“海纳百川”和“多元化”的方言。说上海话的上海人,也是很具有“海纳百川”的襟怀和“多元化”的睿智的。
所以,且让我们平心静气地看待和适应上海话的若干变化吧。可以肯定上海话再怎么变,还是上海话,不会变成普通话,也不会变成另一种新的方言,虽然它可能和我们祖辈说的上海话不太一样,但它必定还是上海话。
(摘自《语言文字周报》总第1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