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第67期(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通讯)

周有光:几个文字学问题

[日期:2011-10-11] 来源:彭泽润  作者: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秘书处编 [字体: ]

 

ZHONGGUO YUWEN XIANDAIHUA XUEHUI TONGXUN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

  

通  讯

 

67期  2011年9月30日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秘书处编

秘书处:100010北京朝阳门内南小街51号
010-65252575 zgywxdhxh@126.com xiandaiyuwen.com
——————————————————————————————

 

几个 文字学 问题

周有光

   

名称更新和视野扩大

问:研究汉字的学问,为什么既称汉字学,又称文字学?

答:古代称小学,指小孩学习汉字的方法。清末改称文字学,说明汉字学是文字学的一个部分。名称更改反映认识发展。

问:文字学包括哪些分支?

答:传统文字学主要研究古代汉字形音义的历史演变。清末掀起文字改革运动,开始注意现代汉字的研究,晚近形成现代汉字学,多所大学已经开设这门课程。把汉语和非汉语的汉字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形成广义汉字学。把人类文字总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形成人类文字学。文字学就是人类文字学,又称普通文字学,正像语言学就是人类语言,又称普通语言学。

问:现代汉字学研究些什么?

答:现代汉字学研究汉字的现状和问题,注重汉字的当前应用,包括汉字在电脑上的处理技术。

问:广义汉字学有什么用处?

答:研究广义汉字学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共同需要,对相互理解和发展共同文化有多方面的意义。它是汉字学的一个新领域,有30来种非汉语的汉字型民族文字,分为孽乳仿造、变异仿造和异源同型。

问:研究人类文字学是否就是引进国外文字考古学的成果?

答:研究人类文字学是扩大我们对文字学的视野,不仅引进国外的研究成果,还要从中国的角度研究新的问题,例如研究汉字跟其他古典文字的共同规律和个别特点,探索汉字在人类文字中的历史地位。

文字分类和汉字类型

问:研究文字分类法有什么用处?

答:学术大都从分类开始,然后进入科学领域,例如语言学、生物学。文字学也是如此。分类法又称类型学,是文字学的基础课题。

问:你是如何研究分类法的?

答:中外文字学者提出的分类法,一人一套,各不相同。我把多种分类法排列比较,发现都是以文字的特征为依据。文字的特征有三个方面:1. 语言段落(篇章、章节、语句;语词、音节、音素);2. 表达方法(表形、表意、表音);3. 符号形式(图符、字符、字母)。我把三个方面的各个层次排成一个三棱形序列,成为“三相分类法”。任何文字都能在这里找到它的位置。

问:汉字属于什么类型?

答:现代汉字体系,从语言段落看,是语词和音节文字,建成语素文字(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从表达方法看,是表意和表音文字,简称意音文字;从符号形式看,是字符文字。综合三个方面,现代汉字体系的类型是“语词和音节+表意和表音+字符”。

问:把汉字体系说成象形文字,错在哪里?

答:甲骨文中只有少数象形字。汉字从篆书变为隶书之后,象形字完全不象形了。把汉字体系说成象形文字,对古代,对现代,都不符合事实。这一错误来自国外。古埃及字有三种体式:1. 图形体的圣书字,圣书字这个名称又作三体的统称;2. 草书体的僧侣字,;3. 简化体的人民字。国外错误地把一切非字母文字统称为圣书字,中国又错误地翻译成为“象形文字”。

问:什么叫做汉字的性质?

答:汉字的性质就是汉字的特征。

问:关于汉字的性质,为什么各家说法不同?

答:文字分类法告诉我们,文字的特征有三个方面,各个方面又分几个层次。各家根据的方面和层次各不相同,未能综观全局,所以众说纷纭。我归纳30多家“两类九种”不同说法,其中不少是相互补充的,并不彼此矛盾。例如汉字的“语素文字说”根据语言段落,“意音文字说”根据表达方法,是相互补充的,如能兼顾两方,说法就完备了。

语言特点和文字类型

问:有人说,汉族没有采用拼音文字而采用方块字,是汉语的特点决定的。西方的多音节语决定用拼音,汉族的单音节语决定用方块字。又有人说,汉语音节分明,没有词尾变化,因此创造汉字;英语音节复杂,有词尾变化,因此采用字母。

答:比较文字学把这些说法叫做“语言特点决定文字类型”。可是,朝鲜和日本的语言特点跟汉语不同,他们都采用汉字,因为汉字随文化传播到他们国家。汉语和藏语的语言特点相同,同属汉藏语系,可是汉语用汉字,藏语用字母,因为印度字母随印度文化传播到西藏。汉语在古代是单音节语,后来变成多音节语,今天早已离开单音节语时代。采用罗马字母的国家有120多个,他们的语言特点各不相同,由于同样接受西欧文化,采用同样的罗马字母。事实证明“文化传播决定文字类型”,不是“语言特点决定文字类型”。

问:日本假名字母的产生,是日本语言特点所决定,跟中国文化无关。这不是“语言特点决定文字类型”吗?

答:日本采用汉字之后,从汉字中发展出假名,这是古典文字传到异国之后从表意向表音发展的共同现象。汉字没有退出日文,汉字和假名的混合文字仍旧属于汉字类型。

文字系统和发展规律

问:中国文字有中国的发展规律,外国文字有外国的发展规律。用外国的规律来硬套中国的文字,合适吗?

答:人类文字是一个总系统,只有一套共同的发展规律。系统观和发展观是人类文字学的两个基本观点。多个文字单位(例如各个汉字)组成文字体系(例如汉语的汉字体系);多个文字体系组成文字系统(例如汉语和非汉语的汉字型文字系统);多个文字系统组成人类文字总系统。比较多种文字系统,可以看到文字发展规律的世界共同性。

问:文字从“表形”到“表意”到“表音”的“形意音”发展规律,有人认为不能成立。汉字在中国用了三千年没有变成拼音文字。

答:丁头字在两河流域是表意兼表音的意音文字,只在书写人名时完全用表音符号;传播到新埃兰和早期波斯演变成主要表音的音节文字,只保留极少几个表意词符;传播到乌加利特演变成完全表音的字母文字。汉字在中国是表意兼表音的意音文字,传播到日本产生表音的假名音节字母。彝文在云南是表意字和表音字结合的意音文字,到四川凉山变成纯粹表音的音节文字。东巴文是表形和表意的形意文字,使用中在本身内部演变出同时并用的音节字母;又另外演变出音节文字的哥巴文。比较多种文字的演变历史,看到“形意音”的演变规律符合客观历史事实。

人类文字的历史分期

问:中国又“古文字”说法“,没有古典文字”说法。“古典文字”的说法是从哪里来的?“古文字”和“古典文字”的区别何在?

答:“古文字”是历史概念,人们把隶变以前的“甲、金、大小篆”成为“古文字”。“古典文字”是文字类型学概念,说法来自西方。起初把丁头字、圣书字和汉字称为“三大古典文字”,后来加上马亚字、云南彝字。它们的外形彼此不同,而内在结构基本一致,都是自源文字,有意符、音符和定符,都表“语词和音节”,都是表意兼表音。在人类文字发展史中,它们是“原始文字”和“字母文字”之间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问:你把汉字归入“古典文字”中,有人认为贬低了汉字的地位。

答:世界文字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1. 原始文字,2. 古典文字,3. 字母文字。汉字不是原始文字,也不是字母文字,汉字的本质属于古典文字。不是谁把汉字归入古典文字之中,而是汉字本身属于古典文字。

两系并立和先后传承

问:不少学者认为,汉字和字母是两个并立系统,各自独立发展。字母的创造跟甲骨文的时代相近。怎么可能是一先一后彼此传承的两个阶段呢?

请看:王宁教授《汉字构形学讲座》中说:世界上的文字只能有两种体系:1. 表意体系,2. 表音体系。把世界上的文字体系分为两个大类,是从文字记录语言的本质出发的。口头语言有两个要素:“音”和“义”。记录语言的文字只能从中选择一个要素作为构形的依据。世界文字体系的两分法正是按照文字构形的依据来确定的。汉字是构意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我们主张“世界文字发展两种趋势论”。

聂鸿音教授《中国文字概说》中说:在古往今来的一切文字中,如果没有外力的干预,从来没有哪一套意符文字自行演变成音符文字。在象形文字进一步演化的过程中,不同民族对它进行了不同的改进。侧重于“音”的民族把它发展成拼音字母,侧重于“义”的民族把它发展成方块表意字。世界上“音符”和“意符”两大文字类型便初步形成了。音符文字和意符文字是文字发展史上两个并列的阶段,其间并没有谁继承谁的问题。

答:世界文字发展史需要深入研究。文字考古学指出,字母脱胎于古典文字。丁头字和圣书字中有意音字,意音字由意符和音符结合而成;书写人名可以单用音符,由此演变出不用意符、只用音符的字母。字母在古典文字的母胎里孕育了两千年然后出世。从古典文字到字母文字是一线相承的,不是各自独立发展的两个系统。字母不可能没有母体而突然出现。字母出身于古典文字,是借源文字,不是自源文字。借源文字不能自立系统。汉字产生晚于丁头字和圣书字两千多年,但是发展规律相同;汉字传到日本产生音节假名字母,传到朝鲜产生音素结成音节的谚文字母。这符合古典文字向表音化逐渐发展的演变规律。

 



[1] [2] [3] [4] [5] [6] [7] [8] [9..] [11] 下一页   
【内容导航】
第1页:周有光:几个文字学问题
第2页:李平:介绍周有光先生的声韵母诗
第3页:何俊芳:多民族国家的一体化构建与国语、官方语言问题
第4页:俞士汶、朱学锋:关于汉语普通话声调名称的建议*
第5页:许长安:我是耕耘在语文园地里的老黄牛
第6页:毛主席看滑稽戏为什么离席?
第7页:缪迅:何来标准的上海话?
第8页:2010年度全国语言文字工作机构情况
第9页:附录一:世界诸国宪法规定的单国语或单官方语言状况
第10页:附录二:世界诸国宪法规定的双(多)国语或双(多)官方语言状况
第11页:附录三:世界诸国宪法中“国家单语+地区语言”模式状况


阅读:
录入: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第66期(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通讯)

下一篇:第68期(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通讯)
相关文章       普通话  周有光  官方语言  声调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