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词调 模式化”规律 的 进一步 讨论
4.1 词调 模式化 的 优先 实现 规律
词调 模式化 一般 跟 词 的 整体性,语体、词性、词义 等 有关。主要 优先 规律 是:
(1)典型 词 优先。无论 速度 怎样,词 的 内部 的 音节 之间 的 时间 距离 比 词 和 词 之间 的 时间 距离 一般 要 相对 短,因此 词 内部 的 节奏 比 词 外部 的 节奏 相对 紧密。词调 模式 当然 一般 在 词 内部 出现,也 有 出现 在 比较 短 的 词组 中,这种 词组 也 可以 认为 词化 了,例如 江苏 丹阳 方言 的 “老火车站”。
(2)口语 词 优先。因为 跟 书面语 相比,口语 是 更加 活跃 也 是 更加 容易 保持 词 的 传统 特色 的,所以 一般 来说,口语 中 常用 的 词 或者 词化 的 词组 都 有 可能 率先 采用 模式化 词调。但是 在 苏州 方言(汪 平 1996)中,不少 书面词 也 发生 类似 变化。
(3)名词 优先。因为 名词 是 最 开放 的 数量 最 多,也 是 容易 出现 词 在 形式 上 音节 数量 最 多 的 词类,在 不同 词类 中,名词 突出,其次 是 形容词,特别 是 有 词缀 或者 衬托 音节 的 形容词。
(4)亲属 称谓 名词 优先。在 名词 中,亲属 称谓 名词 因为 跟 使用 语言 的 人 关系 特别 密切,在 语言 中 也 特别 突出,衡山 方言 无论 局部 还是 整体 出现 词 的 声调 模式化,在 成人 语言 中 都是 局限 在 表示 亲属 称谓 的 名词 中。
(5)儿童 语言 优先。在 不是 亲属 称谓 的 名词 中,儿童 为了 提高 词语 的 简单性 和 亲切性,也 采用 整体 模式化 词调。例如,衡山 方言:手手/粑粑[ba11ba55](指“屎”)/鸡鸡(指 “男性 生殖器”) /鸟鸟[tiou11tiou55]/酒酒/ 鞋鞋。
(6)重叠 的 词素 结构 优先。从 词 的 结构 来看,语素 重叠 构成 的 词 突出,衡山 方言 词调 整体 模式化 的 词 一般 是 音节 或者 语素 重叠 结构 的 词,无论 是 亲属 称谓 名词 还是 只有 儿童 使用 的 亲属 称谓 以外 的 名词。北京话 被 模式化 的 也是 形容词 后面 有 重叠 性质 的 词缀,例如 “圆圆儿”,“慢腾腾”,“毛茸茸”。很 明显 被 重叠 以后 造成 了 语音 形式 的 剩余,容易 产生 声调 的 弱化,出现 词 的 声调 模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