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李如龙:汉字繁简并非两岸语文鸿沟

[日期:2014-01-03] 来源:《语言学评论》  作者:李如龙 [字体: ]

【语言 发展 评论】

如龙:汉字繁简并非两岸语文鸿沟

《两岸 常用 词典》最近 在 台北 和 北京 出版 发行 了,这 是 一件 可喜可贺 的 大 事。

在 2009 年 两岸 经贸 文化 论坛 上,两岸 学者 达成“合作 编纂 中华 语文 工具书”的 共识。翌年,大陆 和 台湾 分别 成立 的 编辑 部,本着 互相 尊重、平等 合作 的 精神,积极 推动、密切 配合,只 用 了 两 年 的 时间,就 编成 了 这 部 200 多 万 字 的 大 书。

1.汉语 汉字 全球 使用 广泛

世界 1/4 的 人 使用 同样 的 语言——汉语,沿用 4000年 前 传 下来 的 文字——汉字,这 是 当今 世界 语文 生活 中 的 奇迹。如果 把“文缘”加以 分解,处在 文学、文艺、文明、文化(包括 习俗)之间 的 核心 地位 的,就 是“语言 文字”。世界 华人 的 民族 认同感 首先 就 来自 强有力 的 中华 语文。语文 是 意识 的 外形,文学 的 第一 要素,文明 演进 的 动力,各种 文化 的 载体。有了 共同 的 语文,不管 你 承认 不 承认,就 会 有 许多 共同 的 观念、情趣 和 相近 的 行为 习惯。

然而 两岸 之间 毕竟 经历 过 百年 隔绝,语言 尤其 是 词汇,总是 随着 社会 生活 而 不断 变化,两岸 人民 交往 深入 了,词汇 上 的 差异 就 会 逐步 显示 出来。如果 说,“旅游—观光、方便面—速食面、知识 产权—智慧 产权、软件—软体、志愿者—志工”等 不同 说法 还 比较 好 理解,不必 太 多 猜测,“家庭 旅馆—民宿、桑拿浴—三温暖、优盘—随身碟、橙子—柳丁、猕猴桃—奇异果、渠道—管道”的 差异 就 难免 有些 费解;台湾 的“窝心(舒心)、草莓族(一种 只 贪图 享受 的 年轻人)、龟毛(拘谨)、三不五时(不时)”,大陆 的“猫腻、离休、给力、雷人”等 词 彼此 就 难以 理解,有的 还 可能 造成 误会。为了 利于 两岸 语言 的 沟通,把 这些 不同 的 语词 编成 词典 加以 整合 梳理 确是 当务之急。

2.简化字 演变 历史 规律

由于 历史 的 原因,两岸 使用 着 不同 形体 的 汉字。《两岸 常用 词典》的 词条 都 采取 繁简 对照,这 就 使 读者 在 了解 两岸 词汇 差异 的 同时,也 能 得到“由简识繁”和“由繁识简”的 训练。使用 繁简字 其实 并非 两岸 语文 的 鸿沟。简化 是 汉字 演变 的 历史 规律。1930 年 中央 研究院 出版 的《宋元 以来 俗字谱》就 收 了 俗字 1600 个,大多 是 数百 年 间 积累 的 简体字;1935 年 钱 玄同 主编 的《简体字谱》收字 2400 个,同年 国民 政府 从中 选出 324 个 作为 《第一 批 简体字 表》公布。大陆 现行 的 简化字 总数 是 2235 个,扣除“偏旁 类推”,只有 515 个。

有 许多 简体字,包括“台湾”二字 以及 兼作 偏旁 简化 的“门、言、页、丝、鱼、会、龙、虫”等 早已 在 台湾 通行。事实 上,随着 往来 的 频繁 和 中文 书籍 的 交流,近年 来 不少 台湾 朋友 已经 认识 了 很多 简体字,文化 程度 较 高 的 大陆 人 也 早已 通过 读 古书 认识 了 繁体字。其实,两岸 之间 的“繁简 对立”不必 夸大。

语言 文字 是 一种 历史 形成 的 社会 习惯,是 千家万户 男女 老少 须臾 不 能 离开的。对待 语文 上 的 差异,应该 提倡 相互 尊重,多 理解、尚宽容。大陆 地区 已经 有 十几亿 人 用惯 了 简化字,要求 他们 重新 改 学 繁体,怕 是 不合 情理,也 难以 办到;习惯 了 繁体 的 台湾,自可 听任其便,逐步 多 认些 简体字 更好。台湾 八成 的 闽南 人,把 一些 闽南话 搬进 国语,如 土豆(马铃薯)、歹命(命运 不 好)、铁齿(嘴硬,固执)、菜头(萝卜)、有够(非常),正 像 大陆 普通话 吸收 了 许多 官话 方言(甩、帅、搞、忽悠),这 都 是 正常 现象。汉字 选择 了 重 表意、轻 表音 的 体制,使之 具备 了 可以 标记 古今 通语、南北 方言,甚至 兼容 中外 语言 的 神力。

3.两岸 合作 研究 大势所趋

汉语 和 汉字 相结合 之后 形成 了 鲜明 个性,甚至 有点 特立 独行。“隶变” 之后,2000 年 间 字形 基本 不变;单音词 为 核心、双音词 为 基础,多 用 语素 合成 词语,少 用 语缀 派生;多 用 虚词 连语 造句,少 有 形态 变化;根据 语用、修辞 的 需要 可以 调整 语法 规则;文言 白话、通语 方言 可以 兼收并蓄,却 不 太 喜欢 轻易 借用 外族 语词 和 句法。

日本人 统治 台湾 50 年,就 没 留下 几 个 日语 词,“料理、便当、宅急便”和早期 的“政治、经济、法律”一样 都 是“汉译词”。用惯 汉语 汉字 的 华人,也 养成 了 汉语 汉字 这种“内外有别”的 个性:对外“和而不同”;对内“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以同通异、异中求同”。早 在 1923 年,西方 的 汉学家 高本汉 在 谈到 汉语 和 汉字、文言 和 俗语 时 就 说过:“中国 人 要 感谢 这种 很 精巧 的 工具,不但 可以 不顾 方言 上 的 一切 分歧,彼此 仍 能 互相 交接”。“中国 所以 能 保存 政治 上 的 统一,大部分 也 不得不 归功于 这种 文言 的 统一 势力”。真是 “旁观者清”啊。

近 百年 来,汉语 汉字 的 研究 在 海峡 两岸 逐渐 深入,也 有所 交流,但 大多是 分头 进行 的,《两岸 常用 词典》是 两岸 学者 联合 编写 的 第一 个 成果。与此 同时,《中华 科学 技术 大 辞典》也 正在 紧锣密鼓 地 编写 之中。有了 这 两部 书 的 良好 开端,可以 预料,很快 就 会 有 更多 的 收获。

——《人民日报 海外版》2012-9-10

(刘 春华 点评:推行 简体字 表面 政府 规划,背后 隐藏 则是 语言 文字 发展 必然 规律。)

(李 日晴 点评:繁体字 简体字 大陆 时间 规范 差异,台湾 应该 顺应 世代 脚步,跟上 汉字 演变 步伐,时间 海峡 两岸 汉字 统一。)




阅读:834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陈章太:《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与国家语言生活

下一篇:龙琴:2006-2010年新词语年度报告的不足
相关文章       《语言学评论》第8期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限会员登陆后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