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二十年前的一篇得奖旧文
----《愿为海峡两岸“书同文字”鞠躬尽瘁》
祖国要统一,中华民族要振兴,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普天下炎黄子孙的应尽责任。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我也有这个愿望,愿为此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在最近三四年中,我正是这样做了;在今后的五年、十年以至更长时间内,我愿意继续为祖国统一中华振兴尽心尽力。
我是一个语文教师。在三十多年语文教学工作中,深知中华文化是我国的优秀传统,对祖国统一和繁荣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汉字,它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为炎黄子孙进行思想交流贡献了力量,为祖国统一作出了贡献。在今天,方块汉字也应该为祖国统一起到它的作用。然而,一个严酷的现实却摆在人们的面前;海峡两岸各自使用着正简不同的汉字,这给两岸人民的交流带来了困难,给祖国和平统一造成了障碍,为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所不能容忍。为此,我想起自己是一个语言文字工作者,应该在汉字的统一这件大事上作出自己的贡献,从而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尽了力量。
“书同文”这三字首先是二千多年前秦始皇提出来的,我国古书《史记》里有记载。当时,中国正处在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把其余六国的文字和道路加以统一,提出了“行同伦、车同轨、书同文”这个政策,这对当时的中国统一和以后二千多年的中国大统一局面起了巨大的作用。我想,如今海峡两岸由于隔海而治,也造成两岸人民的交流困难,不利于祖国的和平统一。所以,我一边认真教书,教育学生学好中华文化、掌握好祖国的语言文字,一边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汉字改革,三年如一日,写了不少鼓吹“书同文字”的文章,在海峡两岸和香港的报刊上连续发表9篇文章,大声疾呼两岸正简汉字必须早日统一。同时,我还把自己的见解化为学术论文,编制《统一汉字总表》,共收列标准化的汉字6000个,给两岸当局作参考,为两岸文字统一提出一个建议,为两岸“书同文”作些贡献。
由于我的文章发表在海峡两岸和香港的报刊上,所以引起海内外许多学者、教授和爱国人士的关心和重视。在三四年时间里,我先后与二十多位专家联系上了,他们成为我鼓吹“书同文”,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同志、知音和朋友;成为我学习、请教的老师。三四年来,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和鼓励,我们为海峡两岸“书同文”,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努力。
1990年10月,北京的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办的《统一论坛》杂志第5期,发表了我写的《求祖国之统一,请从“书同文”做起》一文。文章中提出了由海内外文字工作者组成民间组织——大中华汉字革新统一实行委员会的建议,希望由这个民间学术团体主持拟订《统一汉字总表》供全世界中国人共同使用。这个建议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河南张呼哉、北京魏励、台湾王天昌、澳大利亚东方成等先后发表文章或来信表示关注这个建议。河南张呼哉就是河南淮滨的张全林,他在《统一论坛》第六期上发表《汉字急待统一》一文,明确表示“赞同上海周胜鸿先生的这个建议”。从此,我和张全林建立了三年的通信联系,共同商讨“书同文”大业,有了深厚的友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字应用研究所的魏励是一个语言文字专家,他在北京《台声》杂志上发表文章《中国大陆、台湾的汉字的异同》一文,也表示赞赏我的这个建议。在过去的二三年时间内,我和魏励通信交流,互相寄送自己的学术文章。不久前,我还把台湾学者王熙元教授寄赠给我的台湾在去年3月14日召开的“中国文字统一之路”学术讨论会的文章转寄给魏励,他来信表示万分感谢;因为这里有台湾学者对他的一篇文章的分析意见,而他本人却从未看到过台湾学者对他的这些宝贵的意见。我这样做,就为促进学术交流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1991年7月,我写的《由“一刊两字”想到的》文章在香港《语文建设通讯》上发表,文章提出了海峡两岸正简汉字统一的建议。远在澳大利亚悉尼的爱国华侨东方成先生看到之后,立即写信给我,表示愿与我建立联系,通过书信往来共同商讨“书同文”问题。一位旅居西德的教授也写信给《语文建设通讯》社,要我转寄一份陈立夫先生的关于以中华文化统一中国的建议书,因为我为此而写的《就“以中华文化统一中国”之议致陈立夫先生的公开信》在香港《语文建设通讯》上发表,引起了这位在西德的中国教授的兴趣。
1992年,我的文章开始在台湾的报刊上发表。由世界华文教育协进会主办的学术刊物《华文世界》杂志,在看到了我在香港《语文建设通讯》杂志上连续发表三篇文章之后,开始重视我的文章的观点。《华文世界》杂志社自去年开始把新出版的《华文世界》杂志通过香港寄赠给我,我了解许多台湾学者对于两岸“书同文”的积极态度。1993年6月出版的《华文世界》第68期全文发表了我辑录20余位海内外专家鼓吹“书同文”的言论集编,并且加上了《关于海峡两岸“书同文”的方向和展望》这一题目,还在《编者按》中高度评价我的鼓吹“书同文”的业绩,并表示欢迎我投稿参与讨论。
我写的鼓吹海峡两岸“书同文”的文章,去年也在台湾的《中央日报》上得以发表,让台湾同胞及海外侨胞有机会了解大陆知识分子鼓吹“书同文”,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积极态度。
我今年50多岁了,两岸文字统一并不是能够“毕其功于一役”的,需要两岸学者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我愿意把自己毕生精力贡献给中华民族文字统一大业,为海峡两岸“书同文”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93年10月)
获奖证书
您的作品《愿为海峡两岸“书同文字”鞠躬尽瘁》在第六届《海峡情》征文中荣获优秀奖。
谨发此证。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盖章) 一九九四年三月一日
代后记
在重温旧文之时,我们高兴地看到:汉字书同文研究已遍及世界五大洲,并且已有了年轻一代的接班人了!我本人已年近八十,虽然已退居二线,但我抱定“离职不离岗,鞠躬尽瘁止”的志向。
仅以此纪念二十年前的一篇得奖旧文----《愿为海峡两岸“书同文字”鞠躬尽瘁》。(周胜鸿写于2014年12月4日)
附:科技公司与学术社团互哺,产研融合,
推进汉字书同文事业的更大发展
早在2002年8月,在上海举行的第5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上,我们就预测民间汉字书同文研究面临着的三种前途:
⑴政府扶持:
由某个部门或团体正式吸收为它的一个分设机构,名正言顺地开展书同文研究。
⑵企业接办:
由某家企业出资主办民间学术研究单位。报上已有上海市华集房产公司出资支持办上海美国研究所的消息,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欢迎和关注(上海《文汇报》
⑶继续以民间沙龙的形式存在和发展。(引自《汉字书同文研究》第三辑序言)
现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我们已在2010年为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正式吸收为它的一个分设机构,名正言顺地以“汉字书同文专业委员会”身份开展书同文研究。最近,我们根据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的指示,又与上海韬图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商定,合作开展汉字研究与汉字书同文研究,实行“科技公司与学术社团互哺,产业开发与科技研究融合,推进汉字书同文事业”。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坚持到底,汉字书同文的伟大目标必然会实现的。
于
同时,决定汉字书同文专业委员会办公地址设立在上海韬图动漫科技有限公司。
同时,还就在2013年6月在上海举行第17次书同文会议进行了初步讨论。
根据2013年6月在韩国举行的第16次汉字书同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的商议,第17次汉字书同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决定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