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漢字教育及變遷
在福澤諭吉提出減少漢字的使用字數後,明治32年選定了也適合外國人學習日語時適用的2490字,難易度分三個階段,400字,716字,1374字.同時接受明治20年左右歸國留學生上田萬年的建議在明治33年設立國語調查會,35年國語調查委員會成立,決定了1200個漢字在小學間學習。
1919年文部省提出了2600字的“漢字整理案”1921年成立了臨時國語調查會.1923年(大正12年)臨時國語調查會公佈“常用漢字表”1962字,因表中對漢字提出了刪減,遭到不少人反對。1931年(昭和6年)修正為1858字,1942年(昭和17年)國語審議會公佈“標準漢字表”常用漢字1134字,準常用漢字1320字,特別漢字74字,同年三種區別廢止,全體改為2669字,同年11月最後公佈”當用漢字表“1850字。這個公佈限制了使用方便的字,和字數,引起了不滿特別是文學家,評論家,一般有教養的人,隨後增加了“人名用漢字別表”,到1961年代(昭和50年),在民間使用了30年,1951年當用漢字和人名漢字合計1942字
1981年新的“常用漢字表”公佈1945字,10月日本內閣公佈了作為日本社會漢字使用標準的新版“常用漢字表”新表在原有基礎上增加196字,刪除5字共計2136字,表中收錄了法令,公文書,報章雜誌,廣播等日常社會生活場合應該,在效率上,普及程度方面具有較高水準的漢字,作為書寫易解文章的漢字使用標準,是構成現代日本所使用漢字的基礎。2010年常用漢字增為2997字.日本推廣簡化漢字,也包容繁體漢字,它的文字改革成效不差。
小學的漢字教育
根據漢字數表,一年級80字,二年級160字,三年級200字,四年級200字,5年級185字。6年級181字。小學一年級學習的字數最少,先從筆畫少的如山,手,上,下等具有象形,指示功能的漢字開始,指導學生對漢字引起興趣,關心漢字。二年級以上的學生,讓他們能確實書寫前學年學過的漢字,培養使用漢字書寫及使用漢字的意欲,
中學,高中,大學的漢字教育
中學不像小學每學年有該學的漢字數表,但在訓練學生閱讀漢字方面也使用漢字配當表中的漢字,一年級學習常用漢字表中的250到300字間,二年級再增加250到300字 ,三年級掌握能唸一,二年級學過的漢字和常用漢字。寫的方面一年級900字,二年級950字到三年級能在文章中書寫1006字。高中必須學習“國語表現”或“國語總和”中的一種,養成能讀寫常用漢字表中漢字的習慣,也有漢文的學習。大學里有漢語學習的課程,基本上不是必修而是選修。
民間的漢字教育
書法,漢字鑑定考試,公文補習班
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成立於1975年,並於當年進行漢字鑑定考試,考試稱“漢檢”考試分10級,對象廣泛,沒有年齡限制,參加的人數與英文檢定不相上下,也受到企業界的認可。從1995年開始向社會公墓能反映當年世態的漢字,12月12日在京都清水寺公佈當年選出的漢字。目前台灣,香港,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也開始有此活動。
漢檢考試各級的漢字數量,10級:小學生一年級程度80字, 9級:二年級程度240字 , 8級:三年級程度440字 ,7級:四年級程度640字,6級:五年級程度825字,5級 :六年級程度1006字,4級:中學程度1322字,3級中學畢業程度1607字,準2級高中程度1940字,2級:高中畢業,大學,普通程度2136字,準1級:大學,普通程度約3000字,1級:大學,普通程度約6000字,它不僅測定對漢語的“讀”和“寫”方面的知識程度,也測定對漢字的理解是否透徹,在文章中是否能正確使用漢字等的實際運用能力。近年來民眾踴躍參加漢字檢定考試,人數直逼英檢,許多大學和高中也在入學考試中給漢檢合格者加分,漢檢成績日益被社會廣泛認可,不但激起更多階層人士學習漢語的興趣,在應徵國家公務員,或大企業,公司等挑選人才時也把漢字能力的好壞列入錄取的參考項目,成為許多民眾提高漢字水準的動力。
書法日本成為書道,除了學校有書道可,在民間也有很多私人開辦的書道教室,教授書法,並有多種階段的考試檢定
公文補習班,日本的學童在放學後,很多人熱衷於公文式的補習,主要是學習國語和數學,國語訓練兒童們的漢字能力。孩子們天生具有把文字圖像化的能力,利用字卡的幫助,讓一個一個具有意思的漢字,兒童容易記住,
非漢語圈人士的漢字教育
戰後的日本在文化,藝術,科技各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吸引了許多人學習日語,經由學習日語也有了接觸漢字的機會,對他們而言,認識漢字是非常辛苦的事,他們覺得不需要學習漢字,日本人為什麼需要使用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