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

楊士輝 楊松:“一語雙文”是漢字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

[日期:2009-09-02] 來源:語言文字網  作者:楊士輝 楊松 [字體: ]
楊士輝先生宣讀論文

楊士輝先生宣讀論文

 

【摘要】本文回顧從“五四”新文化運動到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語言文字工作中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教訓。提出漢字現代化,應該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繼續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創新思維,與時俱進;使之符合語言文字的發展規律;使之符合新時代的需要。當今的漢字現代化,應該放在信息化,網絡化,國際化的大背景下來考量。本文認為“一語雙文”是漢字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必須把對方塊漢字的改良和拼音漢字的創立,作為一個系統工程的兩個方面來考察研究,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文章對“一語雙文”提出了一套具體方案。

    《關鍵詞》一語雙文  漢字現代化  通用漢字  改良漢字  拼音漢字  方塊漢字 

 

“一語雙文”就是一種語言由兩種文字來表達,即“雙文制”。這里的“一語”是指漢語普通話,“雙文”是指方塊漢字和拼音漢字。

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有人認為漢字落后,主張另外搞一套拼音文字,廢除漢字。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幾千年來,經歷過多次演變和改進,才形成了今天這種獨具特色的漢字。它適應漢語的特點和需要,承擔了記載漢語信息的功能。我國浩如煙海的典籍,古老燦爛的文明,都是用漢字記載和保存下來的。我們應該改進它,發楊它,優化它;使它變得更加科學,更加合理,更加規范,更加容易學習,更加方便使用;而絕不是放棄它。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對漢字現代化,書同文,語同音,字同碼的研究;應該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繼續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創新思維,與時俱進;使之符合語言文字發展的規?,使之符合新時代的需要。

語言文字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本身既是文化的載體,又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園的目標,只有在漢語漢字繁榮發展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實現。

語言文字是什麼?語言文字是信息和文化的載體,是思維和交際的工具,這沒有錯;但是,語言文字又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資源,是與森林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一樣重要的國家資源。如果僅僅把語言文字看作是“載體”和“工具”,那么全世界有一種語言和文字就足夠了。若把豐富多樣的語言文字視為資源;就會懂得珍惜它,保護它,利用它,開發它。

保護語言文字資源,維護語言文字的權利,解決語言文字的問題,是不可分割的三項重要任務;需要統籌兼顧,長期規劃,協調發展。

漢字現代化,書同文,語同音,字同碼的研究,是一項復雜、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有些問題一時還難以得出結論。但是,在學術上完全可以充分地進行研究和討論,大力發揮專家隊伍和廣大群眾的積極性,發揮集體智慧的力量,爭取盡快找出解決的辦法。從秦始皇統一六國提出“書同文”,新中國成立提出“語同音”(推廣普通話)到今天為止,這兩項工作仍有待進一步完善。現在電腦處理中文信息,又提出了“字同碼”的要求。

《漢語拼音方案》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語言文字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五十年來,在漢字注音、教學、掃盲、排序、檢索、推廣普通話、外國人學漢語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盲文、手語、旗語、光通信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計算機中文信息處理、手機短信方面得到了普遍的應用。

簡化漢字取得的成績應該肯定,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由于片面追求減少筆畫,使一些簡化字的表音表意能力下降了。由于采用同音字代替,出現了一個簡化字對應多個繁體字的問題。

反思新中國成立以來語言文字工作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我們認識到:要正確處理好語言文字規范和發展變化的關系,實現社會交際的暢通無阻;有利于全民族共同的語言文字的學習和普及;有利于信息處理技術的進步;有利于各種語言文字的和諧共存與健康發展。

現代社會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的迅速發展,產生了使用“拼音漢字”的需要。許多信息產品和網絡設施用的是拉丁字母,不能直接使用漢字。要想使用漢字,需要經過漢化。漢化費時費力,趕不上發展的需要。如果有了拼音漢字,就可以和其它拼音文字一樣,直接利用信息產品和網絡設施,加速我國信息化和現代化的進程。

當今的漢字現代化,應該放在信息化,網絡化,國際化的大背景下來考量。我們除了為中國大陸服務,為港澳臺服務以外,還要為海外華人服務,為使用漢字的其他國家和地區服務。這就需要有世界眼光,堅持走國際化的道路,在國際標準化的大框架之下,做好國家標準化的工作,使漢字更好地走向新時代,走向全世界。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要實現漢字現代化,實現“書同文”,必需走“一語雙文”的道路,實現“雙文制”;只有這樣,才能使漢字現代化取得成功,“書同文”得以實現;讓“方塊漢字”與“拼音漢字”長期共存,各用其長,相輔相成,和諧共處。但是,有人會擔心,創立拼音漢字,是不是“引狼入室”,是否會改變漢字的法定地位呢?我們認為:拼音漢字只是方塊漢字的輔助和補充,它只能在方塊漢字不便使用或不能使用的領域使用;例如網絡、中文信息處理、盲文、手語、旗語、光通信等。方塊漢字的法定地位是不會改變的。

我們認為:必須把方塊漢字的改進提高和拼音漢字的創立,作為一個系統工程的兩個方面來對待,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漢字編碼輸入是間接輸入,使用者要掌握復雜的編碼。現在已經形成萬“碼”奔騰的局面,不知道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用漢語拼音輸入,要對多個同音字進行人工選擇,效率低下,操作麻煩。如果用拼音漢字輸入,則是直接輸入,只要學會拼音漢字,就可以進行操作;不需對多個同音字進行人工選擇,操作簡便。這樣一來,萬“碼”奔騰的局面會大有改善。

必須注重對方塊漢字的優化,努力提高它的表音能力;做到一字一音,消滅一字多音。我們的做法如下:

第一,選用995個漢字作為字根,字根的主要作用是表音(不分聲調)。

第二,用1—4個“點”作為聲調符號,給漢字標聲調。當漢字橫排時,可標在漢字的下面;當漢字豎排時,可標在漢字的右邊;當計算某個漢字的筆畫總數時,聲調符號的“點”不包括在內。

    第三,將字根、調號與偏旁部首相結合,以7000個通用漢字作樣本,經過加工處理后,得到7000個“改良漢字”。這7000個改良漢字的表音能力高;漢字認讀難的老問題可以徹底解決。

對于“拼音漢字”的創建原則和方法如下:

第一,   每個拼音漢字與改良漢字一一對應,采用音形編碼。

第二,   拼音漢字的聲調符號用“12345”來表示,放在音符后面。

第三,   漢字筆畫的橫、豎、撇、點(捺)、折(鉤);分別用“12345”來表示,

作為輔助形符,放在調符的后面。

第四,   音符有兩個方案:

第一方案,只把韻母u” 改為v,其它的和《漢語拼音方案》相同。這個方案的優點是,

對《漢語拼音方案》的改動最少。但是有兩個缺點:一是拼音漢字的字符較多;二是對起隔音作用的字母YW是一種浪費。

第二方案,以漢語拼音方案為基礎,但作了如下改進:

1.把zh改為zz,  ch改為cz ,  sh改為sz 。這樣改的好處,可使“漢語拼音音節索引表”中,平舌音音節排在翹舌音音節前面,不會出現交叉排列。

2.把i改為y u”改為vai改為ian改為wang改為agong改為ogeng改為nguen改為unwo改為o。這樣改的好處是可以使“韻母表”后的附注(2)—(6)全部去掉,提高了《漢語拼音方案》規范化,標準化的水平,使用更加方便,不易出錯。并且音節的字符少了,長度縮短了。

第五,用azAZ52個字符代表不同的偏旁和部首;作為形符(兼意符)放在調符的后面,主要作用是區分同音字。手寫時,小寫字母ckoszl寫成c’k’o’s’z’l’ 以便于區分。下面是每個字符所代表的偏旁或部首:

a.食米麥豆        A.頁片瓦皿缶     b.病比北        B.耳隊鄧衛

c.草艸棄          C.車舟寸才       d.刀?;        D.大天夫

e.目見            E.山雪虐         f.足跑          F.犬?鹿虎豕鼠

g.寶寫鬼艮甘光    G.戈弋失矢矛戔   h.火爐?        H.禾黑

i.言?            I.骨角齒止       j.金?          J.貝丁

k.石礦            K.廣?立卡       l.又夕處歹冬    L.力勺八巴

m.木材            M.馬牛羊         n.鳥羽毛飛隹須  N.女母毋

o.口              O.國田四由甲申   p.皮革疋韋      P.尸戶弓己尹

q.氣乞風幾        Q.酉酋西尤龍     r.人?彳兒      R.日曰白

s.水?冰雨云      S.手?爪瓜       t.土工士干      T.廠下有

u.月肉身          U.岡門兇         v.王玉主豐耒    V.于魚龜

w.蟲蟻            W.絲??         x.心?          X.乂文十

y.衣?巾布        Y.示?二小業     z.竹竺          Z.之走子孑孓遼廷

我們根據上述原則和方法,對應7000個改良漢字,設計出7000個拼音漢字。該拼音漢字采用音形碼,以音碼(音符+調符)為主體,形碼主要用來區分同音字。它徹底解決了漢字同音字多,區分難的關鍵問題;并且把漢字注音符號提升為漢語拼音文字。這個改進,看起來只是一小步,但是對于漢字現代化來說卻是一大步。

對于多音詞,可以在拼音漢字之間加上連接符“-”來表示。這樣就解決了“字”和“詞”

在書寫格式上的區分;同樣,在書寫和印刷“改良字”的時候,可以使“詞”之間的距離大于“字”之間的距離,讓改良字與拼音字的書寫格式相對應,這是有好處的。

在研究漢字現代化,漢字書同文的過程中,我們拜讀了許多前輩的著作,并從中吸取了豐富的營養,在此向這些先生表示深深的感謝!

本文是我們多年來研究漢字現代化的心得和體會。寫成此文,為的是拋磚引玉。希望能得到大家的關心,指教和幫助。希望大家來共同改進漢字,優化漢字,為盡早實現漢字現代化,漢字書同文,為漢字更好地走向新時代,走向全世界而共同努力!

    (如需7000改良字和7000拼音字的詳細資料,可向作者索取。zgsyysh@163.com)

 

   主要參考文獻】

趙沁平《樹立科學的語言文字規范觀,開創語言文字標準化工作新局面》,中國語言文字網,200811月,www.chinalanguage.gov.cn

李宇明《做好語言文字標準化工作,為信息時代的中國貢獻力量》,中國語言文字網,200811月,www.chinalanguage.gov.cn

王鐵琨《樹立科學的語言文字規范觀的思考》,中國語言文字網200811月, www.chinalanguage.gov.cn

王登峰《語言文字工作的戰略》,中國語言文字網20083月,www.chinalanguage.gov.cn

王登峰《談語言文字使用問題》,20081130日做客人民網,www.chinalange.gov.cn

    楊士輝,楊松《關于改進漢字的探討》,200511月。

陳明然《論信息時代的漢文字改革》,20048月,語言文字網,www.yywzw.com/cmr

    王開揚《漢字現代化研究》,齊魯書社2004年版。

    蘇培成《現代漢字學綱要》(增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周有光《比較文字學初探》,語文出版社1999年版。

    王忠恕《漢字縱橫談》,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彭澤潤《中國語文現代化與電腦化》,《中文信息》19976月號。

      均主編《當代中國的文字改革》,當代中國出版社1995年版。

    李敏生等《昭雪漢字百年冤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版。

    陳原主編《現代漢語用字信息分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倪海曙《倪海曙語文論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段生農《關于文字改革的反思》,教育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

    呂叔湘《語文近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周有光《漢字改革概論》,語文出版社1979年版。




閱讀:
錄入:湘里伢子

語網特別申明:各專欄專輯作者文責自負,對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權,在語網的發布不影響其再版權,即作者還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發布或轉載文章,但這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來函聯系。

評論 】 【 推薦 】 【 打印
上一篇:王序:以科學觀迎接漢字的第二次解放

下一篇:王和:“醫、醫”;“國、國”;繁簡新舊某是某非
相關文章       第十二次漢字書同文學術研討會 
發表評論


點評:
 
字數(限500字,建議200字以內):
姓名:

  •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有關法律法規
  •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站內查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