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第八辑编后感言 (2010-03-18) |
编后感言
书同文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以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令畅通的一项重要举措。两千多年来,书同文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光大,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统一发展有着巨大作用。当历史的脚步迈入二十一世纪,书同文、语同音、 |
(网络版)第五部份:拳拳赤子心 (2010-03-18) |
第五部份
|
(网络版)第四部份:再努力十年,把祖国的书同文大业推向胜利 (2010-03-18) |
第四部份
|
(网络版)第三部份:汉字书同文研究已成“燎原之势” (2010-03-18) |
第三部份
汉字书同文研究 |
(网络版)第二部份:论文选辑 (2010-03-18) |
第二部份
第十二次汉字书同文研讨会
论文选辑
|
(网络版)第一部份:参加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 (2010-03-18) |
参加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申请书
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
|
(网络版)第八辑前言 (2010-03-18) |
前 言
|
(网络版)第八辑目录 (2010-03-16) |
汉字书同文研究第八辑*网络版由周胜鸿先生委托语言文字网发布,此前已经在原书同文第八辑(筹)栏目中发布部分文章,此次将在目录或文章中以链接的方式指出,不再重复发布。如果发现文章不符戓内容变动请与本站联系。 |
黄乃强:解放传统汉字实现书同文 (2009-09-03) |
解放傳統漢字實現書同文 兼評蘇培成教授「漢字進入了簡化字時代」說 黃乃強
2008年3月,中國應用語言學會會長、原國家語委副主任陳章太先生說出聯合國將於2008年廢除繁體字一律使用簡體中文; 同時,國家文改會許嘉璐教授也回應說 |
张轴材:《基于国际标准基本子集的两岸四地简繁异汉字对照表》网络校对平台 (2009-09-02) |
张轴材:《基于国际标准基本子集的两岸四地简繁异汉字对照表》网络校对平台
|
李树德:Word“中文简繁转换”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009-09-02) |
摘要:由于目前两岸四地还没有实现“书同文”,在相互的文字交流中就要不断地进行汉字简化字和繁体字的转换。使用电脑书写的人 |
王和:“醫、医”;“國、国”;繁简新旧某是某非 (2009-09-02) |
“醫、医”;“國、国”;繁簡新舊某是某非
王 和
|
杨士辉 杨松:“一语双文”是汉字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 (2009-09-02) |
杨士辉先生宣读论文
【摘要】本文回顾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语言文字工作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汉字现代化 |
王序:以科学观迎接汉字的第二次解放 (2009-09-02) |
王尧世先生宣读论文
——向第五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进一言
|
石月明:完善汉文字 (2009-09-02) |
石月明教授宣读论文
有人说:汉字有很多缺点,学习、使用都不方便,要淘汰,终将要被拼音文字所取代。汉文字到底有什么缺点?拼音文字到底有什么优点?汉字一定要被淘汰吗?
|
黄新年:《解文讲字学习入门知识》摘要 (2009-08-29) |
黄新年先生宣读论文
汉字造字、用字、解字、释义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冷门尖端科学,不同社会时代的汉字之间有其内在的联系和区别,造字形体及含义统帅着全局。
|
高国鹫:《简化字总表》调整建议方案 (2009-08-29) |
高国鹫先生宣读论文
本方案做类推范围最小化考虑。根据常用趋简原则,主要是缩小类推范围,即把简化字控制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
晨太:“新汉字” ——传承汉字的魂 (2009-08-29) |
陈泰女士宣读论文
家父研究汉字改革60多年。他说:“中国应该是有五大发明,汉字也是一大发明,而且应该是五大发明之首。现在世界掀起“汉语热”,而家父是在70年代就提出了“汉语应 |
千里:我们必须为形声汉字的完善,使文字的功能彻底发挥而奋斗! (2009-08-28) |
陈家骥先生宣读论文
人类有了文字就大踏步地快速地前进了,发展了。中国发现了形声字,因而形成了几千年的文明古国;西方形成了拼音字,很快地完成了工业化、后工业化。证明文字有使人类进步、发展的功能,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工具。 |
赓文:讲理 (2009-08-28) |
前 言
|
李公燕:如何促进美国高等教育汉语教学书同文活动 (2009-08-28) |
|
陈蔚松:《说文解字》及《约注》对汉字构形的数量分析 (2009-08-28) |
陈蔚松教授宣读论文
汉字历史悠久,绵延几千年而一直沿用至今。当今,汉字已进入电子计算机,跟上了数字信息时代,出现了电子文献。今天,无论是传统文献、电子文献的整理和利用,还是现代汉字的多学科研究, |
俞步凡:书同文写简怎么写? (2009-08-27) |
書同文寫簡怎麽寫?
两岸书同文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对如何同文、如何写简,提出一点看法。
繁体字有些字尤其是常用字笔画太多, |
田素华:浅析两组非对称繁简字“复、復、複”与“合、閤” (2009-08-27) |
一、复、復、複
《简化字总表》中的非对称繁简字“复”、“複”、“復”,是三个不同的字。
“复(fu3 |
骆骏 张蓉德:同音替代简繁字琐议 (2009-08-27) |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由于考虑到工农兵群众识字的需要,以及学生书写汉字的简便,有关部门在制定汉字简化方案时,偏重于考虑笔画的减少,而不太注意汉字理据的保留。这种情况在“非对称繁简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以为只要用一个笔画较少的同(近)音字来替代某一个笔画较多的繁体字,或者用一个简化字来代替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音同(近)的繁体字,就万事大吉了,结果造成了一些缺陷。本文谈一谈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浅见。
|
李牧:繁简“非对称”字组的自动转译实验 (2009-08-27) |
|
周胜鸿:《简化字总表》中的“非对称繁简字”形音义简析表 (2009-08-25) |
周胜鸿先生宣读论文 |
胡百华:汉字“和谐体”与“同文”大业 (2009-08-25) |
胡百华先生致词
【内容提要】规范汉字其实包括两个大项目,一项 |
陈明然:关于非一一对应简繁字研究的系列问题 (2009-08-24) |
“简化字”,应是指《简化字总表》中的2235个简化字;“繁体字”,应是指2235个简化字对应的2258个简化前的字形。研究非一一对应简繁字问题,应该严格以《简化字总表》、《第一次异体字整理表》为依据,参照台湾《国字标准字体宋体母稿》(或《国字标准字体楷体母稿》)、香港《常用字字形表》。“非一一对应简繁字”汉字集合有“一对多简繁字”和“一对多繁简字”两个子集;其中“一对多简繁字”有196组;“一对多繁简字”有8组,并包含于“一对多简繁字”集合之中。解决“非一一对应简繁字”问题的办法是:26个一简对三繁或者三繁以上的字组保留一个繁体字做简化字的对应字, 取消其余(包括170个一简对二繁字组)的简繁对应关系,恢复相关原繁体字的规范字地位,但不宜再为恢复了规范字地位的这部分原繁体字另造新的简化字。 |
陈明然:非一一对应简繁字研究的概况(提纲) (2009-08-24) |
《汉字书同文研究》丛书编审委员会
报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