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汉字优化整理方案附件4

[日期:2007-09-14] 来源:  作者:千里 [字体: ]

附件4

清末以来汉字改革的浪潮

鸦片、甲午战争后,中国已濒临被瓜分的危险境地。“师法西洋,自求富强”,开明的知识份子认为,国弱由于科学落后,落后由于教育不兴,不兴由于汉字太繁难。汉字改革是在民族危亡背景下提出来的,终于波澜壮阔形成个气势蓬勃地汉字改革浪潮

1、切音字运动

清末从1892年卢赣章提出《一目了然初阶》起,到1911年辛亥革命止,二十年间,先后提出的改革方案多种多样。有汉字笔划的假名系;速记符号的速记系;拉丁字母的拉丁系;草书笔划的草书系;篆书笔划的篆文系;中文数目字式的象数系;意音兼赅的意音系;以及不属于任何单一形式的杂系。几乎应有尽有。许多方案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行。其中以假名式方案最多(24种),推行也广,形成切音字的主流。如王照的《官话字母》在袁世凱的赞助下“先后推行于十三省境,出书六万册”。卢赣章的《一目了然初阶》,《中国切音新字》曾在“厦门民众中流行很广”。劳乃宣的《增订合声简字》《重订合声简字》在两江总督端方的支持下,“很快普及于江宁,江浙一带通晓者甚多”。1908年那拉氏曾召见劳乃宣,“做出了支持简字的姿态”。在此期间各地办的报刊、传习班等也不少。如王照在北京创办的“官话字母义塾”,保定的“拼音书报社”,北京的《拼音官话书报》,劳乃宣在南京举办的“简字半日学堂”,赵炳燐等在北京成立的“简字研究会”……其间也曾引起南北音之争。

2、注音字母运动

民国元年(1911)辛亥革命后,立即召开了中央临时教育会议,研究文字改革问题。但此前在各种方案推行中,特别是在《官话字母》的北方音和南方方言方案的争论中,大家已经明白,国语不统一是拼音文字推行的一大障碍,因此在当时的会议上提出了“采用注音字母案”。并于1913年成立了“读音统一会”。一个多月后形成了“记音字母”,在“记音字母”外又指令搜集了一些简单的古汉字,从中选出一套不易和通用汉字相混的符号作为“注音字母”19133月讨论通过,191811月公布使用,1920年教育部训令全国各国民学校,将初级小学国文改为语体文,规定教学字母,统一国语读音,其后形成了推行注音符号的热潮。

3、国语罗马字运动

1918年钱玄同发表了《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提出汉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的看法,促进了人们对汉字的关注和讨论。1923年讨论达到高潮,《国语月刊》出版了特刊号“汉字改革”特刊上发表了赵元任的《国语罗马字研究》。同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召开第五次常年大会,提出了“请组织国语罗马字研究委员会案”,不久成立了“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决定通过“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同年11月公布。1928年再由教育部(后改大学院)926日正式公布。原方案是以独立文字而制定的,但由于一些人的反对,始终未得推行。其后产生了“拉丁化新文字”,二者曾展开过激烈地论辩。

4、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拉丁化新文字”是由瞿秋白留苏期间在当时苏联拉丁化运动的影响下写成的《拉丁化中国字》。经他再度去苏后和吴玉章及苏联汉学家等共同研究修改写成了《中国拉丁字母》草案。1931年在苏联各民族新文字审议委员会通过。同年在海参崴召开了“中国新文字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文字拉丁化的原则和规则》在华侨中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扫盲的拉丁化运动。

193312月鲁讯和蔡元培等680多位知名人士联和发表了《我们对推行新文字的意见》。他说:“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关头,我们必须教育大众组织起来解决困难。但是教育大众的工作,开始就遇到了一个绝大难关。这个难关就是方块汉字”19341937三年间,先后在上海、北京、天津、太原、开封、重庆、昆明、汉口、长沙、南京、无锡、宁波等地成立了七十多个新文字研究团体。在此期间出版书籍六十多种。(二十万册以上)期刊三十多种。还有四十多种报刊和杂志登载过提倡拉丁化的文章,或出版专号。有37种刊物采用拉丁化新文字的报头。

1932年传到了转战南方八省的新四军,其后普及于新四军。

抗日战争时期,在上海48所难民收容所举办了一百多个难民新文字班。

19381月,“陕甘宁边区新文字促进会”成立。并创办了刊物。

1940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同年10月“陕甘宁边区新文字协会”成立。推举毛泽东、吴玉章、徐特立等为名誉主席团。建议政府宣布“边区政府在法律上给予新文字合法地位。凡是写报告,递呈子,记账、打收条、通信等用新文字跟用汉字在法律上有同等效力”。并宣布边区政府的法令、公告等主要文件,一律一边印新文字一边印汉字。拉丁化运动在解放前就已掀起高潮了。

建国后的第十天194910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吴玉章在成立会报告中说“中国文字必须改革,这是多数研究中国文字和从事中国教育人们的共同意愿”。又说“该会成立的目地是系统研究和试验文字改革的办法”。

19522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马叙伦传达了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形式应该是民族的;字母和方案要根据现有汉字来制定”。

19541223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吴玉章指出,过去文字改革工作停留在研究工作上,今后要走到人民中间去。1958年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其后更广泛地在全国宣传办报推广。可见中央对汉字改革的热情和支持。从目前说“汉语拼音方案”方案仅在小学教学中应用并在字典中标音,从汉字改革方面看进展不大。1986年改“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为“中国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其后虽也有人提出过改革方案或办法,但都未得到试用,从目前看,再提起文改,似已无人知晓了。

 




阅读:
录入:赓文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汉字优化整理方案附件2

下一篇:汉字优化整理方案附件10
相关文章       汉字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