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因为“罗马化的汉字”,不具有以上“三点特性”,所以,不能实现“无缝转换”,就必然不能被人们接受。以上所讲的两点“道理”,就是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这两个客观规律,就决定了,虽然中国与西方各国交往了2000年,但是,西方国家却一直不能使用中国汉字,中国也一直不能使用西方的拼音字母文字。
评:所谓“罗马化的汉字”,与“汉字罗马化”是否同一概念?汉字是用来表示汉语的,罗马文字能否表示汉语?如果能,应当叫“汉语罗马化”,能够表示汉语的罗马文字,也就成了新的罗马汉字,这些罗马汉字与原有汉字之间既有区别又联系,却并非同一体式。不同体式之间的转换才叫“转换”,且能转换得天衣无缝,才叫“无缝转换”;如果转换得天衣有缝,有过之而无不及,或无过之而有不及,应当叫“有缝转换”。所谓“新体汉字”与“旧体汉字”之间的“转换”,究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还是无过之而有不及?就上述“7点共性”来看,肯定不是“无缝转换”。倘若真的是“无缝转换”,且又是“同一体式”,那就更加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多此一举了!
议:作者将所谓“三点特性”、“两点道理”说成是“语言文字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在下实在不敢恭维,充其量不过是以主观代替客观,以谬误冒充真理而已,“必然不能被人们接受”。因其并非所谓“客观规律”,也就决定不了东西方国家之间的语言文字能否互相使用。可以说,既然各国、各民族之间的语言文字是可以互相标译和翻译的,那就具有互相转换的可能性,只不过尚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之中,尚未“转换”到位而已!
原文:“汉字罗马”派,不知道这两点基本道理,错误地认为,“罗马化的汉字”行不通的原因,不是归咎于他们违背了汉语、汉字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是归咎为保守者的反对和人民群众的传统习惯的阻碍。
评:“汉字罗马派”(权且这样称呼),不认为上述“两点”有什么道理,它的所谓“道理”就是想方设法阻碍科技进步,因此不值得一提!按作者所说,既然“罗马化的汉字”至今也没有转换出来,那就不存在所谓“行得通”还是“行不通”的问题,尚没有实现的东西,怎么就武断地说“行不通”了呢?
议:即使真有“汉字罗马派”,也并没有违背什么“汉语、汉字发展的客观规律”,那不过是有人杜撰的所谓“规律”而已!或许“汉字罗马派”了解汉语、汉字及其客观规律的程度,并不亚于那些“非汉字罗马派”。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连汉语、汉字都不懂得的人,怎么去研究“罗马汉字”?连汉语、汉字都不精通的人,怎么去否定“罗马汉字”?至于“归咎为保守者的反对和人民群众的传统习惯的阻碍”,那不过是无中生有的主观臆断,并非科学现实。现实是,“罗马化的汉字”已经通过汉语拼音和汉字编码的使用而初露端倪,并且大受欢迎(当然除了“保守派”之外)。
原文:所以,为了排除推行“汉字罗马化”的思想阻力,他们就大力编造和宣传错误的“理论”,来误导人们。直到今天,在语言文字教科书、字典、文稿、报刊、杂志、等等之中,错误的语言文字理论,仍继续误导着人们。“理不明,事不成”、“不破不立,不塞不流”。所以,为了使汉语、汉字得到正常发展,就必须认真进行一番理论上的研究和探讨,以便建立正确的语言文字“学说”,清除错误的语言文字“胡说”。
评:可以说,“汉字罗马化”是一个新概念,新事物,从诞生到发展必须克服一切阻力,边研究、边宣传那是笃定的了。置于他们的“理论”是真理还是谬误,是正导还是误导,不消作者来胡乱定义,而是需要社会实践来检验的东西。
议:直到今天,语言文字理论百花齐放,无论正确还是错误,都是需要人们自主鉴别的,而无须有谁来越俎代庖。“理不明,事不成”、“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为了使汉语、汉字得到正常发展,就必须认真进行一番理论上的研究和探讨”——说得不错。但你一下子就将“汉字罗马派”封了口,就剩你一家之言,还怎么“研究和探讨”?我看应当清除的,恰似那些杜撰的所谓“客观规律”,生编硬造的所谓“新体汉字”,那才是干扰了汉语、汉字的正常发展,才是错误的语言文字的“胡说”,不值得采信!
原文:“汉字罗马字化”的改革,是受了西方错误的“语言文字学”误导的结果。西方人创建的“语言文字学”,是以他们的“以多音节词为基础的语音单载的语言”和与此类语言所对应的拼音字母文字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并带有殖民思想的偏见。所以,他们所建立的“语言文字学”,就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带有很多错误观点。所以,并不能正确指导各国的语言文字的改革和发展。西方的“语言文字学”,其实根本算不上“理论学说”。他们虽然承认人类语言是发展变化的,但是没有给出变化发展的正确原因、过程和方向。只按语言的表面现象做了表述和武断地乱下结论:1、按语言的形态进行分类,分成:孤立语、黏着语、曲折语、多式综合语。2、按语言之间的某一特征,推断语言之间有亲属关系,于是就做出了一个语言谱系:汉藏语系、闪含语系、阿尔泰语系、乌戈尔---芬兰语系、南岛语系、班图语系、达罗 毗荼语系。3、对他们的语言单词的性质和语法,进行说明。西方的这类“语言文字学”,没有说明世界上各种语言的纵向发展的区别和关系,以及他们的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也没有说明世界上各种文字不同和变化发展的客观原因,以及规律。它不能回答,“东西方交往几千年了,为什么西方各国不能用汉字作为他们的文字,中国也不能用他们的文字取代汉字?”
评:“汉字罗马化”的改革(注意,改革是褒义词),怎么就受了西方“语言文字学”的误导呢?西方人创建的语言文字学,是基于西方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研究出来的,当然是对人家自己语言和文字的客观反映,你凭什么说人家是错误的呢?而且连“理论学说”都“根本算不上”?未免有点夜郎自大,目中无人了吧?任何理论学说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或许人家的理论学说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毛病,但也不消作者来彻底否定。
议:西方语言文字的功能作用及其发展变化,有人能够认识并且总结出来,形成“理论学说”,来指导或者影响其他语言文字的改革创新,没有什么不好。要求西方语言文字学来“说明世界上各种语言的纵向发展的区别和关系,以及他们的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说明世界上各种文字不同和变化发展的客观原因,以及规律”不过是强人所难,欲加之“最”,以此当作人家的短之处来指责,却是一种自不量力的吹毛求疵。
再议:至于让人家回答“东西方交往几千年了,为什么西方各国不能用汉字作为他们的文字,中国也不能用他们的文字取代汉字?”,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吗?既然“嫦娥奔月”可以变成“卫星上天”,无线电波可以纵横宇宙,中国语言文字拉丁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伟大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
原文:处在人类语言发展过程的第二阶段的西方语言文字“学者”们,根本没有看到汉语比他们的语言更先进。他们仅仅凭表面现象,看到汉语同人类语言第一阶段的语言相似,就武断地说:汉语也是原始语言,是“娃娃语”,他们的“以多音节词为主的具有复杂的语法的语音单载的语言”,才是最高级的语言。他们的拼音字母文字,才是最先进的文字,汉字是落后的文字,是“哑巴文字”。
评:作者如此信奉和推崇汉语,着实值得称道和庆幸。无论西方学者对中国汉字和汉语如何评价,那都是他们的事情,我们相信自己的语言文字并不低级,而且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文字相媲美,并且比他们的语言文字有诸多高明之处。但希望作者不要像那些怀有偏见的“西方学者”们一样,在抬高自己的同时,贬低他人。世界上的语言文字各有所长,只有不断地取长被短,推陈出新,才能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
议:与汉字一样,拼音字母的文字,自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取其长,克其短,为我所用,就是改革创新。切不要将中、西方语言文字互相对立起来,陷入非此即彼的困境。在面子上争高低,莫不如老老实实地作一番学术和理论研究,来正确(即使不完全正确也不要放弃)指导未来的科学实践。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