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陈蔚松:《说文解字》及《约注》对汉字构形的数量分析

[日期:2009-08-28] 来源:语言文字网  作者:陈蔚松 [字体: ]

四、合        

《说文》五篇下“食”部之后一部,收有合、舍等字,其部首字为三画构成一个三角形 ,许慎《说文》曰:“三合也。从入一,象三合之形。”此三合之字实即“集”之本字。《约注》特别指出:凡物之集合,本无定数,此部首字但象三合者,举三以喻其多也。《史记·律书》云:“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三既为数之成,故古人造字取象焉。凡事物之繁杂者,象其形,悉不过三画。此部首字象三合,也如同气象云气,彡象文饰,川象流水,手象手指,都是以三数概括其余。[5]

《说文》五篇下“入”部最后一字为二入并列,许慎说解此字:“二入也。两从此。” 《约注》特别指出,二入构成之字为本字,两为其孳乳字;如同二入为两一样,二言、二目、二贝、二隹、二禾也都并列成字,而且也分别有相应的孳乳字,如競、瞿、雠、厤等,“盖后增之体,既代初文而兴,沿用成俗,莫之或改,而初文渐废耳。”[6]

   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出,上述二入、二言、二目、二贝、二隹、二禾并列构成的初文虽渐废不用,但以它们为基础而形成的后增之体,即相应的孳乳字,却在现代的繁简字中大量存在;因此,笔者认为,二元并列,构成初文也好;其后发展,作为后增体中的构字部件也好,其特征性的数字信息可以好好利用。

五、与 

1与。现为简体字,然《说文解字》十四篇下“勺部”收录有“与”字,许慎说解:“与,赐予也。一勺为与。”勺、与两字,从小篆字形来看,都可以看出勺器的象形;而现代字形,勺、与两字都有变化。但重要的是,“与”字篆体字形中的数量信息“一”,在现代字体中没有变化,而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是十分有价值的。有一个字谜,谜面:五一集会。谜底是“与”字,“参与”是意义上的联系。而字形方面是利用了“与”字字形的数字信息51(五一)。

2非,与“飞”本为一字。据三体《石经》、《毛公鼎》,非字古文象鸟张开双翅飞举之形。《说文解字》十一篇下“飞部”“非部”紧相连接,许慎说解:“非,违也。从飞下翅,取其相背。”现代楷体,非字已变为横是横、竖是竖的匀整之形,鸟张开双翅飞举之形已不容易看出,但其双翅相背的数量信息仍保存未变,其特征性的形象,往往引起人们不同的想象。

   我们略举实例,分析一下有关“非”字的几个字谜:

相传,纪晓岚在北京做官时,突然接到老母病逝的噩耗,便连忙向乾隆皇帝请了假,回家料理丧事。纪晓岚家在河北献县,他先坐马车由北京到达天津,然后改乘双桅大木船,沿大清河逆流而上。一天,西风大作,阴霾四起,一群水鸟,绕船盘旋,发出声声哀鸣。纪晓岚触景生情,随口念道:“一条大船两根桅,九只水鸟绕船飞。六只落在桅杆上,两只落在船头尾。剩下一只孤零零,落在甲板淌眼泪。”这几句话,不仅道出了当时纪晓岚内心的伤感,同时也是一个字谜。这个字谜的谜底就是:悲。[7] 知道了谜底是“悲”字,我们再对照纪晓岚随口念的几句诗( 谜面),可以看出,“悲”字可以整体想象为逆流而上的双桅大木船的形象,“非”字两排竖画结构象双桅,“心”字弯钩象一条船,而且还加上实景实情:“九只水鸟绕船飞”,“非”字两排三横画象“六只落在桅杆上”,“心”字三点象另外三只鸟:两只在船头船尾,还有一只孤零零,“落在甲板淌眼泪”。这一则字谜如诗如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悲、非、心三个字笔画、部件组合的数字信息。

 还有一个字谜,谜面是:非 。 打一成语。 谜底是: 两面三刀。[8] 这个谜底“两面三刀”从字义上看,是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从字面上看,“两面三刀”正好形象地描绘出“非”字两个三横一竖结构的数字特征。

 

我们了解、掌握、分析汉字笔画、部件的形体及其组合的数学特征、数量关系,可以方便、快捷地反映、表现汉字本身所具有的突出的数字信息特征,确定其象数码。我根据汉字形体构造本身具有的数字特征信息,结合中外学者的探讨和摸索,已逐步提出汉字象数结构系统研究的源头创新思想,提出汉字象数学、汉字数字信息研究的创新理论体系,分析汉字的形体及构造,揭示其数字信息特征,突出反映汉字结构(笔画、部件的形体及其组合)的数学特征、数量关系、数字信息,其技术层面的《全汉字象数输入法》已被授予国家发明专利,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汉字象数结构创新理论、汉字象数输入专利技术的重点突破。全汉字象数码,实现汉字自然的而不是强制的、有理的而不是无理的顺序排列,也可以说是直接简易地使汉字实现十进位制 数字化,由此而用作字典排序码、文献检索码,用作电脑输入码,用作电报码,一种编码,多种用途,实现汉字编码的规范统一。本文前面提到的品、爻、与字,反映、表现其数字信息特征的象数码是:034251。后面字谜涉及的几个字,其象数码是:36、非232、悲23236

 

[参考文献]

 

[1] 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卷一第21页。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

[2] 说文解字约注.卷四第59-60.

[3] [4] 说文解字约注.卷六第73.

[5] [6] 说文解字约注.卷十第20页、第24.

[7] 傅朕等主编.妙联·怪谜与奇闻故事. 110.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4.

[8] 张松林编.一字谜三千条.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陈蔚松,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文献学汉字学及汉字信息学研究

邮编:430079;电话:027-6786799413027139051

E-mailweisongchen@163.com


上一页 [1] [2]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俞步凡:书同文写简怎么写?

下一篇:李公燕:如何促进美国高等教育汉语教学书同文活动
相关文章       第十二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