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去韩国公干,回来感慨万千: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和韩国的同行在一起交流,只有两种语言:普通话和英语。一直讲广东话的她,回来后立刻开始学习普通话。
不单是普通话,一度被冷落的汉字,现在似乎又渐渐开始出现在韩国和越南。这当然是中国近几年迅速发展的结果。中国游客四出攻略,为了从这庞大的旅游市场上分得一块蛋糕,最低限度的汉字就必不可少地出现在这些游客的所过之处。
这也许还只是一个开始。
汉字向中国以外的周边地区扩展,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个“汉字文化圈”。百科全书上对汉字文化圈的解释是:汉字文化圈具体指汉字的诞生地中国以及周边的越南、朝鲜、日本。这些地域历史上完全使用或与本国固有文字混合使用汉字,古代官方及知识分子多使用文言文作为书面语言。汉字文化圈内各国历史上都使用过汉字、本国语言大量借用古汉语词汇,位于东亚地区,其特征是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国民中信仰佛教者众,历史上或现在以汉字作为传播语言和文化载体。
如果各个地区都有自己本来的语言文字,汉字为什么会深刻地影响到它们呢?
在周边地区的文明还在萌发时期,中国已经经过了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形成期。秦、汉两代,由于中国皇帝对于武功的追求,版图扩大,影响力急剧向周边延伸。中国对自己的文化更充满信心与优越感。秦始皇时将越南北部并入版图,设置了象郡。汉武帝时向北方和南方同时扩张,在南方设置了三郡:交趾、九真、日南。在北方设置了四郡:乐浪、临屯、真番、玄菟。将朝鲜半岛北部纳入中国版图。
东汉末,天下大乱,高句丽崛起。中国在晋、南北朝的分裂时期,朝鲜半岛上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逐渐形成。半岛北部由高句丽控制,半岛南部由百济、新罗控制。六世纪以后新罗兴起。高句丽联合百济对付新罗,新罗转而与中原加强联系。
隋唐时,中原帝国对高句丽用兵,扶持新罗。百济和高句丽灭亡后,朝鲜半岛统一在新罗之下。公元668年,唐朝设安东都护府于平壤。朝鲜半岛在政治、经济制度全仿唐制。文化上,创出用汉字来标音的“吏读文”。科举考试指定书籍是儒家经典。大量派遣留学生至长安的太学。
这时,中国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已经超越了秦汉时期以武功为主的层面,不是军事占领,而延伸的层次却更为深远。汉字,就是这个过程最基本的载体。
唐朝在朝鲜半岛设置安东都护府的同时,也在越南设置了安南都护府。
自明朝恢复“册封体制”以后,可纳入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及地区基本确立下来并延续至今,包括李氏朝鲜、琉球(今日本冲绳)、越南及日本。汉文促进了当地用汉字来表记自身语言的发展,日本的假名、朝鲜的口诀、吏读、谚文并非直接从汉字派生出的文字,但其音节文字的特点明显受到汉字的影响。越南的喃字是由汉字派生出的独立文字。
各国逐渐确立了本民族书写规范。但是,直到近代以来这些本民族文书系统才逐渐取代汉文运用于官方文书。上至佛教、儒教,下至筷子、品茶和建筑,生活文化也作为汉字文化圈的共同特征,以中国为中心分布开。
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的向心力减弱,各国对汉字的地位开始怀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采取汉字废止政策,发明并推行本地语言的书面语,以及正式明确地脱离以中国为宗主的附属国关系。
韩国于1948年立法规定禁止在政府公文中使用汉字,1968年韩国更以总统令的方式禁止使用汉字。此后,报章和书本上汉字的比率大幅下降,现在只有书本的封面和报纸的标题使用部分汉字,而内文差不多已经不用汉字了。韩国本来有900字左右的汉字义务教育,不过,李氏朝鲜(朝鲜王朝)的第4代国王世宗所创造的朝鲜文字——谚文(Hangul)被普遍使用,报纸上的汉字使用频率也不高。基于年轻一代接触汉字的机会比老年和中年的一辈少,形成了汉字文盲增多的现象。
至于越南,18世纪由法国传教士亚历山德罗(Alexander de Rhodes)设计的越南国语字被后来统治越南的法国殖民当局在学校中广泛推广,取代了传统的汉字和喃字,使理解汉字的人除老年人和一部分的专家以外变得很少。
今天随着中国内地和香港等地经济快速发展,不论是商务交往还是旅游往来,都让人看到在语言文字上重新互相认识的需要和可能。近年,把汉字作为东亚国际文字的观点也开始出现。那些过去属于汉字文化圈而在近代丢掉了汉字的国家,也逐步意识到汉字的重要性,汉字复活的呼声也开始被倡导。
据统计,1998年到韩国旅游的400多万外国游客当中,有大约70%使用汉字,由于他们不懂只有韩字和英文拼音的路牌所以感到不便。于是韩国文化与旅游部向政府建议解禁汉字的使用,而韩国总统金大中于1999年2月9日签署了总统令,批准路牌和政府公文中使用汉字。
韩国政府表示,由于大部分的古籍均用汉字所写成,重新使用汉字有助于改善人民对历史的了解,也能促进韩国和使用汉字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而人名和同音异意字用汉字来表示也能改善现时同音字的混乱。使用汉字也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中国、日本和东南亚诸国的游客。
此禁令解禁后,随即受到国内维护韩文团体的反对,他们担心汉韩两种文字一起使用会使韩字的地位下降,路牌加汉字的做法减低路牌的可读性,也浪费资金。所以,现在批准使用汉字的范围只有路牌、人名和同音字,其余的汉字语还是必须用韩字书写。(摘自香港《文汇报》;袁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