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在亞洲國家的現況
日本
日本在唐朝時,每次派遣使節到中國,都有學生僧侶同行。譬如著名的留學生有:吉備真備、大和長岡,開元五年來中國,留學十七年,攜帶《唐禮》、《樂書要錄》、《東觀漢記》等書回日本;道昭,於永徽二十年來中國,跟從玄奘學法相宗及禪宗;空海大師和戒明、德清於大曆七年同來中國,學密宗於長安青龍寺。並且戒明和得清二人,將日本聖德太子所著《勝鬘經義疏》、《法華經義疏》傳入中國。唐太宗貞觀十九年,西元六百四十五年,日本孝德天皇即位,建元大化,由玄理等輔佐孝德天皇從事政治改革維新,一切典章制度,都取法於唐朝,史稱大化革新。
直到日本明治維新,開始有廢除漢字的運動。日本於1946年公佈以完全廢除漢字的“常用漢字表”,但始終未能廢除漢字的使用。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政府制定漢字新字體,漢字字數限制等政策。但由於長期受傳統儒家文化的影響,日本實際上,沒有廢除漢字的傾向。至今越是正式的文件,漢字使用的數量越多,因為漢字對於語意的表達,要比拼音字準確清晰。漢字水平,成了日本人素養的指標。漢字目前在日本幾乎成了一個高利潤的產業,譬如有關漢字程度檢測考試的書籍 “漢檢”,以及有關漢字的電視節目,越來越受歡迎。由日本財團法人,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舉辦的漢字認證考試稱“漢撿”,在2008 年有 2,893,071 人參加了考試。日本文部省頒布的學生漢字程度標準:一級,大學畢業生為 6000 個常用漢字,二級,為2958 個漢字。高中畢業生須學會 1945 個漢字。由此可見漢字在日本,仍然擔當著重要的社會運作功能。
韓國
二次世界大戰後,南北韓也出現“廢止漢字,專用諺文”的呼聲,甚至有強力主張繼續使用漢字的大學教授被迫辭職的事。自 1990 年 主張恢復漢字的呼聲越來越普遍。1998 年,全國漢字教育推進總聯合會成立,領導人是李在田,是朴正熙時代的陸軍參謀總長。漢字教育推進總聯合會的主張有以下三項:一,漢字是東亞的通用語。二,韓語應該和日語一樣,使用漢字。三,規定必須在小學進行漢字教學。同時也有反對的聲音,認為“諺文”是可以向世界誇耀的文字。再加上目前負責教育的官員和教職員們,生長於缺乏漢字教育的時代,對推行漢字教育,並不熱心,結果小學的漢字教育,僅由地方政府各自設計。
自 2011 年開始,韓國政府已將學習漢字,列入小學正規課程。而民調顯示,83% 的南韓家長,贊成恢復學習漢字。一般韓國的大學,將漢字測驗程度,列入畢業資格的一部份,二級為2000-2800 個漢字,三級為 1000-1800個漢字。
越南
在十九世紀之前漢字已傳入了越南。在 1945 年之前,越南的學校教育是以漢字為主。1945 年越南民主共合國成立後,越南北部的漢字教育被廢除,採用十九世紀由法國傳教士設計的羅馬字母拼音字。1975 年之前,南越在中等教育課程裏,仍保持漢語教學。1975 年之後,整個越南統一實施羅馬拼音文字教育。直到 2000 年左右,開始有恢復漢字教育的討論。因為越南的歷史文獻,都是漢字傳寫的,而越南的青年國民,無法閱讀自己的文獻。胡志明大學語言學教授高春灝(Cao Xuan Hao)曾說,捨棄了漢字,是越南文化的一大損失。2006 年 7月,越南國家主席陳德良訪問中國時,曾表示恢復漢字教育,對越南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於 2009 年,越南有數十位學者聯名上書教育部,建議漢字須納入中、小學的必修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