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漢字發展的歷史過程
漢字的發展,大致可以分成兩個不同的階段。第一個階段包括發現早期夏朝的陶文(約公元前兩千年),殷商的甲古文,到兩周的金文,或稱鐘鼎文(約公元前一千年),其間經過約一千年的時間。這些所謂的文字是考古學家們自墓葬中發掘出,刻在動物骨骼上、甲殼上、陶器上,或刻鑄在金屬器皿上(如鐘鼎酒器等),或佩帶和飾物上的文字。嚴格的說這些文字只是顯示占卜兇吉、地位尊卑、飾物屬性等的一些符號。如果我們把文字定意為“以平面媒體記錄人類活動和知識交流的工具”,那麼以上的文字只能說是符號了。表達同一種意念的符號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寫法,譬如烏龜的“龜”,有學者收集了三十四個不同像形的龜字,有不同側面的圖形,也有不同正面樣子的(圖-)。可是往往在文獻裏,當介紹漢字的演變時,所舉例證似乎是有規律順勢發展而成的,譬如“馬”字的演化是:自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到楷書,一氣哈成的樣子(圖一)。這樣的陳述其實是不正確的。實際上是自早期夏朝的陶文到後來隸書形成之前,一千年的時間裏,人民對每一個相同的概念,創造了許多不同的圖形(符號)。而每一個圖形只是依當事人當時觀察的角度,所具有的技巧,和想像所刻畫出來的,是完全沒有系統的。可是那些符號,卻累積了許多後來用作字形組合的知識,創造了系統化的隸書和楷書發展的條件。春秋戰國時代,由於儒家文化的傳播,加速了文字媒體化和系統化的功能,促成了當時法家、道家,以及孫子兵法等,能夠以漢字(隸書或篆體)傳寫成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獻。第二個階段是由隸書發展到楷書,也就是自孔子時代到東漢,約從西元前五百年至西元一百年。在這六百年間,華夏民族的社會在文化,如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的興起,和科技(如造紙,書寫工具的改善,冶金術的改良等),農業生產工具及作物品種的改良,交通及交通工具的改善,以及社會制度的規範化,教育的普及等,使文字與社會文化的發展不斷的相互影響,文字的結構和字彙變得越來越豐富並且促成了文字應用上的規範化,奠定了爾後漢字在歷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