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三点·三八(外一则)
谭汝为
“二百五”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它是一种戏称,指傻头傻脑、说话离谱、办事莽撞、总出洋相的人。为什么把这种类型的人称为“二百五”呢?关于“二百五”这个词的来源,民间有多种说法,流行最广的两种说法是:
古代作为货币流通的是金属银锭,俗称元宝,以两为单位。银子以五百两为整数,用纸包好。五百两为“一封”,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半封”跟“半疯”谐音,所以人们把半傻半苶、疯疯癫癫的人戏称为“二百五”。
与银锭同时流通的货币还有中间带方孔的铜钱,戏称为“孔方兄”。铜钱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重量大而零散,使用不便,于是就把一千枚铜钱用彩绳穿成一串,称为“一贯”或“一吊”。一千文钱为一吊,五百文钱为半吊,而二百五十文钱连半吊都不够。于是,“二百五”就是讥讽那种连“半吊子”都不够的人。
歇后语“半吊子的一半——二百五”就是这个意思。“半吊子”跟“二五眼”“二把刀”同义,指人或不通事理、说话随意、举止失当,或知识浅薄、技术粗糙,或做事马虎、有始无终。而“半吊子”的一半“二百五”,那就更差劲,更上不了台面了。
“二百五”这个词在北方大方言区内流行。但在江浙地区尤其在上海,人们却把同样内容说成“十三点”。关于“十三点”,也有多种流俗词源。据被誉为“补白大王”的文史专家郑逸梅考证,“痴”字的笔画为十三画,说某人是“十三点”,就是讽刺他痴头呆脑、不明事理。
在台湾和香港地区,也有一个贬义数字:“三八”。这个词是专门谩骂女性“举止轻浮、做事鲁莽、疯疯扯扯”的詈语。我们在港台电视剧中偶尔会听到“臭三八”“三八婆”等。“三八”这个词也有多重流俗词源。其中一种说法是:清末通商口岸每月八号、十八号、二十八号开关,西方人入关贸易,国人每每在这三个“八号”聚拢围观,看那些不合中华礼仪的西洋人,这叫看“西洋景”。“三八”就成为贬低西洋人的代名词,后发展为谩骂女性的詈词。
港台地区的“三八”,属于社区语言,和大陆“三八妇女节”的“三八”是两码事,二者风马牛不相及。“三八妇女节”源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是舶来的名称。
刘禹锡的“锡”
刘禹锡字梦得,是唐朝著名诗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等名句,就出自他的笔下。长期以来,从教材、选本到工具书,“刘禹锡”的“锡”,都一律被注音为“xī”。其实“锡”为通假字,通“赐”,是“赐予”的意思。《尔雅·释诂》:“锡,赐也。”南开大学
古人“名”与“字”往往语义相应,例如唐人元锡,字君贶;宋人张锡,字贶之。《尔雅·释诂》:“贶,赐也。”徐朝华注曰:“贶(kuàng),赏赐,赠送。”并引《诗经·小雅·彤弓》为证:“我有嘉宾,中心贶之。”元杂剧作家庾天锡,字吉甫,名与字相应,取“天赐吉祥”之意。《水浒传》五十一回,被李逵打死的那个“殷天锡”,应读为“殷天赐”。不用通假字“锡”,而直接写成“赐”的名字,如孔门弟子端木赐,“端木”是复姓,名为“赐”,表字“子贡”。老舍有长篇小说《牛天赐传》,其主人公姓“牛”名“天赐”。
名为“嘉锡”的现代著名学者有两人,即文献目录学家余嘉锡和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卢嘉锡。“嘉锡”之名源于屈原《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赐)余以嘉名”,意为:父亲赐给美好的名字。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其名源自《诗经·大雅·崧高》“锡尔介圭,以作尔宝”。“锡圭”意为“赐给大块宝玉”,比喻难得的人才。总之,“嘉锡”、“锡圭”,以及古今人名中的“锡爵”、“锡珍”、“锡璋”、“锡麒”、“锡麟”、“锡三”、“锡秀”、“锡光”、“锡恩”、“锡履”等,其“锡”均为“赐予”之义,理应读为“cì”;但“xī”的读音古今沿袭,约定俗成,恐难改易。
总之,人名中的“锡”字,绝大多数为通假字,词义当为“赏赐、赠送”之意;但读音似以维持现状为妥。假如某位先生一丝不苟地执行读音规范,在谈话或讲课中坚持读为“刘禹锡(cì)”、“阎锡(cì)山”之类,准得把听者或学生弄糊涂了。这个例子说明:语言规范工作,不宜提出某些硬性规定,强制执行;而应在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基础上,对于具体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动态分析和柔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