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演化是循科學原則的
中華民族的祖先,在這片亞州大陸上,經過五千多年不斷的耕耘,創造了許多驚人的成就,如冶金術,橋樑和宮殿的建築術,家畜品種改良(如雞,鴨,牛,馬等),尤其是水果與花卉的品種,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極重要園藝作物的資源。先民們,當時並沒有當今遺傳育種或物理實驗的科技知識,可是發展的過程,都是符合生物進化或物理驗證原則的。 每一項成就都經過,需求,創新,篩選,適應,等過程,以至成為造福人類社會的產物,而這個程序是不斷向前發展的,是精益求精的。漢字演化的過程也是如此, 漢字由最原始的象形進而注入會意,再加上語音等功能,成為多元化達意的文字。譬如 “日”和“月”都是象形,這兩個字放在一起,就成了會意的“明” 字,在“明”的頭上加上草,就成了“萌”字,而“明”則是當形聲用的了。這樣字形,字音,和字意的組合,直接傳達了,一個具體的信息,這也是拼音字所辦不到的。因此漢字的發展是由簡單的象形,演化成為多元化達意的文字,是由簡而繁的。這樣的演化程序是與生物進化的原則相似的。如果我們看看生物進化的過程,生物是由最原始的水生單細胞細菌,進化到多細胞的藻類和簡單的浮游生物,進而出現魚類,魚類離開了海洋,陸地上的爬蟲類和脊椎動物出現了,終於出現了四肢靈活,器官複雜和頭腦發達的人類。這樣的演化過程,不斷的增加生物個體對生存環境的適應性,以及物種之間在形態和智能上的差異性。因此越是高等的生物,其構造越是細微,越是複雜。但是對於識別與辨認的難易來說,越是高等的生物,特徵越多,則越是容易辨認。相反的,辨別細菌,須有相當的知識和精密的儀器,辨認病毒,那就更難了。對漢字來說,每一個單字都有它的特殊功能。新的字彙是因應當時社會文化的需要而產生的,有它適應的重要價值。如果我們把漢字簡化的手段視為給漢字整容,那麼當醫生要切除某一塊肌肉或組織前,都要對手術後的結果做事先的評估。否則可能會,被整得不成人樣了。給漢字整容,一定要遵守下面的幾個原則:(1)漢字簡化必須顧及文字傳承與延續的能力,使中華文化得以承先啟後,繼往開來,(2)對字體的簡化不可過分強調筆畫的多少,須保持結構的原則,更不可搞得面目全非,(3) 字彙不可簡化,更不可拋棄。因為漢字的字彙是單音字,同音字很多,每個字都表達不同的字意,這也是漢字可超越語言障礙的獨到之處。不常用的字仍須保留在字典裏,因為它們是歷史文化的足蹟,是後人尋根的寶典。因為有了漢字,才有中華民族。中華民族不是與生具來的,是由於漢字超越語言障礙的優越性,及儒家文化的包容性,產生了高度共識和凝聚力而形成的,因此拋棄漢字就是拋棄中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