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郜 峰:语言学 概论 课程 教学
原题: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原则初探
原载:《中国高教研究》 2006 年第8 期
【郜峰】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
“语言学概论”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近年来,有不少教师针对这门课程的特点,对这门课程的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材等多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明确提出:“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语言理论方面的专业素养”。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把握“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原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尽快实现“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的科学化,增进“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研究的持续发展?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提高学生的语言学理论修养水平
根据我们对部分中小学语文教师和部分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他们的语言学理论修养普遍欠缺。这说明高校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在教学中还是侧重“应用”方面的教学,停留在带着学生对语言现象做表面的浅层次的分析,停留在对教材提到的学术理论做一般的介绍说明。而“语言学概论”课程本身具有专业性、基础性和理论性等特点,是从理论上分析、研究人类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因此,“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应该体现出其理论性和研究性。“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应根据其性质、内容和特点,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介绍相应的学术背景,让学生了解该理论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研究现状,提高学生的语言学理论修养。这在教学上涉及% 个问题:一是对语言学理论基本观点的剖析;二是对语言学理论发展的反思;三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所介绍的理论流派做一定的剖析,不要仅仅只是简单地解释其定义,使理论传授变成了名词解释。现在许多高校普遍采用叶蜚声、徐通锵主编的《语言学纲要》,这本书内容很多,信息含量十分丰富。如果能讲清贯穿全书的语言结构的总框架,是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阐述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则对全书内容的解读以及运用这种理论来安排和组织各种语言现象,都是很有帮助和十分合适的。语言学研究在不断发展,语言学理论也是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我们在讲述语言学理论时,应对其发展脉络做一清楚的阐释。向前看,是对前人创建的理论的继承批判和进一步发展;向后看,对后人创建理论具有启发作用和一定贡献。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当前,虽然有许多学者对“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材建设做了一些努力,尽量使教材具有独立的特色,合理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以满足新时代的需要,但与语言实践对语言理论的要求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应在充分吸收传统教材有效内容的基础上,将一些已有公论的现代语言学理论补充到教学内容当中去。我们将近年来汉语语法研究新的趋势及热点问题研究相关的理论如功能理论、认知理论、语法化理论等引入课堂,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使得我们的语言学理论教学与理论发展的前沿保持同步,使学生对语言学理论学习具有新鲜感。
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语言能力
“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质和出色的语言能力,把学生对于母语的语感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上来。所谓语言素质和语言能力是指: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这三个层次不同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训练。特别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言学概论”课程的特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因为根据我们对部分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调查显示,当前在校的大部分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普遍薄弱。我们认为,“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要使学生具有严密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切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做法涉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语料的选取和分析、教师对学生充分的鼓励与引导。长期以来,很多高校的教学一直是教师讲、学生记的“满堂灌”模式。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模式,从积极意义上讲,可以使教学内容条理化、系统化,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语言学概论”课程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不利于训练学生的能力。我们在教学实际中,根据大学生主体意识比较强,凡事愿意积极参与的特点,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授课教师有计划地合理地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讨论,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阅读、分析和反思;课堂外,指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查阅相关的参考资料,这样做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教会了学生如何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电子资源,为以后进行初步的学术研究打下良好基础。语言学的许多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需要用语料去说明。由于“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抽象、枯燥,很多教师为了获得较好的课堂效果,选取语料时比较注意其趣味性。但我们认为,语料选取更要考虑到它能否更好更合适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有两种语料,我们在“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应引起注意:一是对我们身边的语言现象分析,二是陌生语言材料的分析。身边的语言现象因为其熟,学生往往视而不见,引入课堂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惊奇,会使他们认识到语言研究就在自己身边;陌生的语言材料,因为其不熟悉,会对学生的大脑构成刺激,会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使学生在“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学习上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有长远的进步,关键还在于授课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充分鼓励。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的问题:对语言学基本理论的解读,对语言学研究方法的探讨,对具体语言现象的剖析,对语言发展和语言学发展的阐释。对每一方面,教师都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其精髓。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掌握要做到精深广博,对每一方面的知识都有自己独到的深切的体会。只有做到这些,教师才有可能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指导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给予充分的鼓励和关注。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要迷信书本和教师的讲解,要勤于独立思考,勇于发现问题。在分析问题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具体的语言现象。如很多语言都有歧义现象,要让学生具有学术平等意识,鼓励他们解决问题时敢于提出自己的结论。
三、提高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水平
很多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已经注意到当前大学生的写作水平令人担忧,而学生语言学论文的写作水平尤其薄弱。据我们的初步调查,高师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很少有乐意选择语言类题目来做自己毕业论文的。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学论文写作水平,是当前“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除了讲解语言学知识之外,还应讲授论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学术论文的写作对内容和格式都有一定的要求。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和教学的具体情况,把学术论文写作知识和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使学生的写作水平真正有所提高,除了在课堂上讲解论文格式和一般写法外,平时还要指导学生注意学术积累、加强学生写作训练和教育学生树立学术规范意识。对学生来说,学术积累就是对教学内容和课外阅读材料的批判吸收,就是要在教材中、在教师的讲解中、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们提倡学生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记录。我们教育学生,使他们认识到:在语言学发展的历史中,后来的学者对前人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深入挖掘推动语言学理论发展的情况,不乏其例。我们要引导并培养学生,只要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丰富的基本分析方法,是能够发现问题和恰当地解决问题的。学生的任何能力都是在实践中获得和不断提高的。指导学生进行学术论文写作要循序渐进。既要克服以前“满堂灌”教学模式忽视练习的做法,也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心理。要使学生真正提高论文写作水平,应该从一开始就增强学生的学术规范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著名的学术论文作为范例在课堂上讲解,从内容到形式一一剖析,并针对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和学生存在的问题重点讲解;也可以分析学生自己的论文,这样对学生来说,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鉴于授课时数的限制,可以举办一些关于专业研究和学术规范的专题讲座作为对教学的补充。总的说来,要不断提高“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提高学生语言素质和语言能力的教学目标,就应该在教学中逐步确立正确的教学原则。进而根据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学科建设的需要,以及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水平,兼顾上述& 个原则的要求,不断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路,使“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逐步实现科学化。
参考文献
() * 曾毅平+“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的若干问题(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 吕叔湘+ 漫谈语法研究( ,*+ 中国语文- )./!($))+(& * 彭泽润+ 素质教育和“语言学概论”的学科建设( ,* + 语文建设- )...($
)+(" * 邵敬敏+ 现代汉语通论(0*+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 宋宣+ 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想发微(0*+ 成都:巴蜀书社,
$$"+(% * 叶蜚声- 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0*+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叶继元+ 学术规范通论(0*+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