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青年报针对语言规范问题作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在2201名参与者中,81.0%反对将北京的国际译名定为“Peking”,赞成的比例仅为10.7%。对此有学者提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一个国家在对外交往中应该注重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够以自身独立的特色平等地与世界对话。”(《中国青年报》3月24日)
众所周知,旧中国是一个半自主的国家,在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都没有完全的独立性。一个极端的表现是,连一些地名等专有名词,在国际上的命名权,都为外国人所掌握。无论是“福尔摩萨”(台湾),还是“艾佛勒斯峰”(珠穆朗玛峰),都是屈辱的历史见证。今天,这类名称基本上已被更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也随之不断得以增强。
北京的旧译名“Peking”,是摒弃还是继续保留,近年来也成了舆论焦点。由于“Peking”一词的使用,涉及到众多的历史事物,让这个问题有些复杂。笔者以为从法理上来讲,改以汉语拼音来拼写北京,是不应有任何异议的,尤其是在新的文档、信息中。因为无论是我国的法律,还是联合国的决议,对此都已有明确规定。
但是,对用汉语拼音拼法来译写北京,我们必须清楚一点,即它只是对拼写的规范标准,并且是近二三十年才作出的。不能作为对翻译的要求,也不具有历史回溯力。
说得再清楚点,不使用拉丁字母的国家,不能要求他们在写北京时,也要拼成“Beijing”。历史文献中提到“北京人”、“北京大学”等,用的“Peking”我们也不能“改正”。
在笔者看来,汉语拼音方案能被国际组织所认可,并被确定为拼写汉语地名的国标,固然有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比过去的“韦氏拼音”等更科学,也更适用于信息化社会的“批处理”。说句可能让一些人不满的话,我们今天用“Beijing”取代“Peking”,其实主要只是为了规范和方便,与自信心、软实力并没多大关系。
近年来我国在国际场合上,对汉语拼音方案的推广,力度比以前大了不少。毫无疑问,这反映了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提升。但是我们不能错误地以为,要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就非得让汉语拼音词汇,乃至汉字的音译占据更多“疆土”。事实上,中国地名即使按国际标准,也不都是汉字的音译。比如很多爱国者未必知道,“珠穆朗玛”的拼法,是“Qomolangma”。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笔者以为是有道理的。不过,“民族的”,应主要指保持特色,“世界的”不能靠强求。就像中国的龙文化,需要继承和弘扬,但主张将龙的英文名,也改成汉语拼音“long”,只能说是狂热和自恋了。“宫保鸡丁”的“宫保”,是可以直接用拼音的,但如果连“鸡”都要用音译,难道不是“无知者无畏”吗?
回到中国地名的译写上来,其实“Peking”的拼法,本身并无屈辱可言,它只是个历史的符号,不太合现今的国标而已。美国的国名在日本,一直被写成“米国”,美国人从未为“自信”,要求日本换个译法。我们对既有的包含“Peking”的词汇,比如“北京烤鸭”等的英文名,为什么不能历史地、辩证地处理,让两种译法先并存,再逐渐过渡统一呢?那种因为汉语拼音已是国标,而一味要求将“China”改为“Zhonghua”的思维,已超出了文化自信本身的含义,倒象是一种炫耀的虚荣,会贻笑大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