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用古代诗词韵脚证明“梗、曾、通”同摄

[日期:2013-04-10] 来源:百度空间  作者:王义然 [字体: ]

用古代诗词韵脚证明“梗、曾、通”同摄

 

王义然

 

按照现代普通话读音,“梗”字和“曾”字,韵母都是eng,没有丝毫区别。因而,从汉语音节的要素构成上考察二者的韵类归属,无论是韵摄还是等的归属,都应当是完全相同的。

“通”字的读音韵母是ong,而ong这个韵母在汉语拼音方案的韵母表上,用注音符号ㄨㄥ标注其读音,与ueng的标注相同。这就是说,ong这个韵母的实际读音,可视为介音u与开口呼韵母eng的结合,等同于ueng。因而,“通”字的读音与“梗、曾”二字的读音,都含有相同的开口呼韵母eng。按笔者在《介音论》一文界定的韵摄概念,凡是在韵文中能同作韵脚一起押韵的字,都属同一个韵摄;区别此韵摄与彼韵摄的唯一标志,就是开口呼韵母(单纯韵母),凡是读音含有相同的开口呼韵母的字,都属同一个韵摄。据此可断言,“通”字与“梗、曾”二字应属同一个韵摄。只是“梗、曾”二字的读音不含介音,属于一等韵,而“通”字的读音含有介音u,属于三等韵。

看起来,问题并不复杂。但令人费解的是,被学界奉为至宝的《韵镜》按十六韵摄编制等韵图。十六韵摄中有一个“梗”摄、一个“曾”摄和一个“通”摄。这种划分虽然谁也没有讲出其中道理,但却迷惑了古今中外不少学子。笔者撰写此文的目的就通过对古代诗词韵脚的归纳,证明十六韵摄划分中的“梗”摄、“曾”摄和“通”摄本属同一个韵摄。让读者通过若干诗词押韵实例,看清《韵镜》十六韵摄划分严重脱离汉语语音实际的根本错误,洞悉传统音韵学附会《韵镜》错误的错误。

本文以《全唐诗》为基本研究资料,以先秦作品《诗经》和《楚辞》作辅助。所使用的证明方法是简单枚举归纳法。具体论证步骤是:1、收集用“梗”字作韵脚的诗篇,归纳属于“梗”摄的汉字;2、收集用“曾”字作韵脚的诗篇,归纳属于“曾”摄的汉字;3、收集用“通”字作韵脚的诗篇,归纳属于“通”摄的汉字;4、对“梗”摄字和“曾”摄字进行对比分析,用既属于“梗”摄又属于“曾”摄的字的存在,证明“梗”摄和“曾”摄本属同一个韵摄;5、收集用“通”摄字与“梗、曾”摄字同作韵脚的诗篇,用此类诗文的存在,证明十六韵摄中的“梗、曾、通”三摄本属同一个韵摄。以下是全部证明过程:

 

 

一、用“梗”字作韵脚的诗篇

 

    在《全唐诗》中,用“梗”字作韵脚的诗作共四篇,全部列示在此:

    1.1、卷390_12 【咏怀二首】李贺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全诗韵脚依次是:

“陵、井、影、梗、顶”。

 

    1.2、卷236_52 【苦雨忆皇甫冉】钱起

凉雨门巷深,穷居成习静。独吟愁霖雨,更使秋思永。

疲痾苦昏垫,日夕开轩屏。草木森已悲,衾帱清且冷。

如何游宦客,江海随泛梗。延首长相思,忧襟孰能整。

全诗韵脚依次是:

“静、永、屏、冷、梗、整”。

 

    1.3、卷336_20 【秋怀诗十一首】韩愈

秋气日恻恻,秋空日凌凌。上无枝上蜩,下无盘中蝇。

岂不感时节,耳目去所憎。清晓卷书坐,南山见高棱。

其下澄湫水,有蛟寒可罾。惜哉不得往,岂谓吾无能。

离离挂空悲,戚戚抱虚警。露泫秋树高,虫吊寒夜永。

敛退就新懦,趋营悼前猛。归愚识夷涂,汲古得修绠。

名浮犹有耻,味薄真自幸。庶几遗悔尤,即此是幽屏。

今晨不成起,端坐尽日景。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冏冏。

丧怀若迷方,浮念剧含梗。尘埃慵伺候,文字浪驰骋。

尚须勉其顽,王事有朝请。

全诗韵脚依次是:

“凌、蝇、憎、棱、罾、能、警、永、猛、绠、幸、屏、景、冏、梗、骋、请”。

 

    1.4222_8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杜甫

相国生南纪,金璞无留矿。

仙鹤下人间,独立霜毛整。矫然江海思,复与云路永。

寂寞想土阶,未遑等箕颍。上君白玉堂,倚君金华省。

碣石岁峥嵘,天地日蛙黾。退食吟大庭,何心记榛梗。

骨惊畏曩哲,鬒变负人境。虽蒙换蝉冠,右地恧多幸。

敢忘二疏归,痛迫苏耽井。紫绶映暮年,荆州谢所领。

庾公兴不浅,黄霸镇每静。宾客引调同,讽咏在务屏。

诗罢地有馀,篇终语清省。一阳发阴管,淑气含公鼎。

乃知君子心,用才文章境。散帙起翠螭,倚薄巫庐并。

绮丽玄晖拥,笺诔任昉骋。自我一家则,未缺只字警。

千秋沧海南,名系朱鸟影。归老守故林,恋阙悄延颈。

波涛良史笔,芜绝大庾岭。向时礼数隔,制作难上请。

再读徐孺碑,犹思理烟艇。

全诗韵脚依次是:

“整、永、颍、省、黾、梗、境、幸、井、领、静

屏、省、鼎、境、并、骋、警、影、颈、岭、请、艇”。

 

    1.5、卷39_9 【赞德上越国公杨素】陈子良

君侯称上宰,命世挺才英。本超骐骥足,复蕴风云情。

摅藻掞锦绮,育德润瑶琼。已踵四知举,非无三杰名。

济世同舟楫,匡政本阿衡。雍容入青琐,肃穆侍丹楹。

桂宫擅鸣佩,槐路独飞缨。高门罗虎戟,绮阁丽雕甍。

金樽酌湛湛,歌扇掩盈盈。匈奴轶燕蓟,烽火照幽并。

天子命薄伐,受脤事专征。七德播雄略,十万骋行兵。

雁行蔽虏甸,鱼贯出长城。交河方饮马,瀚海盛扬旌。

拔剑倚天外,蒙犀辉日精。弯弧穿伏石,挥戈斩大鲸。

鼓鼙朝作气,刁斗夜偏鸣。六郡多壮士,三边岂足平。

岭云朝合阵,山月夜临营。胡尘暗马色,芳树动笳声。

关云未尽散,塞雾常自生。川长蔓草绿,峰迥杂花明。

小人愧王氏,雕文惭马卿。滥此叨书记,何以谢过荣。

高山徒仰止,终是恨才轻。

    全诗韵脚依次是:

    英、情、琼、名、衡、楹、缨、甍、盈、并、征、兵、城、旌、精、鲸、鸣、平、营、声、生、明、卿、荣、轻”。

    此文属于一韵到底的篇章。韵脚中虽然未含“梗”字,但其中的“并”字与“梗”一起押韵,属于“梗”摄,故其他韵脚字也都属于“梗”摄。

 

    以上五首诗所含“梗”摄不重复汉字:

    “梗、陵、井、影、顶、静、永、屏、冷、整、凌、蝇、憎、棱、罾、能、警、猛、绠、幸、景、冏、骋、请、颍、省、黾、境、领、鼎、并、颈、岭、艇、英、情、琼、名、衡、楹、缨、甍、盈、征、兵、城、旌、精、鲸、鸣、平、营、声、生、明、卿、荣、轻

 

 

 

二、用“曾”字作韵脚的诗篇

 

    2.1、卷126_63 【韦给事山居】王维

幽寻得此地,讵有一人曾。大壑随阶转,群山入户登。

庖厨出深竹,印绶隔垂藤。即事辞轩冕,谁云病未能。

    全诗韵脚依次是:“曾、登、藤、能”。

 

    2.2、卷338_20 【永贞行】韩愈

四门肃穆贤俊登,数君匪亲岂其朋。

郎官清要为世称,荒郡迫野嗟可矜。

湖波连天日相腾,蛮俗生梗瘴疠烝。

江氛岭祲昏若凝,一蛇两头见未曾。

怪鸟鸣唤令人憎,蛊虫群飞夜扑灯。

雄虺毒螫堕股肱,食中置药肝心崩。

左右使令诈难凭,慎勿浪信常兢兢。

吾尝同僚情可胜,具书目见非妄征,

嗟尔既往宜为惩。

全诗韵脚依次是:

“登、朋、称、矜、腾、烝、凝、曾、憎、灯、肱、崩、凭、兢、胜、征、惩”。

 

    2.3、卷362_29 【牛相公见示新什,谨依本韵次用以抒下情】刘禹锡

剧韵新篇至,因难始见能。雨天龙变化,晴日凤鶱腾。

游海惊何极,闻韶素不曾。惬心时拊髀,击节日麾肱。

符彩添隃墨,波澜起剡藤。拣金光熠熠,累璧势层层。

珠媚多藏贾,花撩欲定僧。封来真宝物,寄与愧交朋。

已老无时疾,长贫望岁登。雀罗秋寂寂,虫翅晓薨薨。

羸骥方辞绊,虚舟已绝縆。荣华甘死别,健羡亦生憎。

玉柱琤瑽韵,金觥雹凸棱。何时良宴会,促膝对华灯。

全诗韵脚依次是:

“能、腾、曾、肱、藤、层、僧、朋、登、薨、縆、憎、棱、灯”。

 

    2.4、卷572_29 【即事】贾岛

索莫对孤灯,阴云积几层。自嗟怜十上,谁肯待三征。

心被通人见,文叨大匠称。悲秋秦塞草,怀古汉家陵。

城静高崖树,漏多幽沼冰。过声沙岛鹭,绝行石庵僧。

岂谓旧庐在,谁言归未曾。

全诗韵脚依次是:

“灯、层、征、称、陵、冰、僧、曾”。

 

    2.5、卷704_25 【题东林寺元祐上人院】黄滔

庐阜东林寺,良游耻未曾。半生随计吏,一日对禅僧。

泉远携茶看,峰高结伴登。迷津出门是,子细问三乘。

全诗韵脚依次是:

“曾、僧、登、乘”。

 

    2.6、卷339_29【送侯参谋赴河中幕(侯继时从王谔辟)】韩愈

忆昔初及第,各以少年称。君颐始生须,我齿清如冰。

尔时心气壮,百事谓己能。一别讵几何,忽如隔晨兴。

我齿豁可鄙,君颜老可憎。相逢风尘中,相视迭嗟矜。

幸同学省官,末路再得朋。东司绝教授,游宴以为恒。

秋渔荫密树,夜博然明灯。雪径抵樵叟,风廊折谈僧。

陆浑桃花间,有汤沸如蒸。三月崧少步,踯躅红千层。

洲沙厌晚坐,岭壁穷晨升。沈冥不计日,为乐不可胜。

迁满一已异,乖离坐难凭。行行事结束,人马何蹻腾。

感激生胆勇,从军岂尝曾。洸洸司徒公,天子爪与肱。

提师十万馀,四海钦风棱。河北兵未进,蔡州帅新薨。

曷不请扫除,活彼黎与烝。鄙夫诚怯弱,受恩愧徒弘。

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又欲面言事,上书求诏征。

侵官固非是,妄作谴可惩。惟当待责免,耕劚归沟塍。

今君得所附,势若脱鞲鹰。檄笔无与让,幕谋识其膺。

收绩开史牒,翰飞逐溟鹏。男儿贵立事,流景不可乘。

岁老阴沴作,云颓雪翻崩。别袖拂洛水,征车转崤陵。

勤勤酒不进,勉勉恨已仍。送君出门归,愁肠若牵绳。

默坐念语笑,痴如遇寒蝇。策马谁可适,晤言谁为应。

席尘惜不扫,残尊对空凝。信知后会时,日月屡环縆。

生期理行役,欢绪绝难承。寄书惟在频,无吝简与缯。

全诗韵脚依次是:

“称、冰、能、兴、憎、矜、朋、恒、灯、僧、蒸、层、升、胜、凭、腾、曾、肱、棱、薨、烝、弘、登、征、惩、塍、鹰、膺、鹏、陵、仍、绳、蝇、应、凝、縆、承、缯”。

 

    以上六首诗所含“曾”摄不重复汉字:

    “曾、登、藤、能、朋、称、矜、腾、烝、凝、憎、灯、肱、崩、凭、兢、胜、征、惩、层、僧、薨、縆、棱、陵、冰、乘、兴、矜、恒、蒸、升、凭、弘、塍、鹰、膺、鹏、仍、绳、蝇、应、承、缯”。

 

 

三、用“通”字作韵脚的诗篇

 

    3.1198_99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岑参

相府征墨妙,挥毫天地穷。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

潇湘在帘间,庐壑横座中。忽疑凤凰池,暗与江海通。

粉白湖上云,黛青天际峰。昼日恒见月,孤帆如有风。

岩花不飞落,涧草无春冬。担锡香炉缁,钓鱼沧浪翁。

如何平津意,尚想尘外踪。富贵心独轻,山林兴弥浓。

喧幽趣颇异,出处事不同。请君为苍生,未可追赤松。

全诗韵脚依次是:

“穷、功、中、通、峰、风、冬、翁、踪、浓、同、松”。

 

    3.2569_30 【赠花】李群玉

酒为看花酝,花须趁酒红。莫令芳树晚,使我绿尊空。

金谷园无主,桃源路不通。纵非乘露折,长短尽随风。

    全诗韵脚依次是:

“红、空、通、风、”。

 

    3.388_2 【奉和圣制喜雪应制】张说

圣德与天同,封峦欲报功。诏书期日下,灵感应时通。

触石云呈瑞,含花雪告丰。积如沙照月,散似面从风。

舞集仙台上,歌流帝乐中。遥知百神喜,洒路待行宫。

全诗韵脚依次是:

“同、功、通、丰、风、中、宫”。

 

    3.4、卷17_55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东蛮】柳宗元

东蛮有谢氏,冠带理海中。已言我异世,虽圣莫能通。

王卒如飞翰,鹏鶱骇群龙。轰然自天坠,乃信神武功。

击虏君臣人,累累来自东。无思不服从,唐业如山崇。

百辟拜稽首,咸愿图形容。如周王会书,永永传无穷。

睢盱万状乖,咿嗢九译重。广输抚四海,浩浩知皇风。

歌诗铙鼓间,以壮我元戎。

全诗韵脚依次是:

“中、通、龙、功、东、崇、容、穷、重、风、戎”。

 

    3.5、卷45_2 【落成会咏一首】陈元光

泉潮天万里,一镇屹天中。筮宅龙钟地,承恩燕翼宫。

环堂巍岳秀,带砺大江雄。轮奂云霄望,晶华日月通。

凌烟乔木茂,献宝介圭崇。昆俊歌常棣,民和教即戎。

盘庚迁美土,陶侃效兼庸。设醴延张老,开轩礼吕蒙。

无孤南国仰,庶补圣皇功。

全诗韵脚依次是:

“中、宫、雄、通、崇、戎、庸、蒙、功”。

 

    3.6、卷20_61 【相和歌辞·东武吟】李白

好古笑流俗,素闻贤达风。方希佐明主,长揖辞成功。

白日在高天,回光烛微躬。恭承凤凰诏,焰起云萝中。

清切紫霄迥,优游丹禁通。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

乘舆拥翠盖,扈从金城东。宝马丽绝景,锦衣入新丰。

倚岩望松雪,对酒鸣丝桐。因学扬子云,献赋甘泉宫。

天书美片善,清芬播无穷。归来入咸阳,谈笑皆王公。

一朝去金马,飘落成飞蓬。宾友日疏散,玉尊亦已空。

才力犹可倚,不惭世上雄。闲作东武吟,曲尽情未终。

书此谢知己,吾寻黄绮翁。

全诗韵脚依次是:

“风、功、躬、中、通、虹、东、丰、桐、宫、穷、公、蓬、空、雄、终、翁”。

 

以上六首诗所含“通”摄不重复汉字:

“穷、功、中、通、峰、风、冬、翁、踪、浓、同、松、红、空、丰、宫、龙、东、崇、容、重、戎、雄、庸、蒙、躬、虹、桐、公、蓬、终、翁”

 

 

四、“梗”摄字与“曾”摄字的比较

 

    把前文归纳的“梗”摄字与“曾”摄字列示在此,以便比较观察分析:

    1、“梗”摄字:

    “梗、陵、井、影、顶、静、永、屏、冷、整、凌、蝇、憎、棱、罾、能、警、猛、绠、幸、景、冏、骋、请、颍、省、黾、境、领、鼎、并、颈、岭、艇、英、情、琼、名、衡、楹、缨、甍、盈、征、兵、城、旌、精、鲸、鸣、平、营、声、生、明、卿、荣、轻

    2、“曾”摄字:

“曾、登、藤、能、朋、称、矜、腾、烝、凝、憎、灯、肱、崩、凭、兢、胜、征、惩、层、僧、薨、縆、棱、陵、冰、乘、兴、矜、恒、蒸、升、凭、弘、塍、鹰、膺、鹏、仍、绳、蝇、应、承、缯”。

3、既属“梗”摄又属“曾”摄的汉字:

“陵蝇、憎、棱、征”。

 

认真观察分析可以发现,“陵、蝇、憎、棱、征”五字,既可以在“梗”摄字中找到,也可以在“曾”摄字中找到。这就是说,在唐诗中,这些字既可以和“梗”字同作韵脚一起押韵,又可以和“曾”字同作韵脚一起押韵。这就证明了在诗人的语音习惯中,“梗”与“曾”具有相同的韵类属性,十六韵摄划分中的“梗”摄与“曾”摄本属同一个韵摄。

 

 

五、用“通”摄字与“梗、曾”摄字

同作韵脚的诗篇

 

5.1、卷892_12 【更漏子】韦庄

钟鼓寒,楼阁暝,月照古桐金井。深院闭,小庭空落花香露红。

烟柳重,春雾薄,灯背水窗高阁。闲倚户,暗沾衣,待郎郎不归。

全文上阕韵脚依次是:

    “暝、井、红”。

    观察此文上阕的三个韵脚“暝、井、红”,对照前文对韵脚的归纳,这里的“井”字属“梗、曾”摄,“红”字属于“通”摄。所以,此文属于“梗、曾”摄字与“通”摄字同作韵脚一起押韵,可以证明“梗、曾、通”三摄本属同一个韵摄。

 

    5.2、卷406_1【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元稹    (文末节选,全文附后。)

每想潢池寇,犹稽赤族惩。夔龙劳算画,貔虎带威棱。

逐鸟忠潜奋,悬旌意远凝。弢弓思彻札,绊骥闷牵縆。

运甓调辛苦,闻鸡屡寝兴。闲随人兀兀,梦听鼓冬冬。

班笔行看掷,黄陂莫漫澄。骐驎高阁上,须及壮时登。

全诗韵脚依次是:

    “惩、棱、宁、縆、兴、冬、澄、登”。

    观察此文八个韵脚“惩、棱、宁、縆、兴、冬、澄、登”,对照前文对韵脚的归纳,这里的“惩、棱、”等字属“梗、曾”摄,“冬”字属于“通”摄。所以,此文属于“梗、曾”摄字与“通”摄字同作韵脚一起押韵,可以证明“梗、曾、通”三摄本属同一个韵摄。

 

    5.3、卷543_53 【玄都观李尊师】喻凫

藓帻翠髯公,存思古观空。晓坛柽叶露,晴圃柳花风。

寿已将椿并,棋难见局终。何当与高鹤,飞去海光中。

全诗韵脚依次是:

    “公、空、风、并、终、中”。

    观察此文六个韵脚“公、空、风、并、终、中”,对照前文对韵脚的归纳,这里的“并”字属“梗、曾”摄,“公、空、风、终、中”等字属于“通”摄。所以,此文属于“梗、曾”摄字与“通”摄字同作韵脚一起押韵,可以证明“梗、曾、通”三摄本属同一个韵摄。

 

    5.4、卷10_35 【封泰山乐章·雍和】

俎豆有馥,粢盛洁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钟鼓管磬,肃唱和鸣。皇皇后祖,来我思成。

全诗韵脚依次是:

    “丰、平、鸣、成”。

    观察此文四个韵脚“丰、平、鸣、成”,对照前文对韵脚的归纳,这里的“平、鸣”等字属“梗、曾”摄,“”字属于“通”摄。所以,此文属于“梗、曾”摄字与“通”摄字同作韵脚一起押韵,可以证明“梗、曾、通”三摄本属同一个韵摄。

 

 

六、证明“梗、曾、通”三摄同一的先秦诗篇

 

    6.1、《诗经·周南·小星》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全诗韵脚依次是:

    “星、东、征、公、同”。

    对照前文的韵脚归纳,在此处五个韵脚中,“星、征”属“梗、曾”摄,而“东、公、同”属“通”摄。故此诗可证明,在先秦时期,“梗、曾、通”可以同作韵脚,一起押韵,属于同一个韵摄。

 

    6.2、《诗经·小雅·正月》

谓山盖卑,为冈为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

召彼故老,讯之占梦。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全诗韵脚依次是:

    “陵、惩、梦、雄”。

    对照前文的韵脚归纳,在此处四个韵脚中,“陵、惩、梦”属“梗、曾”摄,而“雄”字属“通”摄。故此诗可证明,在先秦时期,“梗、曾、通”可以同作韵脚,一起押韵,属于同一个韵摄。

 

    6.3、《诗经·小雅·常棣》

每有良朋,烝也无戎。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全诗韵脚依次是:

    “朋、戎、平、宁、生”。

对照前文的韵脚归纳,在此处五个韵脚中,“朋、平、宁、生”属“梗、曾”摄,而“戎”字属“通”摄。故此诗可证明,在先秦时期,“梗、曾、通”可以同作韵脚,一起押韵,属于同一个韵摄。

 

    6.4、《诗经·小雅·无羊》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

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全诗韵脚依次是:

“蒸、雄、兢、崩、肱、升”。

    对照前文的韵脚归纳,在此处六个韵脚中,“征、兢、崩、肱、升”属“梗、曾”摄,而“雄”字属“通”摄。故此诗可证明,在先秦时期,“梗、曾、通”可以同作韵脚,一起押韵,属于同一个韵摄。

 

    6.5、《楚辞·九歌·国殇》屈原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全诗韵脚依次是:

    “弓、惩、凌、灵、雄”。

    对照前文的韵脚归纳,在此处五个韵脚中,“惩、凌、灵”属“梗、曾”摄,而“弓、雄”属“通”摄。故此诗可证明,在先秦时期,“梗、曾、通”可以同作韵脚,一起押韵,属于同一个韵摄。

 

    6.6、《楚辞·九章·涉江》屈原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狖行。

全诗韵脚依次是:

“中、穷、行”。

    对照前文的韵脚归纳,在此处三个韵脚中,“行”字属“梗、曾”摄,而“中、穷”属“通”摄。故此诗可证明,在先秦时期,“梗、曾、通”可以同作韵脚,一起押韵,属于同一个韵摄。

 

以上六首诗足可证明,按照国人普遍的用韵习惯,“梗、曾、通”不仅在唐代属于同一个韵摄,早在先秦时期就属于同一个韵摄。

 

    纵览全文,笔者断言,无论是从音节的要素构成上分析论证,还是用简单枚举归纳法证明,结论都一样“梗、曾、通”属于同一个韵摄。《韵镜》的十六韵摄划分,硬把一个韵摄分成三个,既不符合唐代的汉语语音实际,也不符合先秦时期的汉语语音实际。十六韵摄划分是一种不伦不类的分类。《韵镜》是一部舛错迭出的韵书。音韵学领域把《韵镜》作为判别是非得失的标准,极力附会其历史错误,引偏了音韵学研究的方向,迷惑了诸多学子,搞乱了人们的思想认识,应当予以彻底批判。

 

梗曾乃重摄,诗韵一贯通。

谬说须纠错,叠类当合同。

 

 

 

附:元稹的《纪怀》

    406_1 【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元稹

昔冠诸生首,初因三道征。公卿碧墀会,名姓白麻称。

日月光遥射,烟霄志渐弘。荣班联锦绣,谏纸赐笺藤。

便欲呈肝胆,何言犯股肱。椎埋冲斗剑,消碎莹壶冰。

赤县才分务,青骢已迥乘。因骑度海鹘,拟杀蔽天鹏。

缚虎声空壮,连鳌力未胜。风翻波竟蹙,山压势逾崩。

僇辱徒相困,苍黄性不能。酣歌离岘顶,负气入江陵。

华表当蟾魄,高楼挂玉绳。角声悲掉荡,城影暗棱层。

军幕威容盛,官曹礼数兢。心虽出云鹤,身尚触笼鹰。

竦足良甘分,排衙苦未曾。通名参将校,抵掌见亲朋。

喣沫求涓滴,沧波怯斗升。荒居邻鬼魅,羸马步殑□。

白草堂檐短,黄梅雨气蒸。沾黏经汗席,飐闪尽油灯。

夜怯餐肤蚋,朝烦拂面蝇。过从愁厌贱,专静畏猜仍。

旅寓谁堪托,官联自可凭。甲科崔并骛,柱史李齐升。

共展排空翼,俱遭激远矰。他乡元易感,同病转相矜。

投分多然诺,忘言少爱憎。誓将探肺腑,耻更辨淄渑。

会宿形骸远,论交意气增。一心吞渤澥,戮力拔嵩恒。

语到磨圭角,疑消破弩症。吹嘘期指掌,患难许檐簦。

鎩翮鸾栖棘,藏锋箭在弸。雪中方睹桂,木上莫施罾。

且泛夤沿水,兼过被病僧。有时鞭款段,尽日醉懵僜。

蹑屐看秧稻,敲船和采菱。叉鱼江火合,唤客谷神应。

啸傲虽开口,幽忧复满膺。望云鳍拨剌,透匣色腾凌。

每想潢池寇,犹稽赤族惩。夔龙劳算画,貔虎带威棱。

逐鸟忠潜奋,悬旌意远凝。弢弓思彻札,绊骥闷牵縆。

运甓调辛苦,闻鸡屡寝兴。闲随人兀兀,梦听鼓冬冬。

班笔行看掷,黄陂莫漫澄。骐驎高阁上,须及壮时登。

 

    “□”为缺字符号。

    在此文的五十个韵脚中,“征、棱、憎、蝇、陵”等字既属于“梗”摄,又属于“曾”摄,而“冬”字则属于“通”摄。很显然,作者点明全诗五十韵,说明在作者心目中,五十个韵脚都属同韵。故此文能独立证明《韵镜》十六韵摄划分中的“梗、曾、通”三摄本属同一个韵摄。




阅读:
录入:此木为柴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叶斯柏森:语言学界的泰山北斗

下一篇:用更美的语言描绘“中国梦”—— 中国语言文字工作十年发展成就综述
相关文章       介音论  诗词  王义然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