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本届北京论坛语言学分论坛试图讨论“构成多元文明之要素的语言资源如何受到保护和使用”的问题,您谈到现在普通话和方言之间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方言的变化和濒危?
李宇明:中国的大多数语言都有方言问题,这里只说汉语方言。不同的方言有不同的情况,一些大的方言并不濒危,主要是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功能变化,很多方言在教育、大众传媒等较高层面上发挥作用不大,但在低层交际层面还是异常活跃。二是方言本身的发展变化。方言与普通话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为了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必须推广普通话。但是不能把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对立起来,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掌握双言并非难事。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应当尊重方言,尊重方言就是尊重这一方的人民,保护方言,就是守护国家的语言资源。同时要看到,方言也是普通话的源泉。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方言就是普通话的不竭源泉。最近二十年,普通话里面融入了很多方言的词汇。其实方言的生命力也是很强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语言的发展变化是正常现象,一些方言的衰微与消亡,也是不可逆转的事情。关键是要把方言的变化过程记录下来,特别是要把濒危方言记录下来。最近,中国文物普查工作已经开始,中国语言是非物质文化资源,是“无形文物”,也急需进行普查,用录音笔、多媒体、磁盘整理等现代信息技术,把中国的民族语言和方言,全部记录建库,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应当呼吁开展新世纪的“中国语言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