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李禄兴:“汉字书同文研究”是汉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我与“汉字书同文研究”的结缘

[日期:2007-08-15] 来源:《民间汉字书同文研究十周年纪念文集》  作者:李禄兴 [字体: ]

  2002年8月,我参加了第五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参加这次会议完全是机缘凑巧。记得当时是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张伟老师收到了关于第五次会议的邀请信。张老师是我读研究生时的老师,已经退休多年。她考虑到我研究现代汉字和教学问题,就建议由我去参加这个会议,还把会务组寄给她的《汉字书同文研究》第1辑借给了我。在这之前,我从苏培成先生的《现代汉字学纲要》中已经知道一些汉字书同文研究的情况,对这方面很有兴趣。得到张老师的建议时,我正好在研究“简化汉字和汉字的理据性”问题,跟会议通知上写的研讨会主题密切相关;正巧又赶上要去上海参加2002年8月2日至6日召开的“第七届国际汉语学术研讨会”,而第五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的会期是8月11日至14日。我想,在上海多停留几天,可以参加两个学术会议,于是就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张老师的建议。

  与会期间,我深深地为民间汉字书同文研究者们的精神所感动:会议的条件非常差。会议室是租借的一个公司的餐厅。餐厅不大,大概30多平米,把吃饭的桌子拼接起来,铺上块白布,就算是会场了。跟自己刚参加过的“第七届国际汉语学术研讨会”那富丽堂皇的会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与会者钻研学术的精神;对汉字书同文研究的那份执著和热忱;人们讨论问题的激烈程度;却一点也不亚于其他的学术会议。参会人员的身份也多种多样:有民间自发的研究者;有从事电脑汉字输入研究的海外人士;还有高校的资深教授。就是在这次会上,我结识了仰慕已久的华东师范大学的詹鄞鑫教授。詹教授是著名的文字学家。他不怕条件的艰苦,和这些民间研究者们一起讨论、切磋有关学术问题,一点也没有专家的架子。书同文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周胜鸿先生更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作为东道主,他对与会的各位代表关爱有加。会上宣读的很多论文非常具有启发性,也非常有价值。通过这次会议,我了解了书同文研究的内容和宗旨,也深深地佩服他们所提倡的“海纳百川”的治学方针,更为他们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坚持研究,坚持定期召开学术会议而感动。

  书同文的研究者是值得敬佩的,而这项事业也值得人们去奉献。书同文研究学术沙龙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坚持每年召开学术研讨会,出版论文集。这些活动所需的费用,大多是沙龙成员自掏腰包,自愿捐献的。他们为了什么呢?为的是实现书面语的无障碍交流,具体说就是汉字的无障碍交流。这对于当今信息社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后来在《汉字书同文研究》第四辑前言中所说的,书同文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目前书不同文这一状况“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交流,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现实的书同文研究可以说是时代的要求,是信息社会的要求。胡适在评价五四时期的汉字简化运动时,曾说过“中国的小百姓正在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这样一句话。我觉得这个评价也适合今天的书同文研究者们。这样一些学者,一些文字事业的热心人,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学术毅力,从事着这样一项事业,无论如何是值得我钦佩的。

  周胜鸿先生对于高校学者加入到书同文研究队伍中来,感到非常欣喜。正像他后来在总结汉字书同文研究的历程时说过的,这标志着“书同文研究从民间走进了高校,标志着书同文研究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内容导航】
第1页:一、“汉字书同文研究”是汉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2页:二、我与“汉字书同文研究”的结缘
第3页:三、主编《汉字书同文研究》第四辑
第4页:四、余 言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沈俊峰:“书同文”的痴情人

下一篇:侯永正:漫话《书同文》
相关文章       汉字  书同文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