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民间的汉字书同文研究已经走过整整十个年头了。回顾我们走过的路程,真是感慨万千!
“十年辛苦不寻常!”如果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那也是得之于“天时、地利、人和”,更是几百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各界朋友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天我们总结十年来的经历和经验教训,主要是为了今后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在此,我要说一说汉字书同文研究的三个特点——民间的,学术的,沙龙的。
一、汉字书同文研究是民间自发的学术活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内海外的许多专家、学者和各界朋友纷纷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呼吁早日结束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及海外地区的简繁汉字书不同文的状态,单是
我们民间自发的书同文研究,“旨在联合各方有志于此之人士,共同促成汉字字形之统一。凡关心书同文的人,不分地区,信仰,性别,年龄,皆可参加。[1]”
民间参与和关心汉字书同文学术研究的人员众多,分布面广泛,队伍很“杂”: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有大陆的也有港台的;有专家学者也有业余研究者;有研究者也有支持者。我们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凡是赞同书同文的,不论在学术观点上是繁体派、简体派还是拼音派,一律欢迎,同时还欢迎计算机汉字处理的研究者参与研究。大家都是为了实现书同文这一个共同的崇高目标走到一起,都在为书同文而作出无私的奉献。
民间书同文学术沙龙参加者来自大江南北,海内海外,他们带来了各种不同的声音。这就为我们站在全中国人民的立场上;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立场上;站在对历史负责的立场上;站在台湾海峡两岸的立场上来考虑、研究、探讨什么是实现书同文的最佳方案,什么是比较能为大家所接受的方案提供了条件。这正是我们民间学术研究的一大长处。
民间的学术研究,虽然在财力和物力等诸多方面受到各种困扰,一时可能还不能达到官方机构那样的条件;但从某种意义上看,也有我们自己独特的优势。正如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名誉会长、著名学者
[1]引自《汉字书同文研究会筹备简章》,载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8年2月号。
[2]载《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嘉宾献辞》,200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