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拉丁化”与中国汉字相得益彰打成一片

——评《汉字楷体系统,亟须升级》(五)

[日期:2014-04-16] 来源:评作  作者:曲振兴 [字体: ]

原文:既然发现了汉语拼音原理,为了使汉字具有规律性、规范性,便于读、写,就应当把80%的“形声字”改成“拼音形声字”。但是,由于这样做触及了汉字保守派的既得利益,就一直没有人来做。后来,有的人敢做,却受了“汉字罗马化”错误理论的误导,企图把汉字搞成“罗马拼音字母”式的文字,完全脱离了汉语的实际,所以根本行不通。

评:汉语拼音原理是以声韵结合的特点和方式来引导汉语发音,标汪汉字,从而辅助汉字增强规律性、规范性,便于读写和有序排列,何曾要取代汉字来着?作者却说,应当把80%的“形声字”改成“拼音形声字”,这不过是他的一种误解加误导。

论:于是乎作者不惜歪曲事实,说“这样做触及了汉字保守派的既得利益,就一直没有人来做”,后来,有的人敢做,却受了“汉字罗马化”错误理论的误导,企图把汉字搞成“罗马拼音字母”式的文字,完全脱离了汉语的实际,所以根本行不通——究竟是谁脱离了汉语的实际?“汉字罗马派”改变汉字一分半毫了吗?没有!所谓“罗马拼音字母”式的文字,不过也就是为汉语拼音而已!强化了为汉字的注音、助学作用而已!

原文:“汉字罗马化”行不通,并不能说明汉字楷体系统是不可改变的,也不能说明“拼音形声字”行不通。但是,“汉字保守派”就以“汉字罗马化”行不通的情况为“理由”,反对任何改进升级汉字楷体系统的“方案”。

评论:其实“汉字罗马化”并非行不通,汉语拼音就是一个“行得通”的例证。“汉字罗马化”既然并非改变汉字,当然也就并未说明“汉字楷体系统是不可改变的”,而是说明汉字是无须改变的。所谓“拼音形声字”也就无所谓行通行不通。至于“汉字保守派”如何以此为由来反对作者“改进升级汉字楷体系统的方案”,当然也就无关大局,无足轻重;因为这个“升级方案”,根本行不通!

原文:后来,“保守派”在汉字楷体系统的10大缺点面前和汉字发展历史中不断出现更新的历史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认汉字楷体在今天是应当更新了。但是,他们又编造了一个“理由”: “汉字在历史上有过多次改变,但是,都是自然而然的改变,所以,今天即使要改变,也不能人为地改变。”

评论:由于作者杜撰的“汉字10大缺点”并不存在,所以汉字历史发展与作者企图“更新升级”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一是历史对汉字的更新改造,是一个因循渐进、约定俗成的过程,并非什么一丝不挂的“无缝转换”;二是作者的所谓“方案”、“系统”,不过是生搭硬配的符号堆,由于其不存在任何文化底蕴,因此也就毫无实用价值,不宜与历史文化更新相提并论!

原文:“文字”是人类制造的一种“工具”,非自然形成的东西,怎么会“自然而然的变化”呢?如果“自然而然的变化”是指本文第十章中所说的汉字体式的 “改良”方式(政府不组织人员专门搞,由人民群众根据实际需要自发地搞)倒是可以的。但是,汉字体式的“结构革新”与“改良”两种方式,这是性质不同的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是不可互代的。在今天汉字楷体系统凸显出的10大缺点,只有通过“结构革新”(由专业人员有目标有计划地搞),才能彻底克服楷体10大缺点的情况下,提出用“简化改良”来解决,显然是别有用心的。

评:“文字”是人类发明创造的一种人文科学,是主观联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当然要随着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又是由人来主导和驱使的。这个“人们”,既包括政府部门,也包括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学习应用汉语和汉字的主力军,是在内涵和外延方面发展汉语和汉字文化的劳动者。

论:作者说,汉字体式的“结构革新”与“改良”两种方式,这是性质不同的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是不可互代的。其实并非如此。无论“结构革新”还是“改良”,在当今时代,都是有组织地开展起来的——国家规范和管理汉字已经上升到法律制度的高度,因此任何企图篡改汉字的“方案”、“系统”都是不足取的。有鉴于此,作者以“彻底克服楷体10大缺点”,“无缝转换”为由来否定和取代汉字,即使不是别有用心,那也是多此一举!

原文:汉字的体式,自古以来,已经改变过多次了。社会在发展,如果不跟着改变,早就被淘汰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事实上,世界上凡是自己创造过文字的民族,只要至今还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没有被其他民族消灭或融化,其文化也没有中断,其文字也没有中断。现在多数国家都使用拼音字母文字,是因为多数国家的语言都是“语音单载性质的语言”的缘故。拼音字母文字,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从图画---图符---音节字文字,再发展成“拼音字母文字”的。这是一个发展过程中的几个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它由平面形转变为线性的了,这是“语音单载性质的语言”必然导致其文字发展的最佳结果,而不是中断。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不是别的,是语音单载的性质决定的。
    评:作者不是说“文字”是人类制造的一种“工具”,非自然形成的东西,怎么会“自然而然的变化”呢?现在又说“社会在发展,如果不跟着改变,早就被淘汰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岂不自相矛盾?其实汉字与其他事物不同,既不能自然而然形成,亦并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恰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主观联系客观的产物。当然这个“人”,是社会有组织或无组织的单位或个人,不然作者也就不会将计就计,生编硬造出来一个“新体汉字系统”来滥竽充数了。

论:作者说,现在多数国家都使用拼音字母文字,是因为多数国家的语言都是“语音单载性质的语言”的缘故,云云。而其实,作者将什么“语音单载性质的语言”来定义拼音字母文字的性质,不过是牵强附会。因为任何语言文字都不是“单载”的,即使其原始状态可能是“单载”的,变来变去就变成了“多载”。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社会的发展进步(进化),是人的主观意识与客观事物互相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的需要与可能。因此作者的所谓“拼音字母文字,在转变过程中,它由平面形转变为线性的了,语音单载性质的语言,必然导致其文字发展的最佳结果”,完全是一种无的放矢的主观臆断。

原文:汉字,也是从图符---象形文字(篆字)--符号表意文字,一路发展来的。不过,汉字没有出现由方块文字变到线性文字,是由汉语的“语音多载”的性质决定的。汉语的“语音多载”的性质,决定了汉字的最佳体式是“意、音双表”的体式。

评:汉字发展过程,最终成为方块字结构,当然亦不是由什么“语音多载”的性质决定的,而是由“音形意”不断滋生繁衍的社会积累形成的。也就是说,汉语不仅可以用象形文字来表示,也可以用拼音文字来表示,不然国家也就不会在制定汉字标准的同时,还要推广汉语拼音方案。

论:作者说,汉语的“语音多载”的性质,决定了汉字的最佳体式是“意、音双表”的体式。那不过是作者的一厢情愿。汉语无论单载多载,其最佳体式都是“音、形、意”相结合的全面发展,包括与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互相标译和转换。

原文:只表意不表音的没有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的汉字楷体,在今天凸显了10大缺点,很不适应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就逼着楷体必须改进升级为克服了10大缺点的更先进的汉字体式。

评论:现有汉字系统并非不适应中国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因为其并不存在作者杜撰的所谓“10大缺点”,亦并非缺乏作者指责的所谓“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因此也就没有必要“更新体式”,没有必要被作者偷天换日!

原文:今天,一些人为什么极力反对改进升级汉字楷体呢?反对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改进楷体,会危害到那些靠楷体的10大缺点发财的人们的切身利益;另一个是,中国一向没有正确的语言文字理论来教育人民,来正确认识汉语汉字发展的规律和当前改进汉字楷体的必然性、必要性和正确的途径,反而受了西方错误的语言文字理论的误导,错误地试行过“汉字拉丁化”。经过40年的试验,“汉字拉丁化”根本行不通,引起了大多数人们的反感。由此为反对改进汉字的人们提供了“汉字不可改变的”口实。

评:请看,作者又在无事生非地疑人偷斧了!有谁来“极力反对改进升级汉字楷体”了吗?当然没有谁赞成,也没有谁反对,那不过是作者一厢情愿的杯弓蛇影而已!因此,作者杜撰的所谓“反对的原因有两个”,也就完全是盲人摸象一般的无的放矢!

论:作者硬要改进楷体,能否“危害到那些靠楷体的10大缺点发财的人们的切身利益”,真的无法界定,因为这个想法别人连做梦也想不到,唯见作者自导自演;至于“中国一向没有正确的语言文字理论来教育人民,来正确认识汉语汉字发展的规律和当前改进汉字楷体的必然性、必要性和正确的途径,反而受了西方错误的语言文字理论的误导,错误地试行过‘汉字拉丁化’”——当然也是作者不着边际的胡诌八咧——“汉字拉丁化”不仅行得通,而且越来越通,从书本通向电脑,从手机通向互联网络,“拉丁化”与中国汉字相得益彰,打成一片,共同走向社会科学技术新领域,谁也阻止不了!

(未完待续)




阅读:
录入:ZGXP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他們總是在讓年輕人不熱愛中國的漢語和漢字:

下一篇:倭国造载有476人的客轮沉没:
相关文章       中国新拼 语言文字 驳文连载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