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缩略语与洋命名——汉语的“骨质增生”

[日期:2008-04-03]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土生 [字体: ]

  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明和文化的载体,是记载民族历史和建构民族精神的重要工具。同时,社会的发展、思想的变迁也会在语言中得到迅速、直接而鲜明的反映。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外来事物以惊人的速度涌入中国本土。“咖啡”、“沙发”、“芭蕾”、“X射线”、“维生素C”、“B超”等“资深”外来词刚刚加入了中国“词籍”,“比尔”、“因特网”、“超市”、“黑客”等新生词又如过江之鲫般粉墨登场,炫人耳目。更有VS、PK、CBD、CEO、APEC、OPEC、BtoB等让普通百姓似曾相识、半懂不懂的字母缩略词不加任何标注,便理直气壮地频频出现在各级各类大众传媒,且愈演愈烈,大有泛滥成灾之势。汉语中大量注入英语,而且是直接采用英文字母,难道是国际交往的必然结果吗?西文中是这样直接采用汉字的吗?毫无原则地乱用,毫无目的地滥用外来词语的使用,究竟会对汉语的纯洁和语言的发展造成怎样的影响?对于这种现象,是听之任之,还是要有效的控制引导?这是我们无法回避且必须予以回应的问题。


  一、缩略语:乱花渐欲迷人眼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国际交往的逐渐增多,缩略语也以其凝练、简洁、醒目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语言交际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像“大一”、“考研”、“外企”、“人大”、“普法”等不胜枚举。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来词在书籍报刊,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普及:“比基尼”、“克隆”、“的士”、“酒吧”、“丁克”、“秀”等词的使用频率之高是毋庸讳言的。打开电视,不标示新闻频道,偏要将汉字新和英文news嫁接在一起;聚首闲聊,言必称NBA、CBA、TOEFL和GRE,对我们来说,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此外,为了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为了避免“汉化”的麻烦,一些外来缩略语数量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如OA(办公自动化)、CPU(计算机中央处理器)、DVD(数字式激光视盘)、UN(联合国)、WHO(世界卫生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DIY”(自己动手)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缩略语既便于表达,又便于记忆,也不影响正常的交际需要。但是,若把使用缩略语作为一种时髦、品位的象征而大肆“繁殖”,无“土”栽培,甚至像某些人所说的“与国际有序接轨”的标志,不晓得这些缩略谜面的谜底,便被耻笑为老土,跟不上潮流,就让人难以接受了。看吧!当很多人还没有弄清楚MBA为何物时,EMBA、MPA又接踵而至;当百姓刚搞清楚CEO是什么意思,另外五位大官又纷纷登场了:CFO(首席财务官)、CGO(首席沟通官)、CIO(首席信息官)、COO(首席运营官)、CTO(首席技术官)。此外,像CMO、CNO、CPO、CRO、HIV、ISP、CPI等词,就更成了不知所云的符号。如果说这些缩略语,在一定的专业领域内使用尚可接受的话,那么,进入大众的日常交流话语之中,不加注释说明,就必然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对于不熟悉拉丁字母的人来说,更会让人不知所措,何谈去轻易破解这些缩略“密码”。笔者乘车经过北京北二环小街桥附近的一座高层建筑时,楼房顶部赫然矗立的Moma四个字母招牌,困扰了我好长时间。我逢人便问这到底代表什么意思,很多人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后来,费尽周折才搞清楚,原来这四个字母是现代艺术博物馆(TheMuseumofModernArt)的缩写。呵呵!这让我愈发糊涂起来,如果是供中国群众参观的博物馆,标注汉语译名是最起码的规则啊,干嘛偏要搞得神秘兮兮,拒人于千里之外呢?如果只是为了显示自己“出身”的高贵,那为何还要立个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牌子招摇呢?二环路上还有一个CITIC国际大厦,我原以为一定是国外驻中国的**机构,我将这种猜测讲给一个朋友,她很负责任地从网上搜索了一番,告诉我,答案是中信集团的缩略形式。我实在是无话可说!


  不少人一定遇到过乘机的烦恼。不懂或不熟悉英文的人到机场去办理登机手续,都会遭遇这样的尴尬:机票上航空公司的名称都是英文的字母缩写。到底机票上的字母缩写代表的是哪一家航空公司呢?捉摸半天,依然会一头雾水,因为这些字母与航空公司名字根本对不上号!于是只得去问机场的服务人员。服务人员说要去F区。英文字母的先后顺序,没有学过英文的人根本不懂,于是,这类旅客就要绕圈子到处寻找。一圈跑下来,满头大汗,总算是办好了手续,这算不错的结果。如果碰巧这位乘客“愚钝”,闹不好还真就耽误了登机。2003年5月央视《今日说法》曾报道了这样一档子事:一位女士在上海买了一张飞机票,机票上注明登机地点是“PVG”。这位女士认为“PVG”是虹桥机场。可当她按时赶到机场时,却被告知“PVG”是指浦东机场。这位误了航班的女士一气之下将航空公司告上了法庭。航空公司辩称,用英文字母来代表登机地点是“国际惯例”。最后法院认为,机票作为客运合同的凭证,应该使用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清楚明白地标明。


  2000年10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四条规定:


  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一)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


  (二)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


  (三)招牌、广告用字;


  (四)企业事业组织名称;


  (五)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机场毫无疑问是公共场所,但机场的标示牌使用英文字母公然违反国家法律,却无人过问。飞机票上的重要内容也用英文,比如起飞时间一栏的月份就是英文月份的缩写。还有费用一栏,除了数字就是英文。我奇怪:用大家熟悉的代替ABCDEFGH很困难么?中国自己的航空公司用汉字或汉语拼音,退一步讲,英汉对照,不方便么?


  不容否认,社会发展变化快,信息渠道畅通,很多新事物、新词汇来不及翻译,而直接使用外文中的形式,满足一定时期人们交际的需要也无可厚非。外来词的“入侵”,从某种意义上是能够起到不同语言间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也能够使汉语吐故纳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事物的质也会相应发生变化。缩略词的过度使用,对汉语使用造成的的冲击、混乱和污染,对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的削弱和腐蚀,认为汉英夹杂是层次、品位表征的不健康心态,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认为各级党政机关、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单位,都应该自觉遵守、带头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上而下形成人人尊重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氛围和习惯。大众传媒、出版机构等单位更应该肩负起这一义不容辞的文化重任,杜绝语言使用的异化,维护民族文化,培养民族感情,激发民族自尊。


  二、伪洋名:雾锁楼台,月迷津渡


  品牌、店铺的命名是一个企业经营特点的标志,是商家经营理念、服务项目、品牌特色的宣传名片。一个让人耳目一新、恰当贴切的名字是一笔无形的资产,会给企业带来无限的商机。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著名服装品牌Goldlion。据说,最初曾宪梓将之意译为“金狮”,并且,对这个名字还挺满意,可是,当他将精致的金狮领带送给亲戚朋友时,却遭到了他们的拒绝。他们认为“狮”与“失”同音,“金失”意味着破财。曾宪生苦思冥想了好一阵子,最后才决定将名字改为“金利来”。这个寓示着买卖双方财源滚滚的名字,加上其产品本身的卓越品质,铸就了金利来在服装界的成功。


  随着国际经济与贸易往来的频繁,愈来愈多的国外企业打入中国市场,并在店名的“汉化”上大伤脑筋,可谓是为名消得人憔悴。比如,美国化妆品品牌Revlon,经营者绝妙地译为“露华浓”,既简单易解,又典雅含蓄。使人不由联想起唐朝诗人李白描写杨贵妃美貌的《清平调》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从而对产品心向往之。饮品品牌Robust的中文名字也很熨贴——乐百氏,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碳酸饮料Sprite的汉译名“雪碧”准确地传达出商品信息,一个清凉响亮的名字,引起人们的无限向往。美国饮料CocaCola,中文标识是可口可乐,寓意美好,发音亲切,好念好记。这些著名的国际品牌自然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与国外厂家悉心研究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心理相反,国内很多企业却故意将名字搞得裙袂掩映。北京二环路上有一个marott的招牌,其内涵及功能我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后来,经朋友指点,才知道这原来是上海南京西路一家服装公司的品牌,中文译名叫琼·麦劳特。其实,这种事也不稀罕。漫步街头,数不清的酒店歌厅、商厦超市、花店发屋都是“洋”光闪烁。什么威廉、乔治、梦露、丘比特、麦哲伦、诺亚迪、钮来福、奥尔诺等等,中文不明白,外文猜不出,搞得人晕头转向,一头雾水。我们抓拍几个特写镜头,各位看官便会明白笔者所言不虚:


  特写一:楼盘命名,“洋”气冲天


  随着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楼盘价格的一路飙升,楼盘的名字也是琳琅满目,花里胡哨。其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楼盘命名的西化倾向。房地产开发商们为了迎合部分买家的崇洋媚外心理,在楼盘的宣传炒作和命名上煞费苦心,这种融经典欧洲、财富欧洲为一体的繁华梦很让人怀疑是林语堂的一段话的“盗版”:“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装着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有个中国厨子,要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你要是向往这种生活,你自然就会相信这种“名国乱炖”式的童话。


  笔者从楼盘网上搜索北京的楼盘,各区楼盘名字出尽了“洋相”这些非中非洋、亦中亦洋的名字让人如坠五里云雾,从而使业主们飘飘然觉得“有档次”、“有品位”、“有身份”、“值”!


  特写二:假洋建材,难计其数


  在一个充满异国风情的小区名字的感召下,业主们自然不好意思不选用洋建材装修房子。这种心理让国内外的商家们喜出望外。一个本土生产的产品,只要标上了英文名字并且宣称是“国外品牌”,利润就可扶摇直上,对于这种好事,谁还会错失良机呢?橱柜制造业更是浊浪滔天。有记者采访一家整体厨房专卖店,抽油烟机和燃气具都是某个从没听过的全英文品牌,价格均在5000元以上,促销员介绍说是欧洲排名第二的品牌,记者问排名第一的是哪个,该促销员说:“不知道,我们只关心这个品牌。”


  特写三:服装业:国产商标,芳踪难觅


  服装市场的伪洋品牌泛滥的现象同样让人触目惊心。很多服装生产商都看好了一个洋品牌背后所潜藏的巨大商业利润。于是,本土服装企业从品牌命名到宣传推广,都喜欢把自己包装成国外的品牌来运作经营,“克隆”洋品牌,假冒洋品牌的“惯犯”数不胜数。笔者近日到西单一家有名的百货商场逛了一下,汉字标识的品牌少得可怜,洋味十足的商品名称触目皆是。然而除去那部分确实有“洋背景”的外商合资、独资厂家的产品之外,很多“土生土长”的商品以及和外国丝毫没有关系的厂家也纷纷用外文或音译词汇来凑热闹。商家们深谙命名奥妙,只要加上一个什么尔、奴、斯、拉、顿之类的后缀,品牌的身份一下子就让人觉得有档次了,若是再配上一帧白发须髯的外国老头老太、搔首弄姿的美女阔少的黑白照片,自然就更让人深信不疑其历史悠久,大有来头了。有些厂家还算是坦荡的,在产地标识上还挺讲“诚信”。有些产品无论是产品的外包装,还是产品本身的标识甚至产品说明书,没有一个汉字。


  还有一桩新鲜事,前不久,包括全聚德、同仁堂在内的北京老字号公开在全球海选洋店名的事被炒得沸沸扬扬。支持者认为,合适的洋店名,能够帮助老字号们克服国际化道路上的语言和文化障碍。反对者表示,在国外,老字号的竞争优势恰恰就是其极具中国特色文化的品牌价值。市场经济繁荣昌盛,商品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提升所谓的企业形象,不去苦练内功,追求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加大科技投入和文化投入,搞好职业技能和职业修养的培训,而是强拉硬扯地“沾洋光”,这背后的经营管理思路着实让人担心!正如当时维新派激进人物樊锥所言:“一切繁礼细故,猥尊鄙贵,文武名场,恶例劣范,铨选档册,谬条乱章,大政鸿法,普宪均律,四民学校,风土人情,一革从前,搜索无剩,唯泰西者是效。”


  然而,单巴掌拍不响,上述这些令人费解的命名热潮却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不单单是商家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采用不正常手段,欺骗顾客那么简单。而是昭示着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心态和社会心理,说穿了,这不过是鲁迅先生早就嗤之以鼻的“洋奴心态”。它既来自消费者“洋品牌就是高质量的代名词”的谬误心理,又来自生产经营者的盲目迷信,妄自菲薄,两者相辅相成,推波助澜,互为作用,才使得这种情况甚嚣尘上。


  三、汉语沦陷


  如果我们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不切时宜的缩略语、不伦不类的假洋名,之所以大量涌现,并不是因为中国境内的外国人越来越多的缘故。切不说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并不都是来自于英语国家,就算是来自于英语国家的外国人,对这些缩略语也未必熟悉,对那些生捏硬造的假洋名就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些真真假假的洋文洋字,实际上是给中国人看的。洋文字越多越说明高级,越显示着实力,看懂看不懂倒在其次,人家真正要传达的信息是:我们能给你国内难以提供的高质量和高享受。说到底,这是丧失民族自信心的表现,是一个民族自卑形象的丑恶展示,是缺少民族文化根基的“洋奴教育”的恶果。某些人在看到西方文明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开始对自己的文明产生怀疑,进而认贼作父,忘记了自己的老祖宗。凡是跟西方文明不同的,就下意识地采取一种近似于洁癖的排斥,中国这也不好,那也不顺眼,巴不得整个都换调,而连自己的立身之物都不管了。商家迎合的,正是这样一种畸形的社会心理。


  五四时期,就出现过一股废除汉字的热潮。鲁迅就说过,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倘若不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钱玄同也说:“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精英们,其文化自信心已经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击得四分五裂了。至今想起来仍然后怕,如果当时汉字真的一股脑废除了,今天我们再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该用哪一种语言呢?


  在五四时代急于破旧立新,挽救危亡的特殊文化语境里,废除汉字的言论显示了我们曾有过的巨大的文化自卑感,以及矫枉过正式的革新愿望。当然若干年后鲁迅先生也对自己的某些过激言论进行反思并有所纠正。但是在中国科技飞速发展、经济不断腾飞的今天,还是有人死抱着“月亮还是外国的圆”的愚昧想法不放,就显得太不合时宜了。中国的“嫦娥”已经飞上了月球,可某些中国人的心态还停留在鸦片战争时期,这不能不说是巨大的遗憾。经济贫弱时代的后遗症,还在戕害着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一方面是国外的汉语热,墙内开花墙外香;另一方面是国内的英语热,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东方文化的魅力,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同。中国的经济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中国机会”,促使许许多多的人把学习汉语作为对未来的选择。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正在世界各国兴起,其范围之广泛、人数之众多、势头之强劲,令国人振奋鼓舞。目前全世界一共有104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所大学都开设了汉语课,此外还有许多中小学及民间办学单位也开设了汉语课教学。据不完全统计,除中国外,全世界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约3000万人。这还未计入近5000万国外华人华裔。有报道称,美国的汉语班年年爆满,有的不得不通过摇号的方式决定哪些孩子能上。甚至有两个家庭为争夺一名汉语保姆竟开出高达7万美元的薪水。


  然而,与世界范围的汉语热相对的是国内温度不减的“英语热”和令人担忧“母语冷”。什么剑桥少儿英语、大学英语四六级、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托福、GRE、雅思、硕士入学、博士入学英语考试等等,名目繁多,而且各级英语教学与培训机构都是门庭若市,生意兴隆。现在的莘莘学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要辛辛苦苦学习英语十几年,进了大学后,本科生将近有三分之一时间花在英语的应试学习上,读了硕士博士,花在英文上的时间依然要超过专业学习的时间。相关部门还推波助澜,职称评定、资格考试都必须要通过难上加难的英语关。我有一位在民族乐团拉二胡的朋友,问他忙啥,他说正准备职称英语考试,头疼得很!我感到奇怪:英文水平衡量的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力,职称评定衡量的是一个人的专业技术的综合技能及任职能力,凭什么考不过英语,职称就评不上?与国人对外语的痴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母语冷”,国人的母语水平比之20年前明显下降,学生汉语的理解表达能力不容乐观,报纸、杂志、影视屏幕文句不通、辞不达意是家常便饭,专著论文、学术报告错字频出,知名学者、政界精英的“白字”传闻不绝于耳。这种现象,再不引起人们的高度警醒和关注,再不采取及时有效的策略引导和规范,其后果不堪设想。


  汉语的问题不仅仅是操哪种语言说话,用哪种文字书写的问题,而是一个文化的问题。汉语一旦沦陷,汉文化的危机就真正到来了。在越来越现代化、信息化的今天,地球村、互联网,天涯宛若近在咫尺,万里真的一线可牵,我们在欣喜于其便利和快捷之时,也感受到了强势文化的巨大威胁。在这个充斥着汉堡包、牛仔裤、摇滚乐的世界里,哪里才是园林叠石、水墨泼彩的存身之处呢?我承认,即使是在中国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来仍然有着巨大的差距。但文化和科技是不能划等号的,经济优越也并不意味着文化优越。当北京摧枯拉朽式地拆除四合院改建摩天大楼的时候,美国总统布什说:“北京花一百年就能建成纽约,可是纽约花一千年也建不成北京。”北京,汉语;纽约,英语……语言和城市,构成了一种具有互释意味的对称结构。人家羡慕我们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我们却急于丢掉;丢掉的时候连外人都心疼不已,我们却视之如敝屣。那么我们趋之若鹜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古希腊有一则寓言:一个樵夫骑在树枝上,挥动斧头,拼命想砍掉它,却不知道砍断树枝的那一刻,自己也会摔得粉身碎骨。如果我们像那个鼠目寸光的农夫,拼命想割断默默滋养着我们的文化血脉,就只能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追求的是中华民族的富强和发展,如果连中华民族都不复存在,那么富强发展又从何谈起?而民族存续的关键就在于文化精神。如果某一天我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成了文化上的无主孤魂,再也找不到精神的皈依之所,那才是最可怕的噩梦。


  四、救救汉语


  我们初中的时候,都学过一篇课文叫《最后一课》。法语老师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使我深深懂得了,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东西,是民族精神的基石。语言文字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都绝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而是传承民族文化、熔铸民族精神的基本符号,语言承载的,是民族独特的心理、思维和生活;文字书写的,是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可以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之“核”,是最根本、最核心、最不可改变的部分。只要语言文字存在,民族的一缕血脉就会不绝如缕。


  有这样两个相反的例子:


  1931年,日本占领我国东三省后,其奴化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习日文,平时禁止使用汉字。他们妄图通过废除汉字来彻底切断中华民族的命脉!


  19世纪后半叶,犹太人立志恢复其民族的希伯来语。曾经有人从一个犹太小女孩手中抢走一个布娃娃。才上学一个月的女孩吃了一惊,抓住那人的衣袖,用希伯来语叫道:“还给我!还给我!”那人装作听不懂,要女孩说意第绪语,但女孩坚持说希伯来语,宁可因此失去布娃娃。到现在,巴勒斯坦地区有近一半的人把希伯来语当作第一用语或者日常用语。古老的犹太民族,通过恢复自己的语言实现了民族的复兴。


  两个例子说明了同一个问题:语言文字存则民族文化存,语言文字亡则民族文化亡。


  文化之间的交流,异质文化的注入,确实能够为本土文化的发展提供良性的刺激。面对着世界大同的一体化趋势,夜郎自大式的民粹主义态度自然是要不得;但是如何能在强势文化的巨大冲击之下保有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确实是一项严峻的课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能改变的;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是绝不能接受的。我们可以改变交通通讯工具,接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服饰发型,接受时尚潮流的洗礼;我们甚至可以偶尔过过圣诞节之类的“洋节”,刺激一下消费。但是,我们不能切断我们的语言文字之脉,因为它通向民族文化的心脏。


  仓颉造字的传说,表明汉语汉字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线,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保有汉字的民族性、规范性和纯洁性并不仅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事情,也是为了丰富全人类的精神世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教育部曾大声疾呼要维护国家语言文字的纯洁,难道只是为了解决几个错别字、几个标点符号?因此,我在这里郑重呼吁:救救汉语!




阅读:1483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城标的美来自这座城市

下一篇:洛南县隆重公祭汉字始祖仓颉
相关文章       汉语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限会员登陆后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