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中国风”的是一些非中国的元素
关于“中国风”的特点、内涵,好像没有一个比较确切的界定。其中应该强调的一点是,定义“中国风”的,恰恰不是中国元素,而是一些非中国的元素。比如周杰伦、陶喆的作品,包含了诸多中国元素,但其中西方的音乐元素是极为醒目的。应当说,“中国风”是在西方的参照之下,在所谓全球化的视野之中出现的一种潮流。具体来说,讨论“中国风”,有几个问题值得留意。
首先,“中国”这个词语包含了诸多含义,不同层面的“中国”对应的中国元素不一样。周杰伦的音乐作品,比如《娘子》、《千里之外》,包含的是更接近古代中国的那种文人传统。此外,中国还有一些民间的音乐传统,比如在一些“新民谣”音乐作品里就包含了中国民歌元素。尽管对“中国风”的定义不清晰,但我们还是可以很容易感觉到,这些音乐作品之间有非常大的差异。
其次,说到“风”,《诗经》里面有“国风”,指各个地方的诗歌作品。但是今天在讨论“中国风”的时候,有一个西方参照。之前也有过“中国风”的提法,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作为一个热点话题被反复讨论。那么,是否可以说,当我们强调一个整体的“中国”的时候,其实是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地方了——所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笼罩下的一个“地方”,我们似乎希望在世界体系里找到坐标,把自己作为“世界”的一个有机部分、一个区域,就像在《中国好声音》里面刘欢所说的:要用世界通行的方式把我们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来。而找到世界通行的方式,其实就是在一个“世界”的格局中,努力地找到自己的坐标,自己的位置。
此外,“中国风”具有“消费性”的特点。所谓“消费性”有两方面的意思,第一,在文化产业的意义上,通过树立“中国风”来作为某种文化产品的特点,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争取更多的份额。这与新世纪以来文化领域里倡导的文化输出等说法是呼应的。第二,消费性是和创造性相对比而言的,“中国风”是西方与中国古典结合的产物,而当下的生活世界恰恰是缺席的,“中国风”可能会满足我们的某种古典情怀或者怀旧情绪,满足我们情感上的某种修辞冲动或者对传统世界的想象,但也仅仅是一种缅怀而已。“中国风”是否能穿透我们当前的现实世界,生发出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的艺术形态呢?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