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词调 模式化 的 事实 可能 由于 理论 的 局限 被 掩盖
认识 方法 上 的 理论 局限 可能 导致 不少 事实 在 过去 的 描写 研究 中 被 忽视。由于 声调 模式化 可能 伴随 词 的 末尾 音节 轻声化,特别 是 普通话 模式 的 轻声 有 先入为主 的 作用,人们 在 方言 调查 中 很 容易 参照 普通话 用 “轻声”来 简化 这种 认识,从而 掩盖 类似 大地岭 方言 这样 的 词调 模式。我们 在 调查 大地岭 方言 的 时候 也 产生 困难,有的 词 末尾 的 音节 读 得 短、低,像 普通话 的 轻声。是否 有 两种 模式 存在,需要 进一步 调查 分析。现有 的 汉语 方言 描写 成果 也许 有 不少 存在 类似 的 问题。
曹志耘(1998) 把 这种 高低 模式化 的 声调 叫做“不 轻 也 不 短 的 ‘轻声’”,邢 向东(2004)也 把 词末 声调 模式化 的 音节 都 叫做 “轻声”,但是 即使 词 的 开头 音节 声调 模式化,只要 词末 音节 没有 变调,他们 就 不 叫做 “轻声”。这 就 影响 我们 对 真正 的 轻声 的 认识,使 轻重式 模式化 和 高低式 模式化 界线 不 清楚。
中国 社会 科学院 语言 研究所 词典 编辑室 的《现代 汉语 词典》在 2005 年 版本 中,把 一些 声调 模式化 的 形容词 又 修改 成为 不 读 模式化 声调 的 注释 了。例如 “绿油油” 以前 的 注音 是 “lǜyōu yōu”, 2005 年 版本 的 注音 是“lǜyóuyóu(口语 中 也 读lǜyōu yōu)”。我们 认为 这 是 倒退,因为 这样 是 不 尊重 口语 第一 的 语言 规律 的 表现。但是 从 推荐 “惟一,惟独” 等 变化 成 推荐 “唯一,唯独” 等,这 是 进步,因为 这样 有利于 减少 汉字 数量,逐渐 淘汰 “惟”字,不 影响 口语。
曹 德和 《语言 应用 和 语言 规范 研究》(北京:中国 社会 科学 出版社,2006年)。其中 的 论文 《读音 不 轻 的 轻音词》(《新疆 大学 学报》1987 年 第1 期)第57 页 的 表格 体现 的 新疆巴里坤 汉语 方言 变调 现象 是 典型 的 词调 模式化 现象。从 表格 6 提供 的 事实 我们 得到 表格 7 的 模式化 词调。
表格 6.新疆 巴里坤 方言 双音节 词调 模式(1)
后 前 音节 音节 |
声调 词类别 |
阴平 44 |
阳平 52 |
上 21 |
去24 |
轻声 |
阴平 44 |
非轻音词 |
44+44 |
[44+52] |
44+21 |
| |
轻音词 |
44+52 | |||||
阳平 52 |
非轻音词 |
52+44 |
52+52 |
52+21 |
| |
轻音词 |
44+21 | |||||
上 21 |
非轻音词 |
52+44 |
[21+52] |
52+52 |
52+21 |
|
轻音词 |
21+52 | |||||
去24 |
非轻音词 |
[21+44] |
21+52 |
44+21 |
| |
轻音词 |
21+24 | |||||
说明:这 是 根据 曹 德和 原始 表格 整理 的。调值 相同 的 尽量 合并 到 一个 单元 格子。非轻音词 和 轻音词声调 模式 相同 的 加 方括号。加 方括号 的 调值 可以 认为 是 词调 模式化 的 来源。 |
表格 7.新疆 巴里坤 方言 双音节 词调 模式(2)
后 音节 前 音节 |
阴平 44 |
阳平 52 |
上 21 |
(去24) |
阴平 44 |
44+52 (44+44) |
[44+52] |
44+52 (44+21) |
44+52 |
阳平 52 |
44+21 (52+44) |
44+21 (52+52) |
44+21,52+52 |
44+21 (52+21) |
上 21 |
21+52,52+44 |
[21+52] |
21+52,52+52 |
21+52,52+21 |
(去24) |
21+24 (21+44) |
21+24 (21+52) |
21+52,21+24 |
44+21,21+24 |
说明:这是 我们 根据 曹 德和 提供 的 “新疆 巴里坤 方言 双音节 词调 模式(1)” 提供 的 事实 重新 归纳 的 表格。其中 不 变调 的 用 圆括号 表示,把 不 标调 但是 与 模式化 词调 重合 的 用 方括号 表示。轻声 因为 分别 跟 其他 声调 调值 重复 也 删除。去声 现在 实际 跟 上声 不 区别,只是 在 选择 模式化 词调 的 时候 体现 跟 上声 的 区别。 | ||||
模式化 词调 类型 有5 种:(1)44+21;(2)52+52;(3)52+21;(4)x+52,x=44/21;(5)x+24,x=21。第5 种 好像 是 条件 变体,属于 一般 的 “连读 变调”,但是 21 后面 还 有 第4 种 中 的52 变调,因此 不是 “连读 变调” 这种 声调 音位 变体。 |
曹 德和 说 的 “不 轻 的 轻音词”,我 认为 不是 轻音词,这种 方言 也 不 存在 轻声。其实 他 说的 “轻音词” 是 按照 北京话 事实 应该 是 轻声词。他 说 的 “轻声” 是 按照 北京话 的 事实 应该 读 轻声 的 音节。他 描写 的 “轻声” 因为分别 跟 其他 声调 调值 相同,没有 独立 的 声调 特点,所以 不 存在。他 描写 的 同样 条件 的 “轻音词” 和 非轻音词 不仅 有 相同 的 声调模式,而且 模式 不同 的 事实 也 只能 说明 北京话 经常 读 轻声 的 词 比 北京话 不 读 轻声 的 词 容易 发生 模式化 变调。因此 这 是 双音节词 声调 模式化 的 表现,就是 他 说 的 “中和式” 变调。
但是 他 没有 顺着 这个 思路 去 分析 非轻声 的 模式化 词调,而是 被 大家 熟悉 的 北京话 的 轻声的 模式化 词调 观念 束缚 了,一定 要 在 没有 轻声 的 方言 中 找 轻声。不过 他 这样 分析 有利于 从巴里坤 汉语 方言 的 非轻声 模式化 词调的 分布 情况 辨别 北京话 的 轻声词。
唐 作藩1960 年 在 北京 大学 《语言学 论丛》 第4 辑 发表 《湖南 洞口 黄桥 镇 方言》,后来 看 了 小川环树 《苏州 方言 的 指示 代词》(见《方言》1981 年 第4 期)、《指示 代词 三分法说 补例》(见 《中国 语文》1986 第1 期)以后 敢于 承认 自己 当时 在 认识 上 的 局限,因为 当时 学术界 很少 人 发现 人称 代词 能够 分为 3 种。他 针对 自己 当时 的 论文 说:“现在 看来,还是 一 篇 相当 粗疏 的 东西……黄桥 方言 的 指示 代词,实际 上 有 近指、中指、远指 的 分别……而 我 拙文 里 只 记下 远、近指 两分法。”(唐 作藩 2001:217)这种 敢于 承认 认识 局限、改正 错误 的 精神 值得 我们 学习。我们 应该 采用 更加 科学 的 理论 弥补 在 汉语 基础 研究 和 应用 研究 以及 汉语 实践 中 的 不足。